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地名的文化生态分析——以岭南部分地名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学习与实践》2006,(8):145-150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既可悟、又可视的特点,体现着自然、社会的双重性,进而使得地名学成为边缘或交叉学科。作为语言景观的地名,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地名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反映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此外,它也反映出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关系,体现着文化生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逾百年时间内,英美两国共有7位少数族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近获奖者总数的40%。文章结合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分析了他们的文学主题和创作视域,对其文学创作中的诸多异同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少数族裔作家频频获得诺奖委员会的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他们在创作题材、创作技巧、文学视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反映了诺奖委员会在诺奖评选中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表明,人类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对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文良 《思想战线》2013,39(3):66-73
我国生态文学日渐繁荣的表象背后潜伏着一些不利因素,无论是生态文学本身的内涵建设还是生态文学创作环境的营造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影响生态文学良性发展的弊病。中国生态文学要走出当前的困惑局面,一是要尊重文学规律,通过拓展生态视野、开放生态题材、深化文化批判、突出审美意识、强化文学意味等途径,加强生态文学的内涵建设;二是要加强外部引导,通过重视生态批评、加强理论指导、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出版平台、拓展宣传渠道等方式,优化生态文学的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陈新苗  汪东萍 《求索》2012,(12):153-154,187
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生态文学叙述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严峻生态现实的文学反映。它对人有认识、教育和感化的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绿化人类精神家园,使人民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发展性,关注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以汲取其中的精华,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吴权 《群众》2013,(4):19-20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反映,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发挥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取之有度、有取有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维护资源环境对人类的长远供养能力,为当代和后代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既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生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母女两代人所受到的男权制的迫害,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作家们借助对两性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的书写,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处应具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追求。本文从分析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入手,探索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可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与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同时核算的问题,又可解决联合国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存在的资源环境破坏在GDP核算中直接抵消的问题,能够促使人类社会建立起一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正向激励的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李杉婵 《前沿》2013,(15):191-193
受中土文明中假传体文学的滋养哺育,以林椿、李奎报等人的文学创作为标志,朝鲜1高丽朝中后期“假传体”文学逐渐兴盛,成为流行文学风尚并一直延续到朝鲜朝末期.朝鲜假传是在中国文学的长期浸润下,继承了源远流长的史传文学传统,大胆吸收借鉴唐传奇诡谲奇幻的浪漫主义艺术精华,在对唐宋假传体文学的直接学习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朝鲜假传为中朝古代文学交流史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反映出中土文明对朝鲜文学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天,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传统文学三足鼎立,构成文坛新格局;学界对五四新文学90年、当代文学60年的不同评价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保守主义的苗头; <蜗居>的热播说明当代文学在提高回应现实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反映现实的热情与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韩寒"中国第一博客"现象,反映了80后的精神成长;金庸加入作协与郑渊洁退出作协,一进一出,意味深长;而复旦大学"文学创作"硕士点的审批与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学科"的建设,在不同侧面预示着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变.2009年文坛在多个方面显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黄立华 《求索》2011,(5):210-212
本论文首先讨论生态文学话语生成的生态环境,然后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洼地》和吉姆·格雷斯的《石头的礼物》这两部后现代小说为研究文本解读其中的环境隐喻,阐述自然和人类融合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间性和自然话语,揭示出后现代小说变得越来越以生态为中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