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在这个制度"图谱"中,根本制度无疑是最重要的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先应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密切相关,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一个重要视角。从根本上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对应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根本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总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所对应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统一的政治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所对应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和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制度——党和国家根本理论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2.
知识新信息     
徐银山在《福建论坛·经社版》1990年第11期撰文认为,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承要思想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对象、标准、方法上存在着理论误区,这就是:①在主体对象上,把社会主义的理想理解为目前的现实。由于理想的社会主义同现实的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差距,就很容易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无优越性可言。②在客体对象上,把资本主义统归于发达资本主义,似乎一提资本主义就是“富”,一提起社会主义就是“穷”。③在一般标准上,把根本制度的优越混同于具体制度的无瑕。④在根本标准上,把生产力标准混同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⑤在具体标准上,用物质层面代替了社会系统。⑥在发展起点上,把旧社会的烂摊子混同于数百年“资本巨富”。⑦在发展手段上,忽视自力更生为主同剥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12):88-89
周新辉在《理论界》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维”构成的。其中,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科学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12):86-87
田祚雄、杨瑜娴在《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5期撰文认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我国廉政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已初步建起一个集教育、监督和惩处“三位一体”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但我国廉政制度建设在制度供给、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到“六个坚持”。1.坚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论合作制》一文中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改变了我们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它为我们开创性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邓小平关于初级阶段的思想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从书本回到了现实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正确地对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作出判断,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决定》同时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决定》同时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 读了龚益鸣同志的《中部崛起的根本出路——培育市场》一文(载《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11期,以下简称龚文),我们为作者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所动,与作者提出的“在改革中求发展,争取不战而胜”的指导思想,产生了共鸣。我们愿意就此也发表一点看法,并与作者就某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制度短缺确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障碍龚文提出造成“第三种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软件缺乏”即制度短缺。这是颇有理论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地方立法树立了典范,也给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坚持把《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落实到地方立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反对“西化”“分化”是新世纪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对9页)“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肯定弱于资本主义,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5页)“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学生热爱党,增强党的领导观念。这也是衡量本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要达到这一根本目的,就必须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特别要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马列部教授孔繁定指出:现在有人之所以存在姓“社”还是姓“资”的疑虑,主要是在认识上存在四个方面的偏差。一、不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要划分阶段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必然存在某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和分配方式。因此,一看到某些不“纯”的事物居然还要发展,便认为是走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一在1989年第37期《瞭望》上撰文,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含义是: ①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言的。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指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为标志的根本制度是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表现形式。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6月强调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而不是美国的三权鼎立制度"。近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在县以上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乡级设立人大主席团;扩大地方立法权,省(区、市)级人大常委会可制订地方性法规;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县级以下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也先后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最能保障广大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以公有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纲领性的规定。当前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落实。 我认为落实《决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实现以下五项要求:“企业的经济自主”,“权责明确”,“经营高效或有效”,“结构合理和资金够用”。这五者要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整体,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形象地说,这是一项巨大的箍水桶工程,哪块木板缺了不成,短了也不成。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最突出的是第一次把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意见》将两个制度结合起来,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张榕明(民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勾画了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但任务也十分繁重,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栗震亚(农工党)“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的直观反映论观点,是我们无法为之辩护的”;“列宁的上述论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也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左”;应当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的观点,我不同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哲学界同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法治博览     
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的法治民主杨光斌2011年8月2日在《学习时报》上载文《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的法治民主》认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起点首先还必须回到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理论上和宪法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