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贞勤 《春秋》2014,(3):9-12
正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时,当地存在着日、伪、顽、杂、匪等多种武装势力,一一五师新来乍到,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罗荣桓和一一五师遵照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积极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纵横捭阖,越战越强,逐渐成为山东境内一支最重要的抗战力量。这期间,罗荣桓同不少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山大王"结交为好友,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并引导他们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罗荣桓在鲁南结交的万春圃,就是这些"山大王"  相似文献   

2.
"五族共和"思想的内涵与实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族共和"思想包括共和政体下"国家之统一"、"民族之统一"和民族(种族)平等三重含义.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对"五族共和"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的表述来自此前"共和统一会"对"统一"的解释.由于辛亥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认为国内的种族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问题均已解决,因此,"五族共和"思想表现在民族问题上的实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同化,通过民族同化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张银花 《前沿》2012,(7):156-157
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客观条件。乌兰夫民族思想作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产物,是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蒙古民族解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长期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而逐步形成的。乌兰夫民族思想的形成要素既包括理论基础、现实需要和客观因素,也与他的主观努力和具备的自身条件、实践经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在"文革"的极左氛围下,周恩来对民生积极探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生思想。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作为民生之本;他注重交通,将交通建设作为民生之脉;他注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群众生命健康作为民生之魂;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是那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环境保护的首倡者。周恩来民生思想具有如下的特点:既强调"抓革命"又突出"促生产",从政治高度认识民生重要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突出了民族性对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 ;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 ;主张教育的民主化即人民性 ;提倡教育要面向生活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根据本民族需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 ,主张培养有博爱精神的人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他的这些思想是有其生命力的 ,至今仍不乏其时代意义。面对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我国当代德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民族性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在这种背景下的重新定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民族地区,受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多元文化的背景,这就决定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着力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六观"教育,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期推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是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伴生物,是在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和要求下发展、成熟起来的,服从于抗日统一战线推进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同一目标。只有在抗日统一战线的视野下,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内涵和精髓,并对其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的巨大历史功绩给予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崔运武 《思想战线》2001,27(2):11-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多民族地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围绕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在加强和改进多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上创新;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取向和民族性取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创新;增大科学含量,找准突破口,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和工作制度上创新.这种创新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针,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周琼 《思想战线》2001,27(5):128-132
在自然经济时代,农业作为"本业"历受统治阶级的青睐,从而产生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农业思想.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历代官员在治滇过程中都形成了各不同的农业思想.其中,在清代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治滇的农业思想,尤其具有代表性.这不仅是整个封建社会重农意识在他身上的体现,也是云南农业生产极端落后且急需发展的状况在其思想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自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精髓,自古以来被诸多思想家、政治家所推崇。毛泽东在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对权力、地位、利益、成绩以及错误不断地进行着回顾、认识和反省。他的"自省"思想是对传统"自省"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他的"自省"思想对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在"自省"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教育,他关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重视人的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素质的高度概括;培养"四有"新人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新人的本质特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谭献民  文斌 《长白学刊》2007,(5):123-125
从"拥蒋反共仇日"到"逼蒋联共抗日"的嬗变,绝不是张学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他决心抗日,致力于祖国统一,苦苦探索所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为民族不惜牺牲东北军团体和个人生命的崇高境界,是其爱国主义思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张学良思想的转变,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不朽的卓越人物。  相似文献   

13.
1937年4月,罗荣桓在革命圣地延安与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热恋上了,他把这事告诉了毛泽东,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一听,拍着罗荣桓的肩膀,乐呵呵地说:"好呵!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你俩结婚吧,我一定要喝上这杯喜酒。"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 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 一个人的人格和人品也必定体现在他对孩子的教育上。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  相似文献   

15.
姜丽丽 《前沿》2006,(1):193-195
唐甄生活于明末清初,是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著有<潜书>一书,是他思想的精华,并被收于<四库全书>之中.人们在提到他时,往往称他为早期启蒙思想家.但是,启蒙思想是欧洲反封建运动中资产阶级运动的铺垫.如果我国有类似的思想要称之为"启蒙"的话,也应区别对待,不应与欧洲的启蒙思想相等同.而且,唐甄的思想也不能认为是启蒙思想,因为他虽有贬斥君主、男女平等等言论,但是与真正的启蒙思想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则反映出了他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并且,其思想也还属于传统儒家思想,并没有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正>陈经畬,回族,1880年2月16日生于南京。陈经畬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度过最后的18年。他一生奋斗,为兴办工商事业历尽艰辛。发展规模虽不算大,但从为谋生计到萌发民族思想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宣传、贯彻执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不仅是著名的革命家、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独到见解,堪称中国新教育的先驱者。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特征。他学贯中西,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新式教育成就了陈独秀,他的教育思想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具有自觉的继承性;面对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局面,陈独秀认为,教育对拯救民族,呼唤国民的觉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育有着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又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还具有突出的务实性,陈独秀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社会,强调只有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才能为国家造就一代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党"的概念的理论描写,是他党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党"的概念,从而彰显了他党建思想的两大原则——"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在当时的欧洲,青年卢卡奇的"思想建党"思想并不能真正回答或解决无产阶级政党意志淡薄的问题,"组织建党"思想也难以贯彻,而二者本身又存在张力而难以实现统一,因此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代的中国,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欧洲有某些相似之处,而时代主题却不同,使得青年卢卡奇的党建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任丽伟 《前沿》2011,(10):171-174
张树声发迹于淮军,也最早离开淮军,充当地方官吏,也较早接触到晚清的内政外务。他从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励志整顿吏治,严明军政,筹办海防,加强对各地方的治理,收效甚大,充分体现了他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思想。同时,他在治理地方过程中,对一些政事的看法,显现了他思想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这在浑浑噩噩的晚清政坛中显得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梅珍生 《政策》2015,(2):58-60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