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国家积极响应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号召,努力落实《千年宣言》的各项社会目标,社会领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与进步.社会形势也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当前.拉美的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已经圆满结束。这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盛会。为开好这次会议,使其成为一个“工作会议”而非一个“庆祝活动”,联合国动员国际社会进行了长达近三年的准备工作,开展了以千年首脑会议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统称联合国千年活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义华 《东南亚》2012,(3):47-51
现今流传的大量印度文学典籍,向读者呈现了寡妇作为一个数千年来受压迫的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迁以及印度知识界包括后来殖民时代印度社会改革者对于寡妇问题的思考,以此可以管窥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压迫性因素在印度历史中的流变以及对于印度国家现代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跨入新千年之际,在被人们称为优雅社会的小岛国——新加坡,在新千年一开始,却频频发生了一些让人扫兴而又失望的事情:其中,大约10万人从深夜开始排队竞相争购“吉蒂猫”,甚至演出一场6名“猫迷”因大打出手被警方逮捕的闹剧。“吉蒂猫”事件在新加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实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5.
对拉美国家社会冲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是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所导致的社会局势失控、社会动荡以及民众和某些社会阶层对国家体制有组织的反抗。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社会冲突,但最根本的社会冲突是由社会不平等、由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传统财产占有制度孕育了拉美国家早期的社会冲突,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而社会政策的体制设计缺陷削弱了其缓和社会矛盾的能力。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有潜在的和间接的,也有公开和直接的。20世纪以后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出现过4次高潮。社会冲突损害了拉美国家的总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危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动摇了民众对经济改革的信心,损害了国家的竞争力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的转型,俄罗斯市民社会也随之得到逐步发展。作为市民社会发展核心标志的社会团体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俄罗斯传统的政治文化、现实经济社会状况、自身消极因素和民众信任度等因素对社会团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天主教社会学说之创立与发展是天主教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表现,教会积极的“人世”姿态与实践反映了教会回应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挑战的世俗化特征与趋势。当代菲律宾天主教会的社会行动,既是现代天主教社会理论推动的结果,更是菲律宾教会面对20世纪初期菲律宾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挑战的自觉回应,它反映了现代菲律宾教会关注民族国家社会现实的本土化与世俗主义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参与解决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探索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践与范式。  相似文献   

8.
千年目标的实现:非洲自主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实现千年目标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际社会对于帮助非洲实现千年目标能做些什么和应该做些什么都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非投资、提供援助和经验分享时,理应遵循正确的国际原则,即互相尊重和互利互补。  相似文献   

9.
2007年新加坡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7%。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千年目标”而努力的第5个年头,也是联合国对落实“千年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中期回顾的年份。一社会发展现状1·减贫形势不容乐观。尽管2005年拉美贫困状况继续好转,贫困人口比重和赤贫人口比重已降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由于人口增加,2005年贫困人口仍高达2·13亿,尚有8800万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显然,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不足以抵消随人口增加而扩大的贫困人口规模。目前,仅有智利一个国家提前实现了千年减贫目标。据拉美经委会的预测,到2005年,拉美地区并没有完成达标进度。贫困问题仍然是拉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亚五国社会变化与社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介中亚五国独立后社会领域的变化及其原因、各国社会发展战略、社会政策与实践,指出社会领域改革的难点,强调社会领域改革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以及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作为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基础,是西方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否的标准之一。普京执政以后,提出要构建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本文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为依据,对普京构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思想理论、方式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西方和俄罗斯对于公民社会在内涵以及概念上的不同认识,并对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程,同时也是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不断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元3世纪到16世纪上半叶,中菲关系与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与当时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央政府外交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中菲间长达千年之久的往来促进了两国社会的共同发展,尤其对古代菲律宾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主导模式"推动了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但也因其过分偏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取向而曾几度引发了社会信用危机。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惨痛教训对于我国的最大启示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是"法律取向与道德取向并重",即在注重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强其道德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的经历说明:现代教育对加强移民社会的内部团结和与其他社会的联系,即社会纽带,具有重要的作用;移民接受的教育决定了选择哪一种社会纽带的自由。但是,在不同的移民社会,由于所受教育不同,形成的社会纽带和选择社会纽带的自由也是不同的。现代教育的发展将为移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俄罗斯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取决于俄罗斯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整体构建、慈善组织自身公信力的提高,以及民众对慈善事业认同的不断内化.俄罗斯社会对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认同,促进了社会矛盾的解决,凝聚了民众.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国际社会并不安宁,一些问题继续发展并值得关注。 一、金融危机继续蔓延扩散.深入冲击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诱发社会不稳和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交流》2007,(4):21-21
10月22-23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罗毅等一行3人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的题为“与非政府组织密切政策磋商与协调.鼓励公民参与,建立国家和公民社会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社会问题”研讨会。会议是为落实东盟与中日韩国家中长期合作措施之一而召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