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社会兴起"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最终消亡"三大预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推销西方民主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定西方世界当年的"三大预言"已经落空。首先,西方民主制度并未一统天下,反而给诸多国家带来灾难。受当年美国民主输出"恩泽"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前后,美欧意识形态领域抛出了"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以及"21世纪共产主义将在历史上消亡"三大预言,将预言的攻击矛头主要对准了社会主义中国,并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了"中国崩溃论"等新论调。虽然这些唱衰中国的预言漏洞百出,在中国崛起的现实面前日显苍  相似文献   

3.
西方“三大预言”认同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最终消亡"、"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20世纪90年代的这"三大预言"都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近日,人民论坛杂志采访调查了300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并在新浪网、人民论坛网等进行了"‘三大预言’落空了吗"网络调查,5410位网友参与。我们对两次调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国际之前的理论研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超越民族国家的阶级性特征,并预言随着阶级剥削与压迫的加重和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增强,两大对立阶级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历史性的"阶级大决战"。19世纪中后期,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西欧主要的民族和国家分别进行了以民族国家的统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国家职能的扩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的建构。西欧民族国家的建构,对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以及当时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为第二国际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东欧剧变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三大预言:一是断言共产主义将最终消亡,出自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撰写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二是断言西式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源于日本著名学者福山所著《历史的终结》;三是断言新自由主义模式将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危逼人类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引用有关数据说,地球上大约2/3的人不得不面对饮水不洁或者淡水供应不足的生活。联合国的一个最新报告预言,这种状况在30年内将会严重1倍。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秘书长瓦利·恩道指出,在未来50年里,水资源将代替石油成为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爆发大的冲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逢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笔者前些年每当到这个时节总要写一点文字以示纪念.于今这种书写的感觉越发艰难了,说到"五四",我们能否说点具有新意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坦率地说,我至今都很佩服"五四"时期的那些先贤大哲们.在民智未开的年月里,他们用先知般的预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并以远见卓识的思想为我们的这个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出了一剂震古烁今的处方--科学与民主,由此也确定了中国在现代史上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正约翰·奈比斯特在1982年写下风靡世界的著作《大趋势》时预言:"未来社会正向着高技术与高感情的平衡方向发展"。中国的发展验证了约翰的预言: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情感的需求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关键是构建"认同感"。以前,建立认同感这项工作很难;如今,  相似文献   

9.
刘丽华 《求索》2013,(8):128-130
元杂剧中的预言以算卦、梦境和诅咒三种形式存在于公案剧中。盛行在民间的占卜风俗是预言出现在杂剧中的文化环境。现实生活多艰.个体生命脆弱地呈现在元人面前;世风浇薄、道德滑坡集中体现在公案剧之中.致使预言的内容集中关注着生死问题并审视着时代的社会道德意识。预言的存在增强了元杂剧的叙事性.除了形成悬念、营造恐怖外更将杂剧的悲悯之情指向了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国外的观察家们已经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到那时,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人才流动的中心之一。 我们无须等到21世纪的来到,再去检验他们的预言是否正确,’94人才市场表明:过去的一年,是人才市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完善、大提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国之大者"指的是国家或影响国家的最大事情或最重要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国之大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核心内涵;从战略全局视角来说,"国之大者"指的是当今时代大格局;从国家利益视角来说,"国之大者"指的是从讲政治高度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从坚持人民立场视角来说,"国之大者"指的是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从担当民族大任视角来说,"国之大者"指的是通过强化责任担当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把握"国之大者",一要增强政治意识,二要增强大局意识,三要增强辩证意识,四要增强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5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就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计划,妄图把社会主义制度变质蜕化的希望寄托到新中国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身上,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改变中国。他甚至预言,最迟到21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就可以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旁举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大展览。就在杜勒斯提出臭名昭著的和平演变计划之后,1951年,以颠覆别国政权为能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处心积虑地研究制订了专门对付中国的方案。该方案的内容几经增补至今已达10项,其内部代号为C I…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给我国政府治理带来重要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挑战:可能会增加信息犯罪,可能会加剧道德危机,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化。政府需要采取三方面的有效措施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一是在大数据领域开展"法治",二是营造良好的大数据运营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摩罗 《同舟共进》2008,(4):39-39
《同舟共进》2007年第10期"印度专题"刊发了一篇文章,引述美国前助理国务卿英德弗尔斯观点:到21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大国将是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印度第三。英德弗尔斯的预测想来不是毫无依据,可人类社会很难按预言的轨道发展,几十年后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根本不可预料。一战之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即指预言政治结局的民间歌谣,然而它的文字学和文学学的渊源从未得到关注。根据考证,谣实际上是"繇"字的通假,而"繇"则是一种系辞,一种判词,因此童谣就是一种判词,只是这种判词是通过儿童之口传播,用于预言未来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号称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业理所当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但如今美国汽车业却风光不再,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面临着销售量下降和信贷紧缩两道"紧箍咒",出现了生存危机。"三巨头"的老总去年底也被迫两度前往华盛顿国会山讨"救济款",但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遭到政客、媒体和公众的一番痛骂。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重视广西的发展,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对广西工作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擘画"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美好蓝图。当前广西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沿海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优惠政策,实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全覆盖,又面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三大目标"。优化沈阳市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沈阳经济发展方转变,有利于促进沈阳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保障,对于全面完成沈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阮成发同志在中共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奋斗》为题,对市委过去五年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的奋斗目标及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涵盖面广、亮点多多。本文在叙说武汉面临的发展机遇基础上,重点解读建设"三个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三个武汉"(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幸福武汉)这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全球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观察与思考》2008,(12):46-49
目前全球房价正好印证了被称为“房地产业的凶事预言家”罗伯特·希勒作出的预言。7年前,希勒教授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预言,在未来的20年内,不动产价格将会下跌40%。此外,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很可能会导致一场经济大萧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