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邪教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特征。邪教与宗教从信仰角度而言都以某种信仰为内核,以发展信徒为载体,以实现一定的目的为动力,具有内生一致性。但邪教作为一种邪恶组织,与宗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邪教的实质是一种非法的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极端信仰。我国在邪教治理中,存在着治理邪教的法律规范不完善,遏制邪教网络犯罪的措施不合理,取缔邪教组织存在较大困难等问题。我国当务之急是完善邪教治理的相关立法,加强网络反邪教文化建设,加强对新兴宗教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2.
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邪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肆虐猖獗、蔓延全球,与传统信仰的滞后与无力、主导信仰的缺失与疲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欠缺与忽视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因此,唯有重建科学信仰,改进和强化信仰教育,重视信仰矫正才是根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仰观念、组织性质、行为方式、创教目的、社会作用等方面揭示了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如出一辙.突显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和反动作用,以及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期,震惊世界的邪教事件层出不穷,其引人深思的,是宇宙人生的终极信仰问题。从终极信仰的层面来讲,邪教是源发于终极信仰上的偏差和邪恶势力的误导,而对现实社会和人生意义彻底绝望的群体自毁行为。从终极信件上的偏差,到邪教的现实危害,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哲学原因。因此,我们只有对萌生邪教的本体论渊源、文化背景、邪教的通用理论和惯伎,作一个综合性的哲学透析,才能在宇宙人生的终极信仰层面把握邪教的本质和危害。  相似文献   

5.
我国邪教防治工作存在“重邪教信徒、轻邪教组织”问题。邪教作为一种“组织”,有其特定的组织机理。要弄清楚邪教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运转方式和邪教信徒极端行为的产生过程,从组织结构角度思考、创新邪教的防治方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邪教的现状、根源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邪教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种邪教信仰及其组织和活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把握当代中国邪教的现状和动态,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邪教的根源,尽力探寻其产生蔓延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处理邪教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神信仰是民间信仰中的一种形式。信仰空间的构建是土地神信仰行为的起点,信仰惯习是行为产生的重要驱动力,危机情境是行为产生的催化剂。农村居民的土地神信仰行为对农村居民、民间信仰自身和农村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从对民间信仰的监督与引导、完善自身组织、加强基层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合理的农村民间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一批与传统宗教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它们发展迅速,形成了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其中一些极端教派奉行神秘主义和反社会等教义,被大多数国家视为邪教。邪教教主吸引控制信徒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超自然的个人能力”招徕信众;二是以批判社会、拯救人类为口号吸引信徒;三是建立封闭的组织来控制信徒。近年来邪教活动仍处于高潮之中,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等原因会使一部分人心理不平衡,转向神秘主义,也会使各种邪教有进入我国的机会。制止和打击邪教活动,在我国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与邪教虽然不能等同,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邪教的本性及其组织行为模式,注定了邪教最终走向恐怖主义。这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也是一种必然。邪教恐怖主义活动具有疯狂性、突发性、活动方式多样性等特点。邪教恐怖主义未来发展具有科技化、网络化、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邪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从世界范围的邪教问题分析来看 ,外国邪教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危害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的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信徒公民权利的行为、危害家庭及未成年人的行为、危害宗教的行为等五种类型。通过剖析外国邪教的这些危害行为类型 ,对我国预防和打击邪教犯罪将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理性成果异常丰富的二十世纪 ,东、西方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宣扬“伪信仰”的邪教组织。将什么样的信仰带入二十一世纪,既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又是人类理性的责任。文章通过对邪教宣扬的“伪信仰”产生原因和理性信仰基本内涵的讨论,指出了“信仰不应泯灭人类的理性,理性需要看护人类的信仰”之邪教防控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邪教是相对应的概念,但二者又有质的不同。本文主要从信仰对象、教主产生方式、立教目的、理论学说、活动方式、文化价值、对科学的态度、社会效果、存在期限等九个方面论述了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腐败现象是邪教产生与发展的催化剂。腐败是执政能力之癌,是政府和社会垮解之癌。它严重损害执政能力,使大量的社会问题无法解决,破坏人民对执政党的信心,引起不满情绪,使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挑战;使人们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造成信仰危机和迷惘;造成权力真空,使我们的政权丧失相当的群众基础,为邪教的产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为此,我们要进行体制、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消除邪教滋生和蔓延的政治条件,根治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14.
"佛系青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情绪,是对社会心态的符号化解读。"佛系青年"现象呈现出低欲望化、个人中心化、责任规避化主要特征。"佛系青年"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因素的层面看为社会阶层逐步固化与精神追求多样性;从网络因素的层面看为信息获取与情感交流过度媒介化;从思想因素的层面看为信仰空无与价值观多元。对"佛系青年"现象的引导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教育引导:将责任意识与青年信仰具体化;话语引导:对"佛系"进行正能量释义;政策引导:让青年群体有获得感和期待感等,从而强化青年责任意识,化解青年信仰危机,树立青年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人们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正当合法的信仰及其组织和活动。邪教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神化活教主的极端信仰及其组织和活动。虽然二者在形式要素、教义内容、生存根源、崇拜对象、神化首领等方面有些相似,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互相转化;但是二者在崇拜对象、教化效果、追求目的、社会作用、个人作用、收徒方式、教义性质及结构、信徒权益、“末世”观点、家庭观念和心理影响等方面却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朝代,都有对邪教和邪教性质组织的立法。而现代,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邪教立法也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对古代邪教立法的研究,与现代邪教进行对比,可以使人们认清邪教本质,进而倡导科学,抵御邪教,以促进国家立法机关加快邪教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行为、心理学角度探讨邪教综合征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心理学机制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邪教型犯罪概念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教型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信仰扭曲,并且在追求和维护这种偏激性、敌视性、破坏性迷信邪说心理状态支配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邪教型犯罪具有独特的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机制,同时具有不同于普通犯罪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全能神”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现已演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对此,研究“全能神”邪教组织的防控机制,对全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本文欲通过挖掘“全能神”的教源及邪教特质,揭露其组织特征及政治企图,理清其邪教的传播及扩散机制,从组织、心理、文化及家庭视角人手,有针对性的提出宏观及微观层面应对措施,从而服务于邪教防控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邪教伤(害)人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一般而言,对邪教的治理需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具体而言,一是需要实施迅速限制邪教活动及其影响范围为主要目的的初期综合控制;二是进行以搜集情报、获取犯罪证据、瓦解组织、打击处理首要人员和重要成员为核心的公安、司法专门控制;三是开展以宣传教育、转化引导和消除影响为目标的舆论宣传导向控制;四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改善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易受邪教危害的"特殊群体"的教育保护,以有效控制邪教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