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延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诸多方面存在二元经济的特征,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延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延边在人口、收入、消费、储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延边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工农差别、城乡分割一直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碍,因此政变这一结构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主要就WTO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及WTO对消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既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又是这些国家发展滞后的重要根源。目前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有进一步固化的迹象,正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使这种二元异质结构向一元同质的现代化结构转化,必须找出其转化刚性的根源,提出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除了具有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的一般特征之外,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二元结构的转型有其自己的特殊性。正确分析和评价我国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的特征,对更快地促进我国二元结构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的战略举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能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也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并进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城乡二元结构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公民社会经济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是经济产出总量的增长,也应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升级,西部大开发需要其区域经济结构的全面转换调整,而不应是对资源的过度性开采。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提高西部经济结构转换能力,是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迈进 ,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在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潮中 ,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广泛的发展机遇 ,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 ,以增强本国经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滞后和转换的方式 ,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农村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即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宏观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城乡隔离的歧视性社会经济政策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因素有: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城乡分割的市场和有差别的财税政策。应当统筹城乡税制,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完善农村教育、医院保障制度,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