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片《朱德》中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期间,一位小同学问正在上学的朱德的孙子:原来是朱德的扁担,我们课本怎么变成了林彪的扁担,这是怎么回事?你回去问问你爷爷。朱德的孙子回家后就问:爷爷,你的扁担怎么被林彪拿去了?朱德平静而幽默地说:他还会还回来的。历史就历史。过不多久,林彪叛逃,折戟沉沙,其丑恶面目沏底暴露。小学课本上朱德的扁担也恢复了本来面目。(朱德)电视片这一简短的情节,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是怎样看待历史。怎样看待历史?这也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彭翔 《政协天地》2008,(9):51-51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以"兄弟"相称。在一次庆功会上,战士们等待坐官轿或骑大马的朱德到来,谁知他却步行来到会场,自我介绍:"兄弟便是朱德"。此事在当时乃至解放后均传为佳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6,(Z1)
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见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同志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同志到来时,朱德同志赶忙偕同陈毅等同志到门外来迎接。我远远看见他,就报告毛泽东同志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快走近龙江书院时,朱德同志抢前几步,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只有力的手掌,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他们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进了龙江书院屋里,毛泽东同志把我们介绍给朱德同志;朱德同志也将他周围的干部,给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4.
顾则徐 《黄埔》2007,(6):39-41
二、朱德领导黄埔将官—从政治领导到军事领导朱德一生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赴苏联学习以前;中期,从苏联回国到新中国成立前;晚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一名军事家和军事统帅,中期是朱德最辉煌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是以朱德领导黄埔将官作为开端的。  相似文献   

5.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朱德选集》是朱德同志革命实践和理论的重要记录,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文献。学习《朱德选集》,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需要,这对提高我们中学政治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教学质量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朱德同志一生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有许多著述。值得提出的是,朱德同志无论在革命实践还是在著述中,都非常重视教育青年和全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朱德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农村建设作了大量探索。朱德的农村建设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并且其形成有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在里面。今天重温朱德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散木 《同舟共进》2009,(12):49-52
笔者曾无意间观看香港凤凰卫视的一个访谈节目,内容是关于朱德元帅的,其中朱德的女婿刘铮在述说妻子(即朱德的女儿朱敏)的身世时提及:朱敏的母亲是贺芝华,朱敏1926年4月出生于苏联,小名"四旬",因为那年朱德刚好40岁。  相似文献   

8.
偶翻孩子的语文课本,看到《朱德的扁担》。我上小学时也曾学过这篇课文。我问孩子:“战士们为何要藏朱德的扁担?”“因为朱德晚上办公,白天还坚持和大家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朱德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朱德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八项基本原则。朱德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的论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又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统 《同舟共进》2012,(5):43-46
“朱德扁担”的不同版本1960年代上小学时,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的扁担》,我们都能背诵: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六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逝世八周年纪念日,他为党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英名永远铭刻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云南是朱德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九年,年青的朱德同志抱着抵御外敌,扫除专制的宏大志愿,从家乡四川  相似文献   

12.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是罗亦农,罗亦农是被谁出卖的?被朱德的前夫人贺治华出卖。贺治华做过朱德夫人,后来离开了朱德,又找了党内另外一位同志叫何家兴。贺治华和何家兴两个人合谋把罗亦农出卖了,其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历史上,朱德是担任委员长的届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 1954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1959年4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年已近73周岁的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14.
孙伟 《传承》2010,(31):54-55
<正>江西井冈山的大井是朱毛同志的旧居,当年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就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1962年3月,朱德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在大井参观毛泽东旧居时,井冈山管理局的领导问朱德:"我们正在准备修复您的旧居,请问您当年住在哪栋民房呀?"朱德十分谦虚地说:"我当年的房子就不要恢复了,有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就可以了。"他还嘱咐大家要多宣传毛主席,自己的可以不谈或少谈。朱老总的话语虽然不多,却充分展示了他一生的作风——虚怀若谷的伟大品质。  相似文献   

15.
曾启强 《传承》2003,(5):27
朱德,不论作为红军的总司令,还是作为新中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农民出身,相反,他的言行举止,穿衣戴帽、思维方式、生活起居,处处都保留着农民的风格,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土地还家1929年1月,朱德在新城领导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那些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土豪劣绅压迫剥削的农民热烈响应。他们欣喜若狂地说:“穷人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跟着朱德干革命,把土豪的田地分掉……”。朱德一听就笑着对他们说:“不是分土豪的土地,是你们自己的地,现在让土豪还给你们,这叫土地还家。”为感谢朱德,农民们编了首歌,…  相似文献   

16.
刘学民 《传承》2008,(1):19-21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朱德是个行伍出身的旧式军人,是个只知道带兵打仗的"老粗"。岂不知朱德可不是个等闲之辈,他不仅受过高等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  相似文献   

17.
巨文辉  任远 《前进》2010,(12):42-44
太行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的。作为八路军最高统帅的朱德,人如其名,红色美德,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着共产主义的道德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他的品德风范正是太行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优秀代表。太行精神为朱德风范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朱德风范又集中诠释了太行精神。传承朱德风范、弘扬太行精神,是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冬,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曾在湘南与国民党范石生结成了合作。对此,史学界说法不同,评价各异。笔者认为,他们的合作是两相情愿,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而且为我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新鲜经验。首先,朱德与范石生合作,突出表现了朱德的革命策略和实事求是精神。南昌起义后,  相似文献   

19.
刘政 《辽宁人大》2007,(8):27-27
庐山会议结束仅仅两天,中央军委就召开扩大会议,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所谓反党罪行。朱德因为在庐山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曾批评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的错误,在这次会议上,也被视为右倾而受到错误的批判。会上,林彪帽子满天飞,出口伤人,污蔑朱德是“老野心家”“想当领袖”,还说朱德实际上“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朱德被迫做了检讨。这次会议之后,中央军委进行了调整,朱德由副主席降为常委。随后,他的检讨在党内下发。  相似文献   

20.
<正>朱德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勋和十大元帅之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朱德的一生不仅艰苦朴素,勤勉奋进,不以功自居,处处以身作则,而且对亲属也要求十分严格,绝不允许子女和亲戚搞特殊化,在家庭中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朱德认为,干部子女,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