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划分为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如果说生产方式是生产什么及怎样生产,那么,生活方式就是怎样生活,它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人们享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资料和使用个人支配的闲暇时间的活动方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要努力在全社会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克服那些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刘相  王伟 《党建》2006,(5):20-21
把握要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化载体,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强引导,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示范带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乡风文明,就是要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从本质上讲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4.
明理 《党建》1996,(12)
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明理划清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是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讲政治时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活方式是人们人生态度、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诸方...  相似文献   

5.
陈世珍 《新视野》2003,2(1):64-65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全面的对外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选择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科学的精神信仰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等级,我们应该提倡既健康又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党早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要努力在全社会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克服那些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它为我们进行生活方式的选择规定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以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要求为准绳,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发展.自从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日益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然而,现代化决不仅仅限于一些器物、技术的层面,而是人类改造现存社会的一个整体活动过程.从事工农业生产,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一切都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然是一个以人的现代化为主导的整体实践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的变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们对具体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因此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能主观随意地加以限制和干涉,只能因势利导。针对社会上一些青年一味追求吃、穿、玩,模仿港台的审美趣味的情况,我们要大力宣传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活方式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劳动与享受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告诉青年,现代化不能只是徒有其表的外壳“现代化”。具体要从五方面引导:一是要帮助人们把握住生活方式变革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我们要建立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科学是它的  相似文献   

8.
重在建设.就是要以立为本,把“建设”作为 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社会主义 建设,不但要以富裕取代贫穷,而且要以文明取 代愚昧,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就 需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大力抓好 报纸。书刊、广播、影视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 神文明建设活动,用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 价值观,用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和广大群众喜 闻乐见的形式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人们的感情和理智。 重在建设,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统一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一个由目标方向、关键问题、总体思路、抓住重点、制度保障、思想观念、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构成的理论体系。目标方向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关键;总体思路是以系统的思维统筹谋划环境治理;重点是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铺张浪费的根本是要创建科学合理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以必须深刻认识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性,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以此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1.
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凋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不能停留在头上,一定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注意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划清一些基本界限。例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这些事关坚持还是背离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和谐首先有赖于个体的和谐发展。文明修身是人类自教自律的道德修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盛行的今天,文明修身的价值不言而喻。它意味着人的发展是以健康、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式发展,生命以一种不自私的方式延续,建构人的精神家园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文明修身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方式,它会影响到生产方式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落后的生活方式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变革西部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西部农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结合实际.针对特点,循序渐进。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建设家庭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素质。要迎接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素质。长期订阅报刊,不断增加藏书是家庭文化的基本建设。藏书、读书、用书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培养家庭文化情趣的途径很多。要引导人们逐步从低层次的娱乐向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发展,如绘画、书法、美术、舞蹈、集邮、收藏等等。其次,要树立健康意识,科学饮食,自觉保健,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从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不仅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对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思想,必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加协调、健康和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福成 《世纪桥》2009,(23):153-154
中国农村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败,更关系到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攀措,它不仅要改善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而且也要在农村建设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孙福成 《世纪桥》2009,(21):153-154
中国农村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败,更关系到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要改善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而且也要在农村建设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浩波 《探索》2012,(6):11-1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社会文明观,具有"人本、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和平"的文明意蕴及其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理论诉求,就是要从本质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实践诉求,就是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选择人本、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指正一条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但随着开放的扩大,改革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农村,无论富裕与否,都普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如何以文明代替愚昧,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改革步伐迟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