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卢德铭率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实行战略转移,途经芦溪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袭击。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率部阻击敌人,不幸壮烈牺牲。对于芦溪一战的惨重损失和卢德铭的牺牲,毛泽东非常痛惜。38年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茨坪同江西省委负责人交谈时,他感慨地说":井冈山道路  相似文献   

2.
领兵参加秋收起义正当卢德铭从武汉返修水,并与毛泽东取得联系期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改组了湖南省委,传达贯彻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进行秋收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27年9月初,毛泽东从长沙乘火车到株洲,部署了工作后来到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了暴动前夕的军事会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将集结在修水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和创阳的农军、鄂南崇阳与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工人纠察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毛泽东、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和较多的川籍人士成为亲密战友和同事。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川籍人士追随毛泽东闹革命,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大革命运动失败后,毛泽东高举武装革命旗帜,领导了“秋收起义”,其总指挥就是川籍人卢德铭,随即,朱德、陈毅又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从而开始了朱毛并肩战斗的辉煌历程。以后,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等一大批川籍人紧跟毛泽东南北转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亲自为光荣牺牲的川籍战士张思德写下了著名的悼念…  相似文献   

4.
开荣 《党史文苑》2007,(9):30-31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复查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8):10-11
总指挥卢德铭阵亡,毛泽东面对苍天,大呼:“还我总指挥” 三湾改编,宛希先率共产党员高呼:“跟着毛委员打天下” 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会师文家市,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毛泽东的计划是,部队出了文家市后,经上栗市村向南,过萍乡,进莲花。  相似文献   

6.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支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举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7.
屋漏偏遭连夜雨。工农革命军只走3天,又在萍乡境内的卢溪吃了败仗。驻在萍乡城的赣改朱士桂旅,早已探得军情,在两边是山的必经之路布下埋伏。本来,部队不至于幡借懂懂地踏入罗网,完全是苏先使麻痹大意引起的。如果按照卢德铭的布置,前卫第3团派两个连沿途搜索而进就好了。可是苏团长认为多此一举,根本不派人搜索。疏忽轻敕的报应是惨重的:L农革命军在伏击中损失o000余人,连以上军官阵亡7名,尤其是牺牲了毛泽东深为器重的卢德铭。部队冲出包围,摆脱追敌后,毛泽东查明原因,恨不得揪住苏先俊的领口怒骂一通,克制许久,还是对着…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会师以后,前委会议讨论决定,沿湘赣边界南下,向湘南退却。但是,后来在南下途中改变了退却终点,选择了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这一重大决定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作出的呢?许多年来有几种不同说法,其实,到井冈山落脚的问题最先是在三湾提出来的。其理由是:第一,秋收起义后的客观形势,要求工农革命军迅速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以后,"闻萍乡有驻军不能通过",便"改道芦溪"。在芦溪,遭敌伏击,"损失人枪三百余",总指挥卢德铭亦在战斗中不  相似文献   

9.
霍修勇 《湘潮》2011,(2):26-27,30-3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陷入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摆在全党面前:是屈服于敌人的屠刀,取消革命?还是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勇敢的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毛泽东、卢德铭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号角,朱德、贺龙、彭德怀等掀起了湘南、桑植、平江起义的狂潮,  相似文献   

10.
刘建平 《湘潮》2008,(5):29-33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部队一度出现了不团结现象。南昌起义部队瞧不起秋收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则认为南昌起义部队纪律性差,旧军队习气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正萍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7300余名,在这些烈士中,有的只有名字,生平不详,事迹不完善,照片也没有。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于1927年9月在萍乡市芦溪山口岩壮烈牺牲后,直至1977年都只记载一个名字,其他的什么资料也没有。在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平化的指示下,萍乡开展了一场寻访调查卢德铭烈士事迹的艰辛之旅。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存一块张辉瓒的怀表。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被活捉后,毛委员和朱总司令把这块怀表奖给骁勇善战的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王良。 王良是四川綦江县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王良随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改编而成的中央独立师,前往咸宁、蒲圻等地平定夏斗寅叛变。7月,武汉分校改编成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王良随教导团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时,在九江被张发奎部拦截缴械,后转入第二方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卢德铭警卫团)。 1927年9月,王良跟随卢德铭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后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29年3月红四军整编,王良升任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队长。1929  相似文献   

13.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当时,井冈山有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一位是茅坪的袁文才,另一位就是茨坪的王佐,茅坪和茨坪遥相呼应,控制了整个井冈山。在袁文才、王佐的许可、支持下,毛泽东及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扎下了根。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宁冈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14.
李金明 《湘潮》2005,(6):11-15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退却。途中,部队在三湾休整了几天。经过几次失败,这时,部队只剩下700多人,为了便于作战,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毛泽东建议将整个部队改编为一个团,下设7个连队。  相似文献   

15.
正南昌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起义开创的党领导军队的原则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得到了坚持和发展。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书记,领导起义。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于南昌起义部队的措施。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相似文献   

16.
熊轶欣 《世纪桥》2011,(16):57-61
袁文才和龙超清是井冈山时期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袁文才,在秋收起义部队遭受挫折,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重要关头,接纳了革命军在井冈山容身,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08,(4):28-2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在这期间,还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红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后陈毅)。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  相似文献   

19.
刘建 《党史文苑》2014,(10):35-36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后,两支部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天下。  相似文献   

20.
卢德铭,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仲权镇。1921年,卢德铭考入成都公学。中学学习期间,卢德铭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1924年春,卢德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