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个实行宪政的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在配置上要求分权与制衡,每一种权力都有自己行使的独立空间。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种的审判权,在裁判解决具体法律上的纷争时,也应有自己特定的权力界限。审判权行使范围的有限性,要求法院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必须保持自律,并主动回避对某些问题的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2.
我国军事审判权的理论定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军事审判权的本质历来是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军事审判权渊源于军事统率权 ,另有观点认为它具有军事统率权和国家审判权的双重渊源。根据我国的国家权力结构、审判权的特征、法律的规定及现代司法的价值取向 ,可得出国家审判权是我国军事审判权的唯一来源和本质属性的结论 ,同时军事审判权也呈现出浓厚的军事指挥权色彩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审工作附着大量的侦查职能,造成了不必要的警力及财力的浪费,而预审权力由公安机关独立行使,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预审的监督、制约职能.因而,应实行侦审合一,预审不应当再承担侦查职能,预审权力也不应由公安机关行使,而应由一中立的,不承担追诉职能的司法机构行使预审权,对侦查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审查与监督.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司法改革一直是一个理论上热议不断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等法域塑造了中国特色审判体制的灵魂与骨架.思考当下司法改革问题需要认真梳理我国相关法域中呈现出来的司法意象即:宪法对审判权的宣示、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审判机关构架体系的布局和法官法对审判人员角色的厘定.在此基础上,用以司法独立为内核的现代司法理念来观察我国司法意象中的现实困境,思考其变革理路,从而认知我国司法改革问题的复杂与艰难.  相似文献   

5.
统一的国家权力理论决定了人大权力的全面完整性 ,但这与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并不矛盾。法院独立审判权的行使并不排除人大对其应有的法律监督与制约。介是必须注意划清正当法律监督与制约和不适当干预之间的界限 ,真正发挥人大的制约功能 ,实现法院独立审判权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6.
“司法腐败”的提法这几年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其用意在于揭露和打击司法中的腐败现象 ,维护司法公正 ,但由于其语域范围过于宽泛 ,在实际使用中产生了不好的社会效果。一、“司法腐败”的提法不够准确“不被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腐败是权力的腐败 ,制约是对权力的制约。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对象应是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近几年来 ,媒体在论述“司法腐败”时 ,也都是以个别案件的枉法裁判和个别法官的不廉行为为根据的。而“司法腐败”把权力腐败与权力部门相混淆 ,把个别人的腐败行为与司法制度的需要完善相混淆 ,是从个…  相似文献   

7.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来合理地制约权力.但在我国当前的现实生活中,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民与官的关系被倒置和互相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大忌.所以说,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实行法治,不仅要看公民之间是否依法解决彼此间的冲突与纠纷,更重要的是看国家与公民是否依循宪法和法律来解决相互间的博弈.因此,行政权力如何在公民权利合理制约下恰当行使,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如何相辅相成、和谐互动,就成为当前我国理论与实践急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对审判权概念的深层次分析入手 ,提出了一个在审判理论中具有形式意义的概念——审判权中的行政权。然后通过对这一基础概念的理解 ,分类阐述了审判权中行政权扩张这一形态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和意义 ,并依此试图从全新的角度更深刻的理解司法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其提出一些看法 ,以期能为今后的司法改革的进行提供一些方向队意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加强制约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侦查程序中国家权力运用所具有的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决定了侦查是常态社会条件下最深刻地影响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运作程序,对于侦查权这种公权力的监督也就应运而生.媒体对侦查权的监督可以促进侦查活动的公开,可以弥补其他监督手段的不足,可以促进权利救济的实现,可以提升民众对司法的信心.但媒体的不当报道,也可能影响侦查机关的正常破案活动,侵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媒体对侦查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堪称普通法系国家司法基石的陪审团制度,蕴含了司法民主、权力制约与公民权利保障之理念,其在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文明、司法廉洁和普法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这也正是我国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内在精神之所在.通过对新西兰陪审团制度现状的详细介绍,对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以期对完善我国检察机关的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建立大调解机制,法院调解在民事审判中发挥着定纷止争的功用。但是,我国民事审判中的法院调解还存在权力性质的争议,并出现了一些强制调解、久调不判等损害当事人权益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调解工作中的审判权予以明确界定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审工作附着大量的侦查职能,造成了不必要的警力及财力的浪费,而预审权力由公安机关独立行使,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预审的监督、制约职能。因而,应实行侦审合一,预审不应当再承担侦查职能,预审权力也不应由公安机关行使,而应由一中立的,不承担追诉职能的司法机构行使预审权,对侦查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审查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对不起诉权力进行制约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我国不起诉权力制约有八种途径,但被不起诉人的申诉权被动接受性强、公诉转自诉案件的权力制约被虚置、自侦案件的不起诉缺乏权力制约.应逐步取消"公诉转自诉",赋予被不起诉人选择审判途径的权利,改革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不起诉的制约机制,完善不起诉决定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刑事程序失灵是造成刑事司法信任危机的最直接因素.刑事司法对权力的定位和分配不合理,刑事司法机关对与公众进行合作的不关心以及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信息不公开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刑事司法信任.要重新树立我国刑事司法的威信,除了要改革落后的制度之外,也要审视刑事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权力观念和合作态度,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5.
当事人对审判权在承担社会冲突解决方面的能力期望过高,这与审判权干预社会的依据不足存在矛盾,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某些纠纷是否应予立案受理缺乏明确客观的依据,纠纷不被受理的当事人对法院存在误解,学术界对此也颇有诟病,司法实务界也比较头疼。针对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不客观导致的问题,学术界除探讨在立案审查方式上进行改革外,主要仍是从传统的抽象法律思维角度试图对概念进行完善,并提出以"诉的利益"为标准界定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但是,从抽象思维角度对概念的完善仍存在其难以避免的不明确性。本文根据司法实践中确需考虑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发展的规律,尝试运用个案类型化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从个案类型化的权威性以及法律适用的统一性角度出发,在个案类型化的具体实施方面,笔者建议在民商审判线分两级实行新类型案件报告制度。本文还对笔者承办的涉及离婚纠纷但被告下落不明、环境侵权纠纷以及关注的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伙协议的纠纷等个案,尝试运用类型化的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审判权运行必须遵循司法规律,拔除制约其健康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当下审判权运行机制中存在行政化、地方化、秩序紊乱以及隐性司法等流弊。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需要完善司法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司法体制改革目标,其实对司法体制的非均衡配置应当是改革的第一步.而当前司法职权非均衡配置的主要表现是:其他国家权力对司法职权的单向、非对等制约;司法职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角色混同;司法职权与社会权力的非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不公当前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战略有效落实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启动并加快司法改革的步伐。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建设一套完善的司法权力运作和制约机制,保障司法权力的正确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司法。当前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制定明确的司法标准;提高司法人员的司法水平;增强司法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司法程序;改善独立司法的环境;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严肃执行司法纪律  相似文献   

19.
适度行使国家权力是政治管理的重大课题。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的制约因素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务必防止国家权力的“越位”和“缺位”,实现国家权力行使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制约权力是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权力恶性膨胀、无序扩张,滥用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情况比较普遍和严重.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膨胀和扩张,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也同政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状况不无关联.有效防止公权力滥用和失范,既应把地方政府权力行使纳入法治轨道,还应将地方政府权力制约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其法治化进程.推进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法治化,是破解当下一些地方制约权力的新的制度规范不断出台、而侵犯私权利的权力腐败案件却多发频发这一困局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实现权力法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