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新时代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拥有深沉的文化自信,为倡导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强了文化底气。当下,需加快中华文化传播,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在多元文化交织与碰撞中,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需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扩大文化贸易交流加速中华文化的时代回归。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加以阐释。在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内含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现实要求、未来指向三重意蕴,同时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多种挑战。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需要通过"强体"来奠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通过"铸魂"来构建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通过"守界"来守住中华文化的民族边界;通过"发声"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话语力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我区文化艺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新品,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暖民心的惠民品牌,不断推进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扩大对外交流……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今年4月,到广西视察时,习总书记又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正是在光辉灿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医的挑战,中西医论战出现了"中医非科学论"和"中医超科学论"两种错误观点,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二元格局。中医危机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文化危机的历史性凸显。面对这种窘境,国人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找寻其原因,而并没有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目前,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场域,我们亟待确立中医文化在他域文化圈及全球医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医文化自信是根基。其中理论基础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学理根源;精神实质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价值根源;主体自觉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7.
依据执政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对自身进行适应性调整,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奥秘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通过开展反腐败运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内制度建设等方式和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及其具体举措,其实就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自身进行适时的适应性调整。它们是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增强剂,必将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相似文献   

8.
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从本质上而言,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思想基础,而后者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之路。只有更为深刻认知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准确掌控文化自信的主体要求,基于战略层面构建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才能够增强文化软实力,做到"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继承了往哲先贤的学说,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在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需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注重文化创新,努力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重要价值和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不断增强国家硬实力,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李榆 《创造》2017,(11):30-31
<正>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省委党校承办的云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主题专场研讨会于11月3日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举行,省内相关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省社科联秘书长阮凤平、省委党校副校长欧黎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对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31)
正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故宫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浓缩和代表着国家文化的精华。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迅猛发展让"故宫热"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中国风,这是中国文化自信逐步增强的表现,也是中华文化彰显影响力并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魂魄。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引述分析党的历史,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源自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坚定"四个自信"就是要坚持和发挥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通过学习用好党的历史为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阐释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讲话,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化自信观。在生成逻辑上,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主要把握了历史、价值、实践三重逻辑。在内容要点上,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主要包括了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力、自信之源、自信之本等五个方面。在意义追寻上,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意义、方向性意义和发展性意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