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思想和谐:党内和谐的灵魂与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政堂 《理论探索》2007,4(2):67-69
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的灵魂和核心,思想不和谐是党内其他关系不和谐的总根源。当前,党的思想和谐面临着党员之间贫富差距、党内腐败现象、资本主义新发展以及传媒手段多样化等带来的挑战。促进党的思想和谐,要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思辨能力、营造党内平等交流的氛围以及开展关爱党员活动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张书林 《理论探讨》2007,1(4):116-119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丰富的构建党内和谐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关于构建党内和谐思想的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造就党内思想和谐;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以制度作为党内和谐构建的基本手段;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消除党内不和谐的主要肇因;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反对危害党内和谐的腐败之风;实事求是地对待党内斗争,消除引发党内不和谐的基础性根源.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和谐主要包括思想和谐、组织和谐、行动和谐和制度和谐。其中思想和谐是灵魂,组织和谐是核心,行动和谐是结果,制度和谐是保障。实现党内和谐,一要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中促进党内思想和谐;二要坚持并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用严格和规范的党内生活实现和维护党的组织和谐;三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用良好的形象和作风增进党内行动和谐;四要改革党内生活的运行体制机制,以健全完善且良性运行的制度和谐保障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4.
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党。这是由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先进性所决定的。它有着深刻的概念内涵和符合历史的、现实的和执政党特性的基本逻辑。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关注党内和社会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主动增强党内和谐,选择以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制度规定等方面的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姜颖昌 《学理论》2010,(2):38-3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全面理解和把握党内民主的内涵,分析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党内民主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方法途径,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以党内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政党,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影响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深层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确立了"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方针,将当前社会和谐建设视为从"党内和谐"到"社会和谐"的动态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深层矛盾:党的主张的正确性与行动的扭曲性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与干群利益关系不和谐性之间的矛盾,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稳固性与一些领导干部和社会上"既得利益集团"不正当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党的政治优势与党内权力倒置现象之间的矛盾等.只有化解这些深层矛盾,才能找到当前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关节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党内和谐是指党的团结统一和富有活力,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主面的和谐与活力。其实质是党内关系的和谐,包括党员与党员、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党员与党组织、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行为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渗透于党的自身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促进和实现党内和谐,必须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把维护组织工作公平作为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刘国强 《学理论》2010,(8):18-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和谐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社会和谐。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探析了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是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内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力量.在构建社会和谐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然后在党内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延伸和拓展。党内在领导干部内部、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中央和地方、党员个体和党组织整体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对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具有引导、辐射和借鉴意义。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局部和谐带动整体和谐,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执政党自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渐进式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更杰 《学理论》2008,(20):45-46
党内和谐是指在党内呈现出的思想统一、关系协调、制度完备、运行有序、充满活力的积极状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表,党内的党员和党组织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利益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党内的和谐。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加强党内的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制度和谐和作风和谐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由党内和谐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和谐。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这是由党内民主具有利益整合作用、政治认同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决定的.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以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为核心,以完善制度程序为保障,在党内民主的整体推进中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党内和谐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于切实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写入。“党内和谐”概念的提出是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党内和谐的框架内,制度建设在其中起着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增进党内和谐、建设和谐政党,必须首重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谢安国 《党政论坛》2012,(11):18-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时,党中央提出了增进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治党治国的新理念,是党建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因此,全面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内涵,深入探讨党内和谐的标准,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党内和谐,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利益问题是制约着党内和谐的重要因素。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牢牢抓住利益问题构建党内和谐的长效机制: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党内利益格局的和谐;构建诉求表达机制,实现党内思想观念的和谐;构建矛盾调处机制,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构建权益保障机制,实现党内民主制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居继清 《理论探索》2007,2(5):63-65
党内和谐是指党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状态,是党组织的存在状态与工作的运行状态。党内和谐的内涵从宏观角度看,包括政治上的和谐、思想上的和谐、组织上的和谐、作风上的和谐、制度上的和谐、能力上的和谐;从主体的角度看,包括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和谐、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干部之间的和谐;从组织的角度看,包括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衡量党内和谐的标志有:认同感、归属感、协调性、亲和力与执行力等。实现党内和谐,要以伟大事业来统领,以创新理论来武装,以科学制度来规范,以优良作风来保证。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加强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党内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首先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和国家的生命所在。党内民主增量式发展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应有之义,同样是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推动器。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党内和谐,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科学涵义。党内和谐是“和而不同”,是多样化的统一,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也是团结与斗争的统一。党内和谐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对立的统一,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所谓相对性,就是说党内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那种绝对的排斥了任何不和谐因素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