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同 《学习导报》2013,(12):34-35
浪费同样是极大的犯罪1934年1月23日,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强调:"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告诫人们,为人民服务和贪污浪费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反对贪污浪费,不仅贪污是极大的犯罪,浪费同样是极大的犯罪。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在《必须学会作经济工作》一文中曾提出:“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是心系人民、依靠人民。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堪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旗帜。毛泽东:"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就曾强调:"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告诫人们,为人民服务和贪污浪费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①.淮北抗日根据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一些干部中却存在有贪污和浪费现象,有些浪费又是和贪污直接相连的。其严重程度,从下面的例子中可窥其一斑:一个乡长贪污公粮三百石之多,有一个区长贪污公款五千元之巨,一个县请一次客竞化费一万多元,淮宝县开会每人每天伙食费高达三十元,运河县开会吃海参全席,有的县长用六百多元买一件皮袍②。仅1941年全军即因浪费损失马匹一千匹③.又据1943年上半年的几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录     
正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列宁:《在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的报告》,1917年4月17日)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4,(6)
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崇尚节俭,修身律己。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相似文献   

6.
武晓 《先锋队》2010,(11):50-51
程永峰,武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因贪污犯罪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成为人民的罪人。剖析他违法犯罪的原因,其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7.
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六次反腐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把反对奢侈浪费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从而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想就艰苦奋斗与治奢戒贪问题谈点体会。一、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与优良传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方针我们党历来重视在全党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教育。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年五月就曾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纪委有关人士在谈到已被 “两规”的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时,推断 道:“姜案性质应该是受贿而不是贪污, 到了他这个级别,没必要贪污。” “到了他这个级别,没必要贪污”,似 是经验之谈,却也是“惊警”之论。笔者试 为发微。 级别总与权力相对称,也就是说“成 正比”,级别越高,权力就越大。权力大小 的不同,有时也就决定了犯罪或者说腐 败的方式、方法之不同。而方式、方法的 不同,又决定着风险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前些年,毛泽东同志关于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警告,可谓家喻户晓;而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收入的提高,浪费现象已愈来愈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了,即使对浪费提出批评,也多是针对日常消费性浪费而言,很少有人关注决策性浪费。事实上,决策性浪费是比日常消费性浪费要严重的浪费,尤应引起关注。决策性浪费首先表现为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即由于决策者不顾客观实际与市场需求,决策草率,导致投入无效益,或大投入低效益,造成巨额投资付诸东流。表现在项目引进上,是盲目引进,重复引进,低水平引进;表现在人才上,是不看专业,不问所长,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用非所长、用非所学、大材小用。此外,还有机构撤合并转上的朝令夕改,城市建设上的随意拍板,都是以浪费大量资财为代价的。由于决策性浪费一般带有行政性特征,并具有自动外延的特点,不仅局限于直接浪费  相似文献   

10.
"两个务必"激励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两个务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伟大的生产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反观大兴楼堂馆所,花纳税人交国家的钱动辄百万千万不心痛的奢靡之风,致使"两个务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这一伟大的生产力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所以,"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犯罪"的警钟还要反复敲,才能自觉牢记"两个务必",才能积极地运用"两个务必"法宝,才能不懈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从而激发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21,(1):46-46
他把党纪国法当儿戏,六项纪律样样违反,在贪污、受贿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他身穿警服,却选择与黑社会老大称兄道弟,在背离人民、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就是湖南省吉首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石泽辉。42本案卷,1米多高,记录了他的违纪违法事实。  相似文献   

12.
于锋 《党史纵横》2005,(12):57-57
贪污犯罪是人类欲望恶性膨胀的体现,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是一种严重的社会腐败。由于贪污犯罪的贪婪性和冒险性以及由此所衍生的“附随犯罪”现象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动摇政权根基,而且还严重毒化世风民俗,荼毒人们的思想。对此,笔者试从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实践中,对国家工作人员形形色色的贪污犯罪心理作以粗略分析。一般工作人员实施贪污犯罪心理这里说的一般工作人员是指那些即具备贪污犯罪主体身份,但又不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或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这类人员作案分布较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案件多发领域为政府机关、…  相似文献   

13.
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烈士的后代,曾经为他工作过的地方做出显著贡献的领导干部,为什么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蜕变成一个大肆受贿、肆无忌惮嫖娼的腐化堕落分子?徐其耀的堕落是从他的思想滑坡开始的。因为他忘记了作为共产党的干部,首先是做人民的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目的错了,才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每个党员干部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1951年底至1952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在县以上党政机关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毛泽东是这场运动的主帅。他坐镇中南海,指挥全中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党内贪污腐败行为展开了坚决、勇猛、毫不留情的斗争,并取得了彻底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三反”运动的起动是从东北开始的。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中,中共中央东北局发现了东北一些党政机关和干部存在着较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官员雷人话语屡见报端,流传于网络。有的对百姓发威斗狠,全然忘记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譬如:"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跟政府作对就是恶";有的颠倒党群关系,全然忘记了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譬如:"你究竟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我们只讲党性、不讲人性";有的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好处、享受特殊利益的工具,全然忘记了权力属于人民、只能服务于人民的道理,譬如:"我不贪污,当官干啥?!"凡此种种,提醒我们,少数干部在执政条件下群众观点在弱化,脱离群众的危险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6.
田涛是恩施州中心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得"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恩施州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18年来,他践行着、坚守着自己的入党诺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称赞。是共产党员,就要牺牲自我,为人民服务!田涛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用党员的要求律己。1996年的秋天,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科室有一名患者手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党课》2007,(8):122-122
17倍 最高人民检察院把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所造成的损失做了一个比较,统计数据显示,贪污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15万元,渎职侵权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258万元,接近贪污犯罪的17倍。  相似文献   

18.
为官者作为掌握一定权力的公众人物,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尽好责、服好务,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六慎"。一慎权。要端正对于权力的认识。权力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何叔衡肃贪     
30年代初,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有一位检察官对党和苏维埃政府里存在的贪污腐化现象深恶痛绝、铁面无情、人们都尊称他是"铁包公"的人,他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工农检察部是一个大部,有七八十名干部,常分批轮流下至各地,检察各种贪污、违法乱纪、失职读职的行为,调查落实各种控告材料。每批人员下去前,何叔衡都要详细交代应注意的问题。干部回部后,他还要亲自听取汇报。在部里,何叔衡的威信很高。他常说:"在这样的时候,任何贪污腐化都是罪恶。首先,贪污浪费是针对人民的,不…  相似文献   

20.
习仲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一生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习仲勋:"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