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组成城市最基本的单元,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从台州市情况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的不断拓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建设"平安台州"、巩固执政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坤 《长白学刊》2021,(3):137-142
空间是理解城市诸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城市治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空间转向"愈加明显。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逐渐进入从外延式扩张转向以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为代表的"内涵式治理"新阶段。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逐渐兴起,并成为创新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社区营造事实上是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的生活逻辑主导,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再造、公共交往再造、居民参与方式再造、社区治理模式再造等实现整个社区再造的一种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所体现的治理逻辑在于,通过社区空间的重构,破解以空间为基底而衍生的众多社区治理问题,实现社区的再造以及社区共同体精神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飞山公是湘黔界邻地区民间常见的一个地方神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叙述主体展现的飞山神明信仰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轨迹,飞山公杨再思由杨姓祖先及地方社会代言人逐步演变为地方神明,并超越其他民间神,被以靖州为中心愈来愈广泛的地域内人们信奉和祭祀.这一变化是随着区域开发进程,由王朝力量主导及地方社会精英努力推动的、向某种可以称之为"正统"或"标准"不断加以创制和改造的结果.也可以说,通过探索这一民间信仰的形成与流播,可以了解和认识区域社会建构和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李玉梅 《警察技术》2003,(3):23-25,35
一、实施社区安防的重要意义 1.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一般理解为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习惯上把街道和居委会辖区统称为“城市社区”。根据形势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逐步对  相似文献   

5.
论社群共同体思想与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出现的公共危机,社会各方的合作治理才是其成功的关键.由于社群共同体对共同体生活的向往,对至善的追求,使人们在集体的行动和公共事务的处理中,能够建立互惠、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彼此信任的关系,所以社群共同体思想对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公众摆脱恐慌和无援;使公民具有参与危机治理的意识,实现自己权利和价值;倡扬公民美德,充分发挥公民美德在危机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聂鑫琳 《理论月刊》2023,(2):104-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从纯粹的物质空间演变为充满意义的社会空间,它不只是场所,更是影响城市生活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因素。空间作为可以赚取利润的商品,如果只注重消费的体验性向度,会导致空间消费娱乐化、格式化和区隔化,把身处其中的人带入一个只关注直观、情绪和快感,而忽视思想、理解和认识,强调即时性愉悦的纯粹体验性的世界,使人们远离沉思性快乐,远离美好生活。因此,为了构建城市生活共同体,空间消费必须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导向,做好优秀文化和本土真实性的空间叙事与传承,兼顾生态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企业和政府的职能得到不断分化和明确,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企业、政府统管一切,包办一切的局面已被消解,"机关办社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也不复存在.伴随着这些变化,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活动的足迹逐渐由单位转向社会.而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因此,社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舞台;成为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空间;成为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区特点和功能的这种凸显,给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舞台,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此,必须引起整个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社会学视野看,中、西方传统村落共同体内部建制都蕴含着共同良善特质。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传统村落共同体加速瓦解,原本以血缘、地域、情感为纽带的共同体被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所打破。由此,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资本逻辑的时代性批判,是揭开人类社会真正共同体本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全新的视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对于这一理念的深刻把握,只有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寻求新旧理论之间的契合和纽带,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来自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愿望,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性:都市"剩人社会"与新相亲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逐渐塑造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与大都市精神.由城市性引发的后果之一便是都市"剩女"与"剩男"的流行.这种城市化的"剩人定律",逐渐被媒体所发现、利用并开发了大量全城热议的"相亲"栏目及其活动.因此,要认识和理解各种媒体的商业化策略,需要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入手,同时应该认识到如要克服城市性所引发的系列综合症,需要有社会整合化的力量,从根本上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人们感情相依、出入相邻、守望相助的一个地域性活动空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使社会关系在可以适意延伸、不受空间、区域限制的关系中展开,这种现象即为“社区脱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