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条件性、历史性等主张,认为理解活动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境域下的本文与读者相互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哲学解释学还提出了其他丰富的解释学元理论问题,如理解的语言性、辩证法及评判理解有效性的标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与研究都有着直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发展 《思想战线》2013,39(3):84-88
在中国的经典诠释谱系中,"实事求是"乃是在乾嘉时期才真正转换为经学诠释性命题的。对此命题,以往多是在认识论、方法论上进行探讨,然而在哲学解释学的视域中,"实事求是"如何可能却仍是问题。由此,首先就要进行认识论、方法论的反省,探讨"实事求是"的限度问题;继而在解释学、存在论的启示下,分析"实事求是"的理解问题;最后,在实践哲学的导向中,展望"实事求是"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策 《长白学刊》2005,(3):106-107
施特劳斯与当代的其他哲学家一样,把苏格拉底作为自己思想最后的落脚点,只不过他把自己的思想建构在一种对苏格拉底的全新阐释之上.施特劳斯的本行是政治哲学史,而其对政治哲学史的梳理又以一种他自创的解释学为前提.施特劳斯的解释学不仅不是一种解释学技艺,更不是一种解释学理论,而是一种明确的哲学态度;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就是一种哲学本身.  相似文献   

4.
"理解马克思"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它将理论研究带入了解释学视野,也将解释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推向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等同于解释学,忽视哲学和解释学的质的区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诠释学"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反对绝对主义解释学,绝对主义解释学违背了理解的主体性、辩证法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教条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反对主观主义解释学,主观主义解释学违背了理解的客观性、可知性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坚持客观主义解释学,坚持理解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元性基础和科学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开放的、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的时代,比较法是学术研究所必然要采用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对比较法进行一种哲学的思辨和论证。从方法论原则来说,比较有纵比、横比、同比、异比、同异混合比,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应该有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指引性视野,比较的本质实际上是现代解释学所说的对话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诗性解释不仅是海德格尔解释学的精义所在,也是他的本体论解释的实践成果,并由此开辟了哲学和美学阐说方式的新的体例。一般解释学始终贯彻着诗性精神,这种诗性精神在狄尔泰那里是"萌芽",在伽达默尔那里是"变体"。"诗性相对主义"通过"变体"溶解在解释学的历史性和相对性范畴中,导致了"诗性真理"与"方法论"的双重窘境。出路也许是:"真理"与"方法"的相对区分和双重建树。  相似文献   

7.
孙志祥 《传承》2009,(20):36-3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法哲学的视野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丰富人权价值涵属的法哲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法哲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深蕴法治思维的法哲学方法论。分析科学发展观作为方法论的法哲学意义,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林晓希 《传承》2009,(14):84-85
综述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形式,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就目前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以伽达默尔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和综述性的学术论文不多,对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也就不够深入。对近年来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便梳理出研究现状,更好、更全面地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综述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形式,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就目前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以伽达默尔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和综述性的学术论文不多,对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也就不够深入.对近年来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便梳理出研究现状,更好、更全面地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法哲学的视野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丰富人权价值涵属的法哲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法哲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深蕴法治思维的法哲学方法论.分析科学发展现作为方法论的法哲学意义,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谭文芳 《求索》2005,(7):116-118
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一道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解释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思想,以及利科的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解释学的方法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将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视为欲解释的文本;支持了人文科学倾向的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方法的新发展;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2.
教材第二页中指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命题?这一命题只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还是适用于一切哲学呢?这是教学中常碰到的难题之一。有人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对别的哲学不适用,认为别的哲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的方法论系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毛泽东说过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当人们运用哲学观点去观察问题 ,去指挥作战 ,去进行工作 ,去议论人家的长短 ,它就变成了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思想基础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践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第一次把改造世界的实践自觉纳入哲学视野的马克思指明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基于此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了哲学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曾这样提出…  相似文献   

14.
从作为一门隶属于逻辑学的技艺学开始,到今天发展为主流的哲学解释学;从规定如何解释特定文本的具体方法,到今天完成解释学的"哥白尼革命";从局部解释的技艺和规则的汇集,经过方法论的普遍化和科学化,到对理解元理论问题的本体论变革,解释学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后现代的观点看,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消亡。那种认为传统理性是人类知识的牢固基础,并试图证明它超越人类局限并与它所指的现实相符的努力,在后现代语境下不过是美丽的谎言。传统认识论要求的清晰、准确和完整在人文领域被证明是空想。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认识论是一个需要解构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黑格尔之后,为了进一步寻求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20世纪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其中,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语言学转向的经典代表。在解释学的意义上,伽达默尔通过对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批判,构建了语言存在论。正是以语言存在论为基础,伽达默尔开创了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黑格尔之后,为了进一步寻求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20世纪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其中,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语言学转向的经典代表。在解释学的意义上,伽达默尔通过对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批判,构建了语言存在论。正是以语言存在论为基础,伽达默尔开创了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学之路。  相似文献   

17.
美学方法论     
美学方法论按照其不同的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方法论、具体方法论和具体方法。 所谓一般方法论,是指适合于一切科学研究的最普通的方法论原则。具体说来,是指唯物辩证法。它是一种适合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的哲学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的思想。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比一般科学方法的概括程度更高,从而指导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为一切科学方法规定了应当遵循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方法论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并非象我们从前认识的那样,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哲学理论研究中最不清晰的问题之一。在进行深入广泛地探讨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忽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联系,把哲学割裂为理论哲学——世界观和应用哲学——方法论两部分,从而使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另一种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只存在叙述形式的差异,两者实质是同一个东西。这两种倾向,一个只讲区别,不讲联系,一个只讲联系,不讲区别,都有失偏颇,走了两个极端。对于第一种倾向,大多数同志持批评态度,但在批评过程中,对第二种倾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出现了一些理论偏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新的课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语境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前基本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第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有无必要?第二,如果有必要,那么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前一个问题诉诸于两个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理论的关系;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后一个问题诉诸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探索,即:在世界视阈、解释学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立场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走向当前的中国现代化实践。  相似文献   

20.
共识是指多元主体形成的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它以差异为前提,是人们积极建构的结果,具有历史性、变化性、公共性、主体间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哲学史中的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批判解释学、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对如何形成共识都作出不同解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共识是主体间以理解为取向的精神交往活动,是理解之主体间性的整合形态,是意义的规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