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就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和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用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用文化知识启迪农民,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正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兴英 《发展论坛》2003,(6):50-50,59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在农村建设小康,关键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小康建设的反映。因此,必须根据新阶…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摘自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县城建设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强其规划、建设和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加强县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  相似文献   

5.
正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新常态下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实现全面小康,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和农民,因此,必须加快我省农村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基础。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我省农民大多地处山区,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弱,迄今农村还有380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6.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为民服务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对于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民群众同步小康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为民服务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对于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民群众同步小康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是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条成功之路。十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步伐,为我国农...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求是》1998,(2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要论摘编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2.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农村的发展无疑是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热爱农村工作,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且意味着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所有人群都实现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目标。衡量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指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达到全面小康的衡量指标之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但是农村的现实基础极其薄弱,加上诸多因素制约,建设农村小康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构建系统而又强大的支持体系加以推进。一、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实现小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中西部。近年来,山西省榆次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围绕实现小康目标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96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12元,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十强前列。达标小康乡镇已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0%,达标小康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1%,小康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2%,小康达标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90%。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殇之势…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总体上实现了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后,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农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前乃至今后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农民既是一个身份概念,也是一种职业概念。我们所指的农民主要是职业意义上的农业劳动者,即在农村中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的人口群体。因此,农民素质也是从劳动者素质的角度来谈的,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素养,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农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富余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第一,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国人口已近13亿,其中有9亿农村人口,占到70%。在我国9.6亿公顷的总土地面积中,能够用于农业…  相似文献   

18.
王农 《求实》2006,(Z2):237-23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工作重点之一,实现全社会的小康首要看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建设.当前,我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建设全面小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与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业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下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