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虞江芙 《理论月刊》2007,(11):119-121
本文从民族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趣味对戏剧家的影响入手,分析比较元代杂剧作家与西方戏剧作家们喜剧观念的区别。这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喜剧精神,使元杂剧家庭伦理剧在伦理叙事过程中体现出:富有"间离效果",注重趣味性,追求创造妙趣横生的戏曲意境的喜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三部独特戏剧,人们根据其气氛的阴暗和结尾的喜剧性,称之为“悲喜剧”。它有意识地打破悲与喜的严格界限,在喜剧的框架内表现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在沉郁、阴暗的气氛中,揭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门第与爱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与现代西方政治陶文昭(一)知识分子的政治特点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社会集团,有着不同于其他集团的政治特征。这些特征在当代新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全方位、剧烈的变动中呈现出新的变化.把握知识分子的政治特点及其现代变化,是理解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应对被害负责。这种责任源于现代社会具有的社会被害性。社会被害性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被害性的助成机制,其本质是被害形成的社会因素。通过对当代我国社会性被害机制的讨论,可以索解现代被害所具有的深刻社会内涵,并据以说明当代我国社会中加害与被害的互动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仍然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在对政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两种知识传统中,都没有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这一问题解释到位。现代国家以直接统治为核心特征,它只有在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基础,才能巩固下去和发展成熟。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彰显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冲突和对抗性质,同时遮蔽了现代国家建设历史经验中的重要方面,这就是现代国家通过塑造社会之中的一部分进而构建了自身的支持基础,它就是政治社会。政治社会是现代国家为了实现直接统治而在社会之中构造出来的支持自身的政治基础,它伴随着现代国家建设进程而出现,集中体现了现代国家的意图,因此政治社会从社会内部将国家与社会连接在了一起,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支持关系。  相似文献   

6.
说起中国最著名的双胞胎,恐怕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著名喜剧演员刘全和、刘全利两兄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刘全利与胞兄刘全和,将传统的滑稽艺术与现代哑剧艺术、喜剧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喜剧艺术形式。他们创意型的搞笑表演已成为众多中国人心中共同的幽默记忆。  相似文献   

7.
陈建华 《求索》2011,(10):243-245
残疾人问题历来是政府及社会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的社会难题。近代以降,在慈善事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背景下,中国残疾人事业也开始了由单纯的以收养为特征的传统残疾人救助向以养教并重为特征的现代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转变。民国时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各方日益重视,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大量现代性特征;但也还保留了不少传统性色彩,这都显示出这时的残疾人事业仍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质、认知机制及其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祥 《求索》2013,(11):208-210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一直被人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但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整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这三大现代特征是造成现代社会心理学踌躇不前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质、社会认知机制以及社会建构等方面,对当前的社会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哲学反思,以期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当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人物悲剧性的研究考察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人物的悲剧性是通过其性格中某些喜剧因素(诸如滑稽、怪诞、卑琐之类)才得以充分表现出来,如果舍弃这些喜剧因素,人物的悲剧性也就变得难以理解。但这种人物又不能归结为纯粹喜剧性的人物(象莫里哀笔下的悭吝人),也不同于在角色的喜剧性格主体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刘健 《中国民政》2009,(10):11-14
一、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特点与要求 (一)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现代民政是基于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组织功能、体制特征、管理方法和总体运行机制等因素,相对于传统民政而言。传统民政是与传统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行政管理模式,现代民政是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行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前沿》2012,(20):119-121
当代中国改编电影的叙事伦理宏观上看经历了从现代伦理到后现代伦理的变化,喜剧感始终是中国电影改编叙事中的重要支流,伦理叙事作为修辞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逻辑,在改编叙事中发挥着吸引观众与传达意识形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安雪彬 《前沿》2006,(8):144-146
行政生态理论认为,行政模式及政府角色是由行政生态影响、决定和塑造的。行政生态中的主要要素有: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上述行政生态要素与传统社会和过渡型社会相比,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这些要素直接或间接、单一或混合地影响、决定、塑造着现代政府的角色,要求现代政府扮演企业型政府、有限政府、有效政府、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等角色,使得现代政府角色呈现为一条“色谱”谱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正确把握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现代社会具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托克维尔在19世纪前期正确预言了民主时代的不可避免和普遍到来,更重要的是将民主研究指向民主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将一种依据人人天生有平等权利观念而人为设计的政制,放置在现代人的自我理解中来探究,从而在现代社会与人之自然本性的复杂关系中揭示出民主的"双重面孔";但从社会状态入手理解民主社会人的心灵特征,最终目的还是促使人们意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并真正掌握自由和政治行动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论角色认同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求索》2008,(3):68-69
文章概括经典角色认同的理论的特点和缺陷,根据现代社会重新特征思考了角色认同的定位,从社会化和自我反思两个纬度发掘了角色认同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音乐剧作为一门随着都市社会的繁荣以及大众文化的出现在城市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都市艺术形式,以其"通俗性""娱乐性""时代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雄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通过剖析其自身的文化属性,揭示它的社会价值所在,使我们以更为客观的角度来评价音乐剧的本质和属性。  相似文献   

17.
林修果 《新东方》2005,(8):15-19
宗族秩序是中国传统典型的政治结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传统与现代“冲突”而形成的僵化性的文化格局使人们对具有与传统文化特征和命运相似的宗族文化也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模式。但是,无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理论上有多大区别,有生命力的现代社会的建立,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社会中的某些因素,现代性实际上是从传统中发展起来。本文拟从全新的视角,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工具剖析宗族秩序存在的合理性,挖掘宗族文化与现代化本质相契合的有效因素,引导其成为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现代变迁表现出了开放性、多元性、自主性的特征。就教育而言,在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观出现较为明显的冲突。面对传统文化的重负、西方文化的冲击、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剧变、主体素质的差异,对教育价值观应在吸收、采纳传统教育价值观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凭借主体的优良素质,以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为导向,在动态的平衡中实现驿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刘永辉  邓联健 《求索》2010,(2):59-60,46
在日本传统的“纵向社会”中,等级森严,上下关系严明是其社会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但是在日本南方的冲绳地域,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却显示出不同于日本本土“纵向”社会的“横向”特征。在等级制度上表现出一种暧昧和模糊,注重上下关系却又视朋友,同僚和地域的人际交流同等重要。冲绳在受到日本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的同时,其独特的横向特征却又越来越受到现代日本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陶伏平 《求索》2008,(9):202-203
方言影像是在现代语境中生长、发展的,是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结果和表征。现代语境中,文化艺术凸显消费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区域性受众对方言的情感和地域文化地位的自我确认上的诉求给方言影像提供了消费市场。方言文艺的娱乐性和轻松的平民叙事反映出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娱乐化转向。无论从文化价值、传播理论还是国家语言政策层面观照,方言影像都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