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全面迈向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化汹涌而至,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探讨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高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亚社会”或“小社会”,借助高校为载体来反映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属于社会亚文化的范畴。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处于浅层的校园物态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容貌”,传播校园“第一感…  相似文献   

2.
裴雪丽  陶柱标 《传承》2014,(2):138-139
21世纪,网络已经影响到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时代,网络德育也随之形成,然而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介,既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机遇,也对德育的主体、德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文化 ,互联网必然对现存社会的伦理精神和人文关怀作出反应和挑战。概莫能外 ,“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黄雪勤 《传承》2008,(18):64-6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发生了重大变革,阅读媒介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承载信息量的密集刺激与感官高度膨胀感使得"浅阅读"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浅阅读的表现形式入手,表达了对网络时代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文化浅阅读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发生了重大变革,阅读媒介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承载信息量的密集刺激与感官高度膨胀感使得"浅阅读"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浅阅读的表现形式入手,表达了对网络时代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文化浅阅读的隐忧.  相似文献   

6.
齐建民 《人民论坛》2014,(6):141-142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讯的发达,高校的文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章从网络时代高校文化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建设的困难入手,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讯的发达,高校的文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章从网络时代高校文化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建设的困难入手,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社会初步形成,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不再是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网络空间内的文化,而是在网络时代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社会精神财富的总和。为了应对网络文化的时代性、矛盾认同性和双重效应性等特征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从尊重社会阶层的核心文化,强化社会阶层的亚文化,淡化社会阶层的冲突文化,培育社会阶层的重叠文化四个层面,论证网络文化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来看,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存在形式的现代新型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反映,也是对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不能把网络文化理解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也不能把网络文化仅仅理解为对“网络经济和网络政治”的反映。就其实质而言,网络文化作为对人类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它既不同于“整个人类的文化”,也不同于“关于网络的文化”,而是与现实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有别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新型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对网络文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引娣 《前沿》2007,(1):238-239
本文论述了网络时代环境下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未来发展及图书馆对网络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它的兴起是现阶段人类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研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下,网络政治文化是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政治形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政治文化日趋成熟,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中国也日益与国际接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形成的网络文化,多层面多角度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本文从网络文化本身的技术特征和内容特征深度分析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论及在网络文化下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生代”也适时而生。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对网络文化“一网情深”,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网络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网络对他们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其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翔 《学习与实践》2012,(4):135-14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并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发生了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重要变化。因此有必要提出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这就需要全面发挥网络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造力,适应网络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网络媒介城市、网络文化产业中心、网络内容中心、网络文化技术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总部基地建设等城市文化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瑞煜 《青年论坛》2003,(6):120-12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深刻。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两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及时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上管理 ,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反腐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其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产生了重要影响。检察机关应积极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特点,合理构建职务犯罪线索网络收集机制,使网络反腐制度化、规范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刘立华 《传承》2010,(12):48-49
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是从德育的视角来考察网络文化的价值,反映的是网络文化的属性与德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具有多种良好的特质;另一方面,德育主体即青少年对网络文化具有特殊的需求,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作为一个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人造经济系统也必然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网络会计是会计发展到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发展的大方向。本文从网络会计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对网络会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轩欣 《前沿》2011,(17)
网络时代,网络成了谣言肆意传播、蔓延的助推器,民众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扩散谎言是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起点;公共危机事件随着谎言通过网络等的传播和蔓延而发酵、酝酿,最终酿成公众在现实生活的群体行为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20.
郭鑫 《青年论坛》2010,(4):28-32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文化道德的失衡会导致未成年人产生不良人格,网络不良信息、不良交往等更是成为了网络时代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对此,应该研究有效预防对策,运用教育、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