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党政关系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发展阶段、科学完善阶段的演进历程,总体上解决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使党政关系由党政不分、党政分开走向了党政互融,基本实现了稳定、合理的党政关系。这场70年的党政关系改革深刻揭示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不断完善党政关系的根本前提,从中国经济实际出发是不断完善党政关系的重要基础,坚持民主法治是不断完善党政关系的科学方法。新时代要继续完善党政关系,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重点理顺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持续推进人民当家作主与完善党政关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比较研究中看我国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理好党政关系,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及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探索我国的党政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当前尤其是必须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对新时期党政关系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有必要开展比较研究,弄清党政关系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规律.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体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因此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界定和实践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但纵观当代世界各国的党政关系,仍有可比性和一般规律可循.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对当代各国的党政关系提出了许多带有共性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弄清世界各国党政关系体制中哪些做法属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一般成果应当遵循或借鉴,哪些属于教训误区应当摒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这对于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乃至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过去的关口。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至帼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旧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家样的现代工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改变长…  相似文献   

4.
苗佳瑛 《新视野》2004,33(4):37-39
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应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干部的权力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根据十六大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我国推进党政关系建设应该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标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标准、以提高办事效率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时期开始,就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构建了中国特色政权结构模式和执政党执政模式。虽后来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蜕变,但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逐步走向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不断的走向宪政化。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对党政关系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的党政关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党政关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党政关系。通过考察这段历史,不难看出,每一个阶段的前期都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后期却被迫中断。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适度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寿林 《新视野》2001,(6):40-4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健全了国家军事指挥体制,精简了政府机构,完善了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调整了党政关系和政企关系,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等等。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相比,却显得相对滞后。对于这种现象怎样认识,不仅关系到如何全面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关系到如何科学地确定我国改革开放今后发展的走向。要准确地把握这个问题,还需要弄清我国政治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由及适度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17):21-2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共产党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有机结合、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理顺党政关系的基本经验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政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总结建国五十年来党政关系的变革过程,准确区分党政分开的科学含义,坚持党政基本职能分开,利顺党与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理论学刊》2000年第3期刊登王英津的《论我国党政关系的法治化》。文章认为,理顺党政关系是我国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这是因为,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组核心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起着政治主导作用;其次,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的一个障碍;同时,理顺党政关系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而通过实现党政关系的法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实现党政关系的法治化,就是指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时期开始,就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构建了中国特色政权结构模式和执政党执政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逐步走向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不断地走向宪政化。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虽然从未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新中国的建立,面临着全新的政治建设任务,必然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0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关于理顺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庄 《求实》2006,(9):14-18
党政关系是否规范在一定意义上是衡量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程度的标尺。党政关系不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理顺党政关系既是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逻辑。我们要澄清认识,理清思路,并依法做出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推行党政关系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党政关系,曾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今天,认真研究70年来苏联党政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改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政关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列宁确立了苏联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苏联的党政关系,形成于列宁时期。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党和政权的性质、地位、作用,提出了党政关系的一系列思想,确立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 1、党与国家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列宁指出,“党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它“不实行强制”,而苏维埃“是新式的国家机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它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接班人选拔计划,涉及近5万人,预计一批80后将逐步登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对党政后备干部的大面积选拔,也是为十八大以后作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全党工作的日程,其首要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目前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实行党政分开的认识并不统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有的同志认为党政不能分,有的同志认为党政不好分,分不清楚,等等。笔者想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不断发展,现行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系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作出了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政治体制改革与党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党的建设的许多内容,如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和措施,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党的建设。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说:“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将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到党政分开,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建构理性参与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天智  韩锦标 《求实》2000,(1):39-40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实现政治现代化的任务日益迫切。政治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政治文化的支撑。政治文化的质量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和成败。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公民的政治生活质量,决定着我国政治系统功能的发挥和优越性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成败。所谓理性参与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指培养民众健康的政治情感和理性的参与意识,保证国家政治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一、理性参与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人民政治主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