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关键技术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能源问题举世瞩目,从长远预测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因此节约能源对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的重要途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节能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使得供热效果、节能、系统的可靠运行程度、运行管理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已融入世界能源市场,由此我国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形势变化间形成互动关系.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石油需求降低和价格回落,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在新形势下,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必须采取以下可行性战略:立足本国优势能源,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调整国家石油战略.提高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加速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倡导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方位地参与国际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4.
王淳  伍芸玉 《学理论》2014,(6):99-100
低碳经济已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电网企业作为发电企业与客户侧的枢纽,在带动电源侧节能减排,引导客户侧低碳意识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我国电网企业的客观现状,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对电网企业新的要求与挑战,并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从智能电网建设、输电调度方式与需求侧引导三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由能源自给国变为能源进口国。尤其是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走高,新能源技术和对外能源合作困难重重,我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能源局势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也关乎着国家安全以及经济是否能平稳运行。分析当前世界和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如下:制定科学的能源安全战略;拓宽广泛的深层次能源合作;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7,(19)
以农林剩余物等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是国家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是变废为宝资源化综合利用农林剩余物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解能源供应紧张、改善环境质量、服务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坚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生产出更多的电能,是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共有100多家发电企业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每年为社会提供数千亿千瓦时的电量和丰富的热能,同时也要消耗大量一次能源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是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和签约企业之一。自2002年底组建以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在快速发展中积极优化电源和机组结构,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快设备技术改造步伐,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各项消耗指标和排放指标持续大幅度下降,设备的经济运行和清洁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求知》2022,(4):63-64
<正>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如何在新能源领域掌握更多先机,赢得更多优势是关系到我国未来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选项。一要抓紧部署新能源前沿技术研究。应依托能源领域优势企业布局设立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重点围绕氢能等新能源生产消费、多能互补技术、高效低成本储能、智能电网运行等领域,推动技术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9.
姜滨 《各界》2009,18(10)
论述太阳能热泵与低谷电作为地板辐射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和如何利用太阳能和低谷电作为地板辐射的热源,以及系统在冬季采暖期的运行方式.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无穷尽的自然能源,但具有不稳定和不可靠性,特别在冬季尤为明显.而低谷电作为太阳能的辅助能源,却可以有效弥补太阳能的不足.这两者结合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终端利用地板辐射采暖与太阳能热泵-低谷电系统提供热水温度特点一致,能够提高热泵制热性能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太阳能热泵与低谷电联合供暖在建筑领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节能关系重大 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无非两条,一条是开源,一条是节能。依靠开源来解决能源问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资源,二要资金,三要时间。这三条对我国来说无论近期还是中期甚至远期都存在着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和可再生资源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产业近年来成为综合效益看好、在可再生能源中现实可行的成熟产业。生物质发电主要是利用农业、林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将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的发电方式。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丰富页岩气资源的我国,意欲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当前政府、企业等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行为表明我国想走"跨越式"的页岩气开发之路。分析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水资源供给和水污染防治法制,发现难以支撑页岩气的"跨越式"开发。我国应转向"谨慎式"页岩气开发战略,走"小心尝试、示范先行、因地制宜、谨慎‘推进’"的页岩气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笔点睛     
《民主》2015,(9)
<正>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提案背景】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心头之患。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根治雾霾、改善大气环境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家鼓励开发清洁能源,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建议】1.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服务,实现电网的公平开放、公平接入;实施电价补贴、减免税收,  相似文献   

14.
在深圳召开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投资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深圳能源集团“能源与环境促进事业国际合作奖”。市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深圳已经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新能源企业,涵盖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垃圾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还授予深圳能源集团董事长、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主任高自民“国际能源与环境促进事业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20,(8)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节能工作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当前节能工作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52)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实行环境统计的300多个城币中,70%以上处于或者超过了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夜空中已难得一见眨眼的星星。治理大气,能源是关键。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吴宗鑫研究员说:21世纪中叶中国将努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人均能源消费量将为2至3吨标准煤,人均发电容量将为1千瓦左右;全国能源的总消费将是目前的近三倍,发电总容量为目前的五倍多。增加如此大量的能源消费,不仅对于能源供应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而且将使环境保护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我国的能源以煤…  相似文献   

17.
三大领域节能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部门、交通运输和建筑物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蔡睿贤 《民主》2006,(7):1-1
能源问题已是国际上的普通问题。就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本身而言,节能所牵涉的方法就特别繁多,对应的部门、行业也数不胜数。节能的途径、方法本来就不一定是狭义的科学技术,例如大到发展战略与政策,小到很具体的规定、条例,无不对实际的节能有明显的影响。好些年前,我国主要能源的计划供应价格偏低,对国有企业的评价比较忽视能耗指标,节能就很难开展。所以,更进一步考虑,应该说“节能”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而是与社会人文科学有非常重大的关系,没有二者的互相匹配,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节能。例如“扩大内需”与节能在实际推动中就有…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6,(20)
三峡大坝将于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在我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给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再添强大助力:比如发电,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缺煤、缺电,资源和能源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苏明 《瞭望》2007,(10)
税收政策在促进能源节约及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其他经济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能源节约及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其他经济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税收政策可在四个方面发挥鼓励节能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