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日本经济目前还难以摆脱萧条。日本经济在战后的发展过程中,曾于1973~1979年,在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之间以“滞胀”形式表现出一次比较长时间的经济萧条。“滞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比高速增长时期减速一半,不足5%,但明显高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郜合启 《党史文苑》2007,(6):46-48,50
1934年夏,在当时的中国国都南京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日本驻华副领事“失踪”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0):4-14
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此言来形容5年内已连换6名首相的日本政坛绝不为过。据有关媒体统计,日本是全世界更换首相最频繁的国家,自1885年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首相,至今也就百多年时间,却已换了近百位首相,平均1.35年换一任。面对如此政坛怪象,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始终难以走出首相“短寿”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从1986年底以来的8年多时间里,日本经济先是4年多的“平成景气”,继而进入了“平成萧条”,历经30多月仍未结束。这次从景气到萧条的交替过程,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罕见的大起大落,景气期和萧条期之间,在很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气与萧条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他是那么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我真是很气愤他到底得罪了谁!”2010年11月30日,刚探视完连胜文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心痛地走出台大医院?离11月26日的枪击事件过去近一周,在邱毅看来,连胜文的病情恢复并没有外界媒体描述得那么好:国民党荣誉主席之子连胜文,究竟是谁要杀害他?这是台湾“五都”选举后所留下的最大谜团。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9,(3):9-9
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中,“凯恩斯主义”频频出现在报道和人们的讲话中,那么,大家常常说到的“凯恩斯主义”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余茂华余文东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面对这一局面,究竟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周恩来明确地指出:“生产是我们新中国的基本任务。”1952年8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了关于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纲领。1953...  相似文献   

8.
处在十字路口的日本经济冯昭奎当前,日本经济困难较多,前景不妙。从1991年开始出现“平成萧条”,在1993年10月至12月这个季度到达谷底,之后走上了缓慢复苏的道路。经济增长率由1992、1993年的0.3%、0.2%增加到1994年的0.6%。这次...  相似文献   

9.
历史总是在二律背反中行进,这令近代一些思想家不胜慨叹、无比困惑。当人类迈向21世纪之后,历史是否能从这两难的悲剧性阴影中走出?这不是本文能科学地回答的问题,但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可以探讨。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历史是否具有二律背反的性质?对这一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否走出”的问题。历史是个多义词。本文所论述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及现实的历史活动。大家知道,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考察了四种二律背反。在每一…  相似文献   

10.
走向新经济     
近来 ,“新经济”一词频繁见诸报端 ,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汇。前不久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 ,新经济现象更是得到了与会各国人士的高度重视。那么 ,到底什么是“新经济”?它与传统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如何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新经济 ,这都是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的。一、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但什么是“新经济” ,却是众说纷纭 ,观点不一。不过 ,透过各种各样的解释 ,观其实质 ,其实并没有根本分歧。所谓“新经济” ,最初是指美国走出“滞胀”后的…  相似文献   

11.
李官生 《新湘评论》2007,(10):23-24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省的首选战略。那么,怎样理解“新型工业化”?它与传统工业化究竟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家     
佚名 《新湘评论》2014,(10):54-55
什么是夫妻?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口斤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地,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2月27日,《文汇报》摘载了《军事历史》6期,题为《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的文章,该文称:“1937年7月5日在国统区的上海《逸经》杂志第33期上,登载了一篇题为《二万五千里长征西行记》,此文早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这篇文章的发表,颇有神秘色彩,据作者幽谷称,素材是“友好”提供的,这个“友好”只能是中共党内人士。或许“幽谷”本人就是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也未可知,此人的真实身份尚有待考证。”那末幽谷究竟是谁?《西行记》的素材究竟从何而来?何以在《逸经》杂志刊载?笔者在本文要谈谈这…  相似文献   

14.
陶短房 《党建文汇》2010,(12):15-15
由于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日本、巴西等国不久前相继采取措施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强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些国家也在热烈讨论是否应该干预汇市的问题。这被一些经济学家惊呼为“货币战争”,或将重现“20世纪30年代悲惨一幕”。那么,20世纪30年代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场“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15.
运动,并不是花大钱去买健康,而是回到最简单的行走上,每天都让自己有机会迈开双腿,启动这自身的“1l”路,花钱少,效果好,最后走出健康。 为什么说“1+1:11”呢?“1+1”本身指的是“管住嘴”、“多动腿”,这两个看似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加在一起对生命的支持和激励可能是要达到11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并不是花大钱去买健康,而是回到最简单的行走上,每天都让自己有机会迈开双腿,启动这自身的“1l”路,花钱少,效果好,最后走出健康。 为什么说“1+1:11”呢?“1+1”本身指的是“管住嘴”、“多动腿”,这两个看似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加在一起对生命的支持和激励可能是要达到11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整整60周年的日子。在这60年里,特别是近10年来,日本在“反省侵略历史”方面是如何做的?是如何处理与亚洲邻国关系的?日本众议院通过的“战后60周年决议”真正反映出什么动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和“走西口”的热播,很多人都想了解这两部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徐耀华 《新视野》2001,(5):55-56
一 “新经济”一词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其核心含义是指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繁荣”的新时代,这个“长期繁荣”可持续数十年。该刊认为:经济周期已经消除,通货膨胀已经死亡,股市将继续繁荣。可见,“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一开始主要是针对美国90年代的经济增长这层含义。这其中不免有些盲目乐观的成份。 1997年 11月,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争论,《商业周刊》杂志主编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其真实含义是什么?》的文章,指出:“新经济”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消除,通货膨胀已经死…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真难管”,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每当听到同行及家长说到这句话,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究竟是“难管”还是我们“管”的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值得反思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