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都来不得丝毫懈怠。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难点在欠发达地区,重点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着力点也应该放在欠发达地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富民强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  相似文献   

3.
楼阳生 《今日浙江》2007,(12):60-60
通过认真学习赵洪祝书记所作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我们深深感到报告是一个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指明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以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这条必由之路.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在传达学习贯彻中要求各级党组织原原本本把报告学深学透,尤其要深刻领会报告强调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省发展的潜力所在",增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两大战略任务,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不拖后腿;建设绿色家园和全省的生态屏障,力争多尽责任.为此,要把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与落实好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丽水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陈刚 《观察与思考》2012,(10):58-61
<正>一、实现浙西南山区现代化的必要性加快浙西南欠发达山区的发展,是浙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西南欠发达山区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浙江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有拉大的趋势。"十一五"期末,全省已  相似文献   

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科学发展新形势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省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这是我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省已经全面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8.
就我省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欠发达地区。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把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政研工作面临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继续推进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重要之年。今年省委政研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金明 《今日浙江》2008,(7):48-49
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确定的今后5年我省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举措。从开化现实发展和近年实践看,欠发达山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大致可选取以下5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赵洪祝 《政策瞭望》2010,(12):12-18
这次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部署我省"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神,对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富民强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李金  赵丽华 《前进》2011,(12):20-22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全力推进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实践中,各地都注意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依赖资源、依赖投资和依赖廉价劳动力转移到  相似文献   

13.
做好我省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核心和关键是贯彻落实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紧紧围绕实施"两创"总战略,着力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切实抓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两大任务,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郑炳林 《今日浙江》2012,(12):36-37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郑重宣布我省已基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庄严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化提升社会服务、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持续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吴坚 《今日浙江》2012,(10):29-31
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浙江省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6.
吴雪桦 《今日浙江》2005,(10):13-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希望我省要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山,作为我省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应重在强化争先意识,自我加压,积极有为,全方位争先。欠发达地区争先精神不足之成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发达地区逐渐拉开了距离。以江山市去年经济发展为例,人均生产总值仅全省的45%,人均财政收入也只到全省的一半。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固然有经济上…  相似文献   

17.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5):10-13
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区域协调的科学发展。近年来,浙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大力建设“山上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金哲 《今日浙江》2010,(22):18-20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奋斗目标迈进,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加快发展的活力之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的美好蓝图,作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这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舟来 《今日浙江》2005,(21):10-11
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事关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事关社会的和谐和长治久安,也事关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