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政治学教授、"参与型政治"(Participatory Politics或Parpolity)理论创始人斯蒂芬·沙洛姆(Stephen Shalom)在2010年3月31日接受了新左翼网站(New Left Project)主编阿列克斯·杜赫提(Alex Doherty)的专访。在访谈中,沙洛姆认为,其参与型政治理论主要受到了左翼理论的影响,参与型政治是参与型经济的政治补充。沙洛姆还以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为切入点,分析了参与型政治模式与代议制民主的不同之处,同时阐述了参与型政治模式的框架问题,并对社会运动与参与型政治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民主的合法合理性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社会--一个现有政治权威终结的社会的理想民主模式构想.这一模式的实现,以资本主义政治权威的终结为前提,不但在基本结构上与自由民主主义的模式不同,而且体现着马克思独特的自由原则.这一模式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2018年11月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英国内部围绕这一协议出现了新的政治僵局和政治博弈:该协议在英国议会批准过程中面临巨大阻力,挪威模式、二次公投、无协议"脱欧"等可能性依然存在。"脱欧"僵局与近年来英国在议会主权的宪法体制、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演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身份政治与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层面出现的政治转型趋势紧密关联,能否打破这一僵局也与英国围绕这些问题建构新政治共识的结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探索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基本问题。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权威主义政治是俄罗斯转型时期所确立的一种政治结构模式,它在俄罗斯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具备合法性的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发挥着其在转型社会中的有效性。但从长远看,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其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6.
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政治理论家,也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民主的模式》、《民主与全球秩序》、《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等,在其2010年出版的《世界主义:观念与现实》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的核心诉求是通过协商达成有理性基础的共识,在制度设计上,它往往强调参与以及参与过程中的平等、理性和互相理解。因此,传统的协商民主理论一般不强调"代表"的重要性,代表制一般被认为是公民人数众多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出现了对这一观念进行反思的倾向,从最初对代表制的否定和贬低,到现在出现一种向代表制的回归,代表制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重新认识。斯特凡·卢曼斯等人的理论贡献指向这样一种可能性:代表制在协商民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与政治参与并不矛盾,对它的合理运用也能修正协商民主可能带来的以理性为名义的独断。  相似文献   

8.
政治渐进主义--邓小平政治改革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原有的集权政治体制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失去了合法性基础.邓小平从经济与政治互动的角度分阶段构建出政治改革理论,分别以民主、效率和稳定为取向.改革后中国出现以渐进式政治转型为标志的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化水平提高,国家法理型权威确立,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政治动员程度缩小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有很大的合法性空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以公众的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由于其所凭依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形式所具有的非物质性、非接触性、隐匿性、分散性,"网络民主"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秩序上具有去权威性、组织上具有非正式性。目前"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积极、正面、有利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话语民主:哈贝马斯对当代民主政治的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诠释的“话语民主”理论 ,全方位地构建了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包括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和国际政治民主———的新模式。尽管他的诠释存在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但其建设性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越南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是在越南政治文化生态中建立和发展的,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系统的"软件"部分,对越共党内民主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加强越共党内民主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对党内民主的双重作用,适应党内民主发展诉求,培育与党内民主协同发展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发表于《民主杂志》2010年第1期的《二十五年,十五个发现》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在过去的25年里关于民主和民主政治的15个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下面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吉列尔莫(Guillermo O’Donnell)和我在1985年曾经写过一本名为《从独裁统治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初步结论》的书。那时,我没有想到我们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设想、概念、假说和"初步结论",会为包括中东欧和前苏联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民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韩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政治转型,可相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转型是1961年威权体制取代脆弱的民主政治体制,第二次转型是1987年威权体制被新的民主政治体制所取代。其发展进程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展现的诸多规律特征,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台湾统"独"冲突导致了台湾选举民粹异化、党争泛滥、司法混乱、公共领域失范失序等问题。这一缺陷还极大地影响着台湾民主政治的效能,造成或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困境。可以说,统"独"争议从根本上制约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台湾深陷"民主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民主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民主,网络民主的兴起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强大动力.从网络特征来看,大力推进网络民主是发展民主的重要途径;从国际民主政治大势来看,网络民主已经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来看,网络民主与其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从我国民主政治的现有基础来看,网络民主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2016年6月的英国脱欧公投,作为民主政治晚近的一个大型实践,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近距离反思民主政治的机会。分析英国脱欧公投,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民主面临的双重结构性困局:民主结构性地产生政治冷漠与民主结构性地制造社会隔裂。前者导致了实质意义上的"民主赤字",而后者则使整个人民统治自身(民主之本义)成为一个"幻想"。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7.
香港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上均体现出"二元特征"。在身份认同层面,港人表现出"香港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区分;在政治层面,港人多年来在"渐进式民主"与"急速发展民主"之间争论,并在"一国"与"两制"之间纠结。上述认同特征体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地缘政治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对香港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去中国化"和美式政治认同培育,不可避免地为今天香港政治发展带来争议。  相似文献   

18.
蒋贤斌 《南风窗》2008,(7):100-100
近代以降,民主政治便一直是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之政治追求。时至今日,民主政治在中国尚有待建设,正是基于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政治民主。前人未成之事业我们今天何以能成呢?在理论思想上、经验上,"以史为镜"显然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考茨基是第二国际时期的中派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认为民主为社会主义酝酿提供了政治历练空间,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可行道路,并且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化管理提供了必要基础。如何正确理解考茨基的思想,不仅对于全面评价考茨基在国际共运史中的地位,而且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党法》的世界概况与主要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法》是政党立法的一种基本形式。《政党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制定《政党法》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国家处于政治或社会转型期、"多党制"初期,社会多元、意识形态多元,存在各政党共仰或服从的统治权威,具有一定的政治诱因等。从二战后的世界概况看,有《政党法》的国家不是多数,而是少数,《政党法》与民主政治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一国要想有效维护政党政治秩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需德法相济、他律与自律相济,协调好政党法律规范、政治伦理、党内规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