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与命脉,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决定力量。加快东北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东北地区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现实选择,是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政策的重要实践内容,是积极抢抓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历史机遇的重大决策,是加快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率先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与全面振兴的全局性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2.
李燕 《长白学刊》2006,(4):109-109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服务业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环节。能否抓住“人世”后服务领域加大开放的机遇,积极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业发展,将直接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发展服务业对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国际分工,应对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有利于为自身经济振兴提供必要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法律支持,法制是保障,立法应先行。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方立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重点围绕投资法律制度、人才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加快地方立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中央重振东北的战略性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在非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产业结构、企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其振兴和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制度重新建设、企业改制和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和区域整合是其获得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东北大开发的核心任务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陈旧与落后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的、观念的、体制的和政策的.因此,转变观念、改革原有体制、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是调整和提升东北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试论区域软实力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治 《理论月刊》2010,(10):82-85
区域软实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文中阐释了区域软实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软实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软实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宇  禹建奇 《中国发展》2008,8(2):114-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投放的实施主旨和区域目标,这也是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东北区域不仅具有促进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而且目前已经初步展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价值,同时又在这一进程中暴露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制约因素,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而又科学的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完善市场运行体制,强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主体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集群优势;冲破地区保护屏障,造就市场利益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进程中逐步达到新型产业基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刚  梁立群 《长白学刊》2007,(1):100-10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投融资方式不能全面满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融资需求,必须寻求金融创新作为有效的补充。产业投资基金作为顺应产业成长要求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较好地满足产业升级和整合产业链的需求,为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调整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以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实现资产证券化构建产业投资基金。这种运作模式的特点和优点符合东北地区产业整合的基本需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4,(11):13-15,17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按照省委的部署熏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期,切实履行妇联职能,在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伟大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最大的资源省份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中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对黑龙江省而言极具…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是国有经济比重大,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比重大.这是历史形成的既定格局.顺应这一格局,盘活数量巨大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应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导思路.通过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剥离冗员,剥离企业的历史性负债,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改制成功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巨大资本存量就能盘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才有希望可言.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发展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东南部地区,并伴随而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替代传统模式。以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的互动,是一项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轻化工业综合型城市牡丹江市为例,阐述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紧紧把握国际制造业加速向国内转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向纵深发展的机遇,克服振兴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牡丹江市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3.
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 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 刘晓英(进修班学员 大连市科技局)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一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提高大连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为基础,构建大科技框架,打造“高科技大连,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把大连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提高大连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含最为宗旨,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带动、以企业为主体、以人为本,加大企业科技投  相似文献   

14.
刘克英 《前沿》2006,(4):61-6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撇开常见的问题,从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走向,分析和透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矛盾的症结,进一步揭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出路,展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前景及魅力。  相似文献   

15.
白山黑水,充满了东北人豪迈的情怀,辽沈大地浸透着东北人的自强与自信。峻拔的雄峰,坦荡的沃野,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更敞开了热情的胸怀,迎接着振兴东北的历史新机遇。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正以全新的思路向前推进。东北振兴是千万人的事业,东北振兴更是妇联组织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她们在思考着,在谋划着,在行动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铸造新的辉煌。履行职能创新创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  相似文献   

16.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对于吉林省这个老工业基地,是一次重大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吉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把吉林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东北振兴与大连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举措,为东北大振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作为滨海旅游名城的大连,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有之义,大连旅游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也必然会大有作为,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秦平 《民主与法制》2007,(2X):35-35
2007年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众多企业来说是开门见喜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对东三省老工业基地在1997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历史欠税予以豁免。  相似文献   

19.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沈阳再一次被历史推到了世界的面前。“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这是720万沈阳人在21世纪经济大变革中提出的一个战略口号,更是历史赋予沈阳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就业矛盾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矛盾的特点入手,分析探讨了就业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就业矛盾的几点建议,以实现就业有效增长的目标,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