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2018年9月20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举行了总裁选举。此次选举是在安倍晋三内阁长期执政过程中形成的"安倍一强"支配体制下展开的。在竞选过程中,现任总裁安倍与前干事长石破茂形成了"单挑"格局,双方围绕着修宪推进路线、如何评价"安倍经济学"以及政权运营方式等政策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党内派阀势力及基层组织的普遍支持下,加之受到社会舆论的积极评价,安倍再次以大幅优势赢得总裁选举。日本政局演变由此进入"后安倍时代",安倍内阁将如何进一步引导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安倍修宪路线的推进以及"安倍之后"的继任人选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安倍上台后,大力推行"主张型外交"。从战略层面看,"主张型外交"的政策出发点是追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意在表明日本不甘居于二战后长期形成的国际政治地位,要让世界听到日本的声音和主张。从政策层面看,"主张型外交"旨在改变对美"一边倒"模式,增强日本外交政策的感召力,突出安倍外交特色,其中也有对华牵制成分。日本外交的新变化体现出一定的创新和改革思想,与日本对国际形势判断以及安倍本人的保守理念有关。但是,"主张型外交"过分突出价值观因素,与地区一体化的大趋势相悖,而且具有很大的政策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第48届众议院选举的提前举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基于内阁支持率回升、自民党处于领先优势、民进党势力低迷及新兴政治势力立足未稳等因素而作出的政治决定,其导致民进党分裂以及希望之党与立宪民主党的仓促组建。在竞选过程中,围绕消费税提升、核电、修宪等政策课题,执政两党(自民党和公明党)、希望之党与日本维新会、立宪民主党与日本共产党及社民党"三股势力"之间展开角逐。执政联盟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由于在野党势力的孱弱与分裂,也是日本选民"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大选后组建的安倍内阁呈长期执政态势,其延续"安倍经济学"、强化对朝施压、推进修宪路线等政策取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3,(5):1-4,11
安倍上台后推行旨在对症下药的经济理念,在日本国内外引起极大争议。从实践情况看,"安倍经济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其前途则将取决于货币宽松政策能否持续影响经济增长、安倍内阁能否排解存在已久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美国是否容许日元持续走软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有主见的外交"的新理念是安倍首相面对小泉内阁外交的困境和僵局寻求突破的产物,既是对小泉内阁外交路线的一种修正,也是安倍首相个人风格特点的一种彰显。其基本内涵包括:加强亚洲外交改善睦邻关系,提升欧洲外交拓宽战略空间,维持日美同盟提高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加大"争常"力度。这一理念对新内阁以来的日本外交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受制于国内国际诸多因素,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日关系因日本野田内阁对钓鱼岛“国有化”而陷入僵局.具有强烈保守理念的安倍上台后,不仅没有积极谋求改善中日关系,反而对华采取更强硬政策.安倍以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以修宪强兵为目标,其外交路线乃是服务其政治追求.安倍力推联美遏华战略,同时积极致力于建设强权国家,中日关系正被其推向对抗状态.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的日本第47届众议院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精于政局算计,突然提前解散众议院而举行的。选举结果为执政党大胜并占绝对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在野党势力低迷,无力应对众议院选举。在"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下,安倍内阁执政或呈长期化趋势,但也仍存有变数。安倍内阁将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的实施,其外交与安保政策也将加速向战略现实主义方向调整,且会产生导致中日双边关系摩擦的新诱因。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的亚洲外交可以概括为:小泉强化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外交安保战略使日本的亚洲外交陷入死胡同;安倍的"价值外交""新基轴"虽然表现出一些灵活性,但没有脱离小泉时期的外交实质。福田康夫上台,可能意味着小泉-安倍亚洲外交路线的终结,但日本的亚洲外交布局总是取决于其国内的政治走向的。  相似文献   

9.
安倍政府通过构筑包围圈、提升威慑力、实施单独制裁等手段,加大施压应对朝核问题。推动国内政治与安保议题是安倍政府对朝强硬政策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有阻止朝鲜核导开发,防止东北亚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动,及展示日本在维持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地区安全上的引领力等考量。"加大施压"政策不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或将引发新风险,加剧地区安全困境,动摇美日"矛""盾"关系,损害中日之间的互信。由于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非主导地位及其影响朝核问题的能力与手段不足,其政策自身亦缺陷颇多,安倍政府的朝核政策难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倍经济学虽然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使日本经济走上了较快复苏的道路,但其最终能否帮助日本经济摆脱困境、完成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还有待实践检验。从安倍经济学自身看,政策内在冲突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存在,其最终成效可能大打折扣。受未来财政政策紧缩效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规制改革推行阻力重重,以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环境变化和外部市场空间受限等因素影响,日本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安倍经济学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似难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