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4):27-28
人尽皆知的大贪官,被司法机关认定时都被一再“缩水”,缩成了小贪官。是谁玩的猫腻?是谁纵容了贪官?从已经尘埃落地的数起贪污案,也许可以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2.
王国华 《政府法制》2012,(23):43-43
对于危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恶习,历朝历代也并不总是默许和纵容的。清朝建立以后,就数次下令禁止缠足。顺治初年,孝庄皇太后首先宣示:“有以缠足女子人宫者,斩!”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中的一扇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好窗”成了特例,“破窗”反而成了常态。  相似文献   

4.
在腐败中升迁,在升迁中腐败,成了近年部分落马高官不同履历中的共同“印记”。面对官场“边腐边升”症,人们不禁要问:谁为这些腐败官员打开了升迁之门?谁纵容了这些官员在升迁中继续腐败?  相似文献   

5.
戴鹏 《政法学刊》2014,(2):24-30
新刑诉法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但对被告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做出例外规定,一定程度上确立了近亲属的“免证特权”,但该规定的不完善以及传闻证据规则的缺位,纵容了司法机关采纳未出庭证人的书面证言,不仅与“免证特权”的初衷相违,更是剥夺被告人的对质权。只有真正完善近亲属的“免证特权”,并确立传闻证据法则,才能从体系上实现发现案件真实、保护特定关系以及保障被告人对质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胡健 《江淮法治》2009,(5):57-58
如果“人肉搜索”加以有效引导和法律约束,会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高效有益的网络互助模式,同时成为一种舆论监督武器;但如果过度放任,甚至纵容针对个体的暴力行为,必然会恶化网络环境。发布所谓“网络追杀令”、“人肉搜索令”的网民不能以“道德卫士”自居而规避法律责任,同时还需明确网站的侵权责任。在网络侵权和“人肉搜索”侵权的案件中,许多网站确实可谓是“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10,(20):56-59
23.如何理解不准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领导干部的名义谋取私利,是近年来时有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这其中既有领导干部本人确实不知情的,也有领导干部本人默许、纵容、授意的。这里所称“默许”,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已经了解到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在利用本人的职权和职务上影响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司法厅: 你厅《关于对“纵容他人殴打服刑人员”如何理解的请示》(湘司发请[2001]28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有关:“殴打或者唆使、纵容他人殴打服刑人员,造成严重后  相似文献   

9.
3万元,起刑点真的不算高 有人说,司法解释将贪污受贿的起刑点由1997年《刑法》规定的“5000元”调整至“3万元”,是明显的纵容职务侵占类犯罪.对此,人民群众不能接受.那么,我们就从打击犯罪的角度来认识一下社会管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启程 《检察风云》2011,(20):72-73
“我爸是某某!”这样讲话的人从心底里认为,家世和出身让自己拥有了任意犯规的特权。他们讲话时全然不顾听者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敏感与义愤。这是一种曾长期受到鼓励与纵容的嚣张底气。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9月6日,在北京西山华府小区门口,15岁的李天一和18岁的苏楠,因为停车纠纷而谩骂、殴打他人,  相似文献   

11.
李俊,男,21岁,六安市裕安区人,系六安市某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2007年11月1日上午,由汪某率领的六安市裕安区某中学一行数人,租赁李俊驾驶的面包车前往舒城县某中学参观考察。考察结束后,汪某邀驾驶员一同到酒店就餐。  相似文献   

12.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客观要件中疑难问题研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刑法理论界对司法实践中处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件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缺乏研究。本着理论探讨和服务司法的考虑,本文根据刑法关于本罪的规定及其精神,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本罪客观要件认定中存在的诸如“包庇”与“纵容”的含义、对象、着手行为、行为方式及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上海市金山区出了一位被当地群众誉为人民调解事业的“状元”.他就是2005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并从2002年起连续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的漕泾镇首席人民调解员张奎良。  相似文献   

14.
小非 《法庭内外》2010,(5):34-3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的发生,“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大大增加,一些学校门前没有任何交通标志,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伤害。曾凡星、李俊华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在全县邻近学校门前的道路旁设置交通标志的建议”.引起了滦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作为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转交给县政府研究办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投资7.8万元,安装交通标志112块,极大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最近,传媒不断报道自称“刁民”的“打假英雄”王海“运气不佳”,在其“知假买假”后,由于与商家协商双倍返还不成,于是,鸣冤叫屈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判令商家双倍返还其损失。而法院审理后,均判决驳回王海要求商家双倍赔偿的请求,仅判令商家返还购物款。对此,社会议论纷纷,消费者很多不理解,也有一些传媒载文指责法院判决不公,认为法院的判决变相纵容和支持商家售假。其实,人民法院对于王海们“知假买假”的所谓“打假行为”不予支持,判决驳回其“双倍返还”的请求是完全正确的。首先,我国《…  相似文献   

17.
李磊 《政府法制》2007,(9):46-47
从2006年10月到今年2月,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万幸的是,2月12日,湖北省公安厅宣布,该病毒制作者李俊已被抓获。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总则》第146条、第153条和第154条分别规定了虚假意思表示、违背公序良俗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法律行为无效,导致这三种无效原因的关系出现混乱。实际上,虚假意思表示与恶意串通之情形应包含于“违背善良风俗”之范畴内。从比较法上看,也无法找到单列恶意串通为法律行为无效原因之做法。基于此,我国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上,应采用限缩原则解释“恶意串通”和“虚假意思表示”,扩大“善良风俗”之适用范围,使“违背公序良俗”成为认定虚假意思表示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之“一般条款”。当三种无效原因“竞合”时,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同时,该三条规范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 条及第6 条之规定出现法条竞合时,也应做技术性处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上有些人把“代孕”简单等同于“借腹生子”,从而有学者提出“一刀切”式全面禁止代孕。本文拟从生育权,身体权和公序良俗几个方面来探讨限制性使用代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依法惩治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首先取决于对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正确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包庇”、“纵容”两种行为方式所作的解释,为正确认定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