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学理论》2021,(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多次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要求;契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价值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需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运用一定思维工具把握思维客体的思维活动形式与样式,其内容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及社会历史性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显然,坚持人本思维,必定成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的内在品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承建党的初心和使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形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贯穿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4.
高扬 《求知》2007,(12):39-4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5.
安丰家 《理论探讨》2005,3(1):23-24
邓小平人民为本的价值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其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价值核心,共同富裕是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价值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价值精髓。其意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思想武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构建新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并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实质上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的,更是"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本文基于人民、文化以及实践这三个层面的现实基础,对"四个自信"的内生逻辑展开论述,把人民幸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此将"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2)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为党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保证实现党对人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理念是思想的灵魂、价值的凝练、理论的核心和实践的指南。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党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公平正义等。这些新理念不仅科学有效地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的民生建设,而且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人民主体思想注入了新内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现实价值表现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途径是发挥党的核心引航作用及其所坚持的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进和升华。从发展意义上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着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和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的基本要旨。在主题逻辑上,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表明了"为谁发展"的主体向度;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说明了"发展什么"的客体向度;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建构了"如何发展"的方法向度。  相似文献   

11.
李宁 《学理论》2013,(32):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铁路企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任重道远。近年来,铁路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丰富以人为本内涵,拓展以人为本实践路径,自觉地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中,统一到建设更高水平一流铁路局中,统一到建设美好郑铁家园中。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价值理念,对指导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向度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立场、两大基本动力、一个最终结果"的逻辑体系。以人民地位为中心是基本立场,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以人民作用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中心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与以人民作用为中心是价值动力与历史动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以人民满意为中心是最终结果,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目的与归宿,是检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实现效果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理论导刊》2007,(5):12-14
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核心问题就是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5)
焦裕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树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精神丰碑,为艰难创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激发出无穷的能量。焦裕禄那种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承担起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期盼。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本质是对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忠实践行。正因如此,在后焦裕禄时代"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依然不断涌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除了要精准把握焦裕禄的精神内核,还要注意抓好"知、情、意、行"这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8)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探索公平正义的理论渊源,深刻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首先需要解决好公平正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一、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是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工作必须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200多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每个重要思想都处处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表现为价值逻辑、组织逻辑、制度逻辑。价值逻辑体现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道义上;组织逻辑体现在疫情治理落实在动员上;制度逻辑体现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体制保障。从抗疫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够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集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基础和依据,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包括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本文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利益群体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意义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