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正确区分和对待干部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的性质,强调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在正风反腐和问责追责力度加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背景下,适时提出创建容错机制,激发干部创新创业、敢闯敢干的激情,释放闯新路、创新业的活力,是一项富有战略远见的重大决  相似文献   

2.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体现的是一种鲜明导向。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共产党人不要怕犯错误"。干事就有风险、有失误。在风险和失误面前,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相似文献   

3.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中梗阻",亟需在制度层面推进相关改革措施,形成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包括建立更加适应改革需要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消除了党员干部当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这无疑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解决了一些干部乱作为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干部"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不作为的现象。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与干部干事创业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要捆住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而是要整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太仓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出台《关于建立防错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党政干部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暂行办法》,把严格管理干部和关心爱护干部结合起来,以防预偏,以宽容失,以纠改错,为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保驾护航。这一办法的出台,缘起于市政协委员曹一清关于"构建容错纠错行政机制、营造有包容性的创新环境"的提案。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11)
<正>“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广大干部要主动作为、动真碰硬,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这段话来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过程里,容错机制的探索,对于营造“敢闯敢试”的改革氛围意义深远,备受公众关注。最近几年,在高压反腐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开始对工作畏首畏尾、消极懈怠,出现了“少作为、不作为”的不良现象。然而,在全  相似文献   

7.
锐词     
《群众》2017,(22)
正三项机制指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这是娄勤俭在陕西工作期间提出并推动实施的重要举措。任江苏省委书记以来,娄勤俭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健全"三项机制",让能干实干者扬眉吐气、敢闯敢干者不挫锐气、得过且过者羞愧服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8.
正用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形成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要继续深化干部管理工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要  相似文献   

9.
<正>容错纠错机制是干部的"减压阀"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容错纠错机制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更加重要。让领导干部轻装上阵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之福。容错纠错机制是干部的"减压阀",为干事创业者减压;容错纠错机制是支持干部勇于担当的"护身符",引导领导干部分得清、看得明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违纪违法行为的显著区别。在纪律作风上为干部拧紧螺丝的同时打开干部心锁,为支持改革、埋头苦干的干部保驾护航。——陕西省安康市人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3)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鲜明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中办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南通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突出",把握工作重点,大胆探索实践,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效。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8,(24)
正"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鼓励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纠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落实"三项机制"需运用系统思维,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激励约束并重和容错纠错并重,既要解决"怕"的问题,又要解决"懒"的问题,更要解决"庸"的问题;既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全省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吴陈钢 《群众》2023,(8):70-70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站在跨越发展的时代风口,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把敢为善为融入基因血脉,提振干事创业信心,以干部敢为善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相似文献   

13.
江桦 《群众》2019,(19)
<正>"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名干部是否想为、会为、敢为,要靠个人自觉,也要引导激励。近年来,我们扬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根,充分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内在自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有力提振了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是探索与创新的过程,改革道路绝非坦途,注定路途中要出现重重挑战与风险。当前,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需要改革创新者层出不穷,更需要培育改革创新精神,尤其需要干部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啃"骨头"、涉"险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干事担当的干部保驾护航,这对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要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中,既要严格管理监督干部,也需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灌云县委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在强化干部导向、改进考核评价、突出正向激励、增强机制活力、提升干部能力、推动容错纠错和重拳出击慵懒散浮等方面,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有力释放了"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推动全县领导干部主动"挑起担子、甩开膀  相似文献   

16.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抓紧抓牢管党治党责任,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推动广大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敢为先锋。  相似文献   

17.
发展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动力和能力。领导干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指挥者、干事创业的领头人,是社会前进方向的规划者、能征敢战的设计师,是国家发展的勤务员、为民服务的好公仆。无论是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广大干部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8.
杨斌 《群众》2023,(4):55-56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敢”鲜明导向的树立,为全社会吹响了奋斗进取、干事创业的集结号。当前,吴江面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战略叠加机遇,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把敢为善为融入基因血脉,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在新征程上展现探路者、排头兵的风采,以干部敢为善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的征程上展新貌、续辉煌。  相似文献   

19.
"平均主义""走过场"式的干部考评会滋生和助长不作为、慢作为的风气,挫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只有科学评价、准确评价、客观评价,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李希平 《前进》2016,(6):59-60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三个绛县"建设,迫切需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整治为官不为,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努力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凝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近年来,绛县坚持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着眼于推动改革发展,创新工作机制,破除一些干部存在的"不愿为"、"不敢为"等不良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推进"三个常态化",深入实施"三个一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