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近来一直把“民主”挂在嘴边,甚至还把“民主”作为统一的前提条件。台湾当局不厌其烦地到处宣扬所谓的台湾的“民主成果”,将台湾的选举视为“民主化之经典”,是展示台湾“民主政治”的“精彩广告”。但是,在台湾“民主政治”外表之下,许多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正在酝酿发酵,台湾当局标榜的“民主体制”和“民主政治”究竟是什么样子,已引起海内外一切关注岛内政治发展人士的高度重视。选举文化的败坏台湾的选举文化已经悄悄地建立起自己的游戏规则,即栽赃诬陷、争相媚俗以及花钱买票。政客之间的相互抹黑是选民们最为熟悉…  相似文献   

3.
阿美 《台声》2005,(6):33-33
美国纽约知名政论家孟玄认为,此次台湾“任务型国代”选举的结果,在反映台湾民意的代表性方面值得怀疑。此外也说明岛内支持“独立”与支持统一的人群比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据台湾媒体报道,孟玄表示,这次“任务型国代”选举的投票率仅为23%,是台湾举行选举以来最低的一次,选举结果在反映台湾民意的代表性方面值得怀疑。但他认为,从另外一方面看也说明,这次“国代”选举的结果跟以往台湾的“总统”选举、去年的“立法院”选举相比较,台湾岛内支持“独立”与支持统一的人群比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有人评论说,民进党在“国大”选举中…  相似文献   

4.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5.
宋强  胡必松 《台声》2003,(12):4-7
台湾政局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陈杰:首先欢迎各位台商朋友参加“台湾问题高级论坛”。各位从岛内来到大陆创业,对两岸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也有很多切身的感受。今天主要是想请大家就目前的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谈一谈自己的见解。随着明年选举的临近,各派政治势力都在运用各种手段拉取选票,比如在“公投”、“制宪”等敏感问题上做文章,这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此大家有何看法?陈国原:目前台湾的选举文化,是一种非常恶劣的选举文化,只要有煽动性的议题,就能拉来选票。一些政党总是希望通过煽动性的议题来获得岛内民众的…  相似文献   

6.
钟台升 《台声》2005,(12):30-31
将于12月初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是继去年底“立委”选举以后又一次重要选举,它将反映一年来岛内蓝绿阵营政治版图的变化,对未来岛内政治生态的走向都将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因此备受关注—蓝绿对决各就各位即将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也称“三合一”选举,是指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县市长选举、县市议员选举和乡里长选举合并为一次举行。选举登记已经正式截止。根据台湾“中选会”统计,岛内23个县市中共有77人登记参选县市长,其中,国民党在20个县市中有提名,民进党在19个县市中推出候选人,亲民党提名4人,新党1人,“台联党”2人,无党籍及未经政…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9.
岛内“县市长”选战刚落下帷幕,不甘沉寂的岛内政坛又将今年第三阶段的“修宪之争”提前引爆.目前“修宪”已成为岛内各方势力斗争的新焦点.由于此次“修宪”主要将围绕“总统”选举方式和政体结构调整等核心议题,攸关台湾整个权力体制结构的设计,因而岛内朝野各方政治势力均已开始登场运作,届时岛内展开新的一轮政治较量将在所难免.朝野三党“修宪”主张各有所钟这次“修宪”斗争的焦点主要是“总统”选举的方式及是否提前直选和台湾未来的政体形式等问题.由于提前“总统”直选不仅涉及到国民党内林洋港与李登辉的“总统”之争,还将牵动“省市长”选举和“立委”、“国代”选举的进程,对朝野政权攻防将发生影响.因提前直选关系到李登辉竞选连任的问题,所以国民党主流派目前正按此方向进行设计.有学者明确指出,目前修宪争议甚嚣尘上,主要是因有人将政治改革的关键植根在“强化第一位本省籍总统的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1.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12.
赵静 《两岸关系》2020,(2):26-28
从“国安五法”到“中共代理人修法”,再到“反渗透法”……为了打压岛内持不同立场的党派团体人士,为了恐吓、惩罚参加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更是为了谋取选举私利,民进党2019年在岛内社会营造“反中”“恐中”氛围及“绿色恐怖”,可谓动足了脑筋、使尽了力气。  相似文献   

13.
台湾所谓“三合一”(指“市长”、‘立委”、‘布议员”三项选举同时举行)选举已于1998年12月上旬落幕。国民党“大胜小输”,民进党“大输小赢”,新党则滑向“泡沫政党”,从“关键少数”走向“边缘少数”。其它政党政团亦均不成气候。此次选举对岛内形势及两岸关系有何影响?笔者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国、民两党得失评估台湾岛内政党和政治派系众多,山头林立,但最主要的还是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大政治势力的竞争,其它政党政团的政治态度则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两党的一方,真正持超然态度、不倾向任何一方的中间势利则少之又少。在这次选…  相似文献   

14.
文迪 《统一论坛》2012,(1):13-15
台湾“二合一”选举落幕了,结果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近一年来岛内几乎所有的民调都持续显示,马英九、蔡英文两人支持度一直相差无几。直到投票前夕,台湾媒体都还以“高度紧绷”描述胶着的选情。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确立了政党政治的格局。选举活动已然成为岛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台湾当局标榜走向所谓“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自从2001年春天开始到台湾驻点采访,岛内那些名目繁多、大小各异的选举活动,我都不期而遇,甚至花莲县长补  相似文献   

16.
台湾“大选”既是岛内各股政治势力的竞技场,也是国际势力藉机染指台湾问题的重要切人点。美、日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高度关注台湾选举,把手伸进台湾,谋求对台影响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 《台声》2011,(11):34-35
最近,蔡英文抛出“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的台湾政治定位新论述,引起争议,也受到关注。蔡英文此举显然是典型的选举策略,但更为严重的是一种违法违“宪”的举动,对岛内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台湾1995年底第三届“立委”选举和1996年3月“总统”直选落下帷幕,人们以为岛内以三党竞争的政党政治模式已经成形.岂料不到半年的时间,台湾岛内的一部分激进“台独”势力宣布成立建国党,宣称“台湾绝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且以“建立新而独立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机构选举1月12日揭晓,结果以“蓝营大胜”、“绿营惨败”而落幕。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接踵而至,这场选举不仅关系到岛内蓝绿两大阵营诸多政治人物的命运与前程,更关系到弊案缠身、执政无能的陈水扁的身家性命,因此,从现在开始是陈水扁做最后疯狂的机会。一位美国官员将其归结为三句话:绑架“新总统”及台湾选后的“政局”;搅乱政局为其贪腐官司脱困,挑衅大陆害台湾。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1):69-69
新年刚过,“立委”、“总统”选举的迫近就让岛内政治态势紧张了起来,连日来,蓝绿两大阵营不断出现人事变动风潮,国民党与民进党纷纷亮出惊人的动作或声音,每一步似乎都在为2008“大选”布局,而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大选”的盘局,有岛内媒体评论说,今年台湾政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