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内部构成及相关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科学社会主义》2007,3(2):146-151
由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质的变革,探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实际上就演变为关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内部构成变化的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方法,分析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阶级内部构成新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并取得统治地位”、“脑力工作者是不是知识阶级”和“‘新中间阶层’是不是中间阶层”等相关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鑫 《理论探讨》2006,4(4):149-152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等现象、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暴富阶层”的出现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一阶级分析理论时遭遇到了现实难题。财产、收入、知识、政治权力等因素在阶级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任何单一划分阶级的标准都已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阶级现象。因此,探讨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不适用性,建构适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阶级分析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了阶级和阶层结构方面的巨大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讲,资本与劳动对立的性质没有变化,工人阶级作为整体,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变。我们要从宽广的历史视野出发,观察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和阶层结构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和阶层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描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关系的特点:“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结构理论伴随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状况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自欧洲革命失败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执着于对工人阶级的解释研究和对西方革命道路的思考。二战后,其关注的焦点是西方白领工人的崛起及其定位分析和新中间阶级的形成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关注的核心是新技术革命后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并以新中间阶层为中心形成了去阶级化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其中,后马克思主义去阶级化的政治哲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背离。  相似文献   

5.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当今世界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新小资产阶级”“新中间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一系列“中产阶级”理论。它们把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体力劳动的职员、工人都划归中产阶级,称作“白领工人”。由于战后这一阶层的迅速扩大,他们便得出结论:整个社会“中产阶级化”,无产阶级将逐渐消失,其社会作用日下。显然,这个结论与  相似文献   

6.
(一)政党的意识形态“中间化”倾向明显,政党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更多政党成为“兼容性”政党。目前,世界各国政党为了应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拥有更多的党员和支持者,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代表和满足尽可能多的不同阶级、阶层选民的愿望和利益表达,其纲领、政策和主张要求具有相当强的包容性和调和性,造成意识形态的“中间化”趋势。西方国家左、右翼政党的政策主张明显趋同,政党不再有固定的社会分层而趋向“全民化”,传统政党将逐渐由党魁政党、阶级政党、团结性政党向“兼容性”政党发展。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结…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当今英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之间、阶层之间的界线已相当模糊;依据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和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可以将当今英国社会划分为上层阶级、工人阶级、中间阶级三个基本阶级;以就业状况和谋生方式为标准,可进一步将其划分出不同的阶层。英国的上层阶级人少力强,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国家;工人阶级有了全新的面貌,依然是英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阶级;中间阶级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规模上仍然没有超过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使用"中间阶级"这一概念时,主要是用来描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所有社会阶级,即把中间阶级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对于中间阶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导意见是它作为一个阶级将整体消亡,被无产阶级所取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谈到过不同于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类似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成员,但认为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以上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吸取阶层分析法的合理内核,赋予其中间阶级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阶级、阶层分析,是我党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宴施有效的社会宏观控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我国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如何认识正在变化中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展开了讨论。讨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 “阶级”还是“阶层”。这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只存在社会阶层。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主要标准的,这种占有关系集中表现为一个集团能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它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随着  相似文献   

10.
“中间阶层”这一概念,是当今中国社会学和经济学界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关键字。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概括出中国中间阶层的概念,探讨了当前中间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中间阶层的政治特征。由此进一步探讨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中间阶层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中间阶层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哲学”不相容性赵巍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阶级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全巢》第3卷,第175页)从本质上讲,国家是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中的中间阶层虽然负有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的期望,但在发育、壮大过程中存在功能变数。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将中间阶层简单地看作阶级或群体都不适宜。界定中间阶层的标准要突破传统的资产局限,赋予中间阶层多元的社会属性。中间阶层是社会骨干阶层,而不应当将它看作社会精英阶层。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辨析,关键在于把握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分化不断深入这两条社会转型线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代到近代早期,西方国家观的演变经历了从城邦主义到国家主义这样一个历程。近代西方国家以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共和国为基础,代表制、民选制、代议制等政治制度都先在城市中形成,与市场经济和工商业发展相符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制也在城市中建立起来。近代西方国家观的阶级基础是城市市民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市民阶级建立公共权力,由国家来代表和行使。在当时,国家权力的建立必须摆脱教权和帝国的权力,市民阶级先是靠增强君主的权力,借助君权剥夺贵族和主教的权力,然后形成以官僚阶层为主干的政治机构,再设法消弱君权。  相似文献   

1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划分不纯粹是经济范畴,经济标准和政治因素的结合能更好地作出解释,文化对人们阶级身份的认同具有影响。西方国家阶级结构的"多层化",表明现代科技进步为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展开创造了客观条件,"新中间阶级"作为当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将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力量。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调和、阶级矛盾的缓和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消亡和"历史的终结",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没有过时并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诸如中产阶级壮大、客观阶级归属与主观阶级认同之间不一致以及微观政治兴起等一系列新变化。与之相联系,西方社会思想空间否定或所谓超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思潮不断泛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中产阶级与中间阶级之间关系、客观阶级归属与主观阶级认同之间关系、阶级政治与非阶级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研究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苏联的解体和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为背景,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的命题。第一个根据,就是认为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随着西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结束。那么,意识形态斗争果真已经结束了吗?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来分析,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本质是一定阶级政治、经济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国家、政治集团根本利益的体现和共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只要还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学说史上,最深刻,最富于创造性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学说。它创造性地揭示和分析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它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社会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只要承认这个学说的前提,就无法抗拒它的结论,就必须承认,有必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打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机器,以便把彻底消灭阶级的事业进  相似文献   

18.
政党、政党制度以及评判政党制度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从外国传来的。十七世纪开始,英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中国历史上也有“党”,如乡党、朋党、“元祐党”、“东林党”等,但它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而是指同乡、同道和同伙的结合,甚至是一个没有严格组织的学派。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主张、维护他们的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的代表,要实现它的政治目标,要为维护它的利益而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在很多场合是阶级斗争,但不完全是阶级斗争,还有其他方面的斗争。政党是由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当中的中  相似文献   

19.
对于阶级与阶层这两个概念,早有论者指出不能混淆.但是二者究竟有何区别,又有什么关系呢?通常的一种见解是把阶层看作为“在同一阶级中,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辞海》第411页).譬如人们常说资产阶级有大、中、小之分等.这种看法有  相似文献   

20.
结合市场状况与制度分割两大维度,利用相隔十年的两个时点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中国中间阶层在性格特征和功能取向上的异质性及变异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两类新中间阶层地位获得的代际延续性有增强趋势;高阶层地位认同由之前的体制内中间阶层"一枝独秀"转变为由体制外中间阶层领衔;体制内中间阶层的政治取向保守,而体制外中间阶层则由相对"激进"转向平缓持中;生活方式上分化明显,两类新中间阶层高档消费特征突出,体制内新中间阶层生活相对安逸,而体制外和边缘型中间阶层的紧张焦虑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