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有我亲爱的母校——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母校辉映在金色的霞光里。那巍峨建筑群落,展示出她庄严的风彩。啊!这里是烤炉,这里是圣地,四十年来她陶冶了多少共产党人激情怀,铸就了一代又——代的有志者,迈向了未来。两年前的九月一日,我的母校又迎来了理论班的宰辜学子。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待,道记着亲人的嘱托,跨进了这铸造马列主义理论的经院。开始了两年的大学生涯。美丽的校园,团花簇锦,优雅的环境,清新迷人,“留春园”里荡漾着我们的欢歌笑语,“聚英亭…  相似文献   

2.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8-69
“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罗伯特·汉森  相似文献   

3.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4.
淮水 《支部生活》2008,(12):35-36
2009年,全球饥饿人口可能突破10亿!粮食,粮食安全,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也牵动着蒋志农——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永远值得尊敬的,他们为了天下苍生,选择了一条注定要与坎坷和寂寞结缘的道路,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待到众生欣然地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只剩下两鬓斑白、满身沧桑、一脸恬静。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人施教,收到较好效果:一、循循善诱法。对学生从正面引导,使之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走出认识误区。我校五年级有一位男生,老喜欢在自己手臂上绘什么龙啊、虎啊之类的图案,并以此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有一次,我看见他的手臂上绘着一条青龙。我亲切地对他说:“这条龙画得真像,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他自豪地说:“老师,我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画好呢。”我又问:“你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最喜欢在手臂上画龙之类的东西?”他突然…  相似文献   

6.
可怕的麻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一句年代久远的老话。近来这句话时常萦绕笔者心头,是由报端一则消息引起。此前不久,江苏镇江一位巫先生出资三万元,一次性扶助百名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以这样的做法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和羡慕。今年春节,巫先生收到许多朋友、客户发来的贺卡和短信,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资助过的大学生竟无一人这样做。读罢这条消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进入大学该是有文化的人吧,但为什么又显得那样不明理、不懂事,对别人的帮助麻木不仁?如果仅仅是个别人也倒罢了,那么多人都这个样子,着实可叹!做好事、献爱心不图回报,非常值…  相似文献   

7.
罗文华 《党课》2012,(14):126-127
几位青年学子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他们参加今年考研复试的面试,主考者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认同‘知识改变命运’吗?”我打听了一下,很多大学的考研面试都提过这个问题。甚至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面试都提了这个相同的问题。由此我好心提示,  相似文献   

8.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有点困惑,不知道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两个人,一个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魔芋大王”、“扶贫教授”、“焦裕录式的好干部”、“新时代我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另一个则是建国以来被处决的职务最大的贪官。这一人一妖、一龙一虫怎么也扯不到一起啊!但把很多材料摆在一块儿,你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些相同相通之处,当然,更多的是不同,这颇有点像是在同一方土壤和同一个气候条件下长出来的香花和毒草。把他们放在一起做些考察,倒也挺耐人寻味的。首先人们俩有大致相同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他们虽一个在安徽,一个在…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大学招生工作早已圆满结束。又有480多万考生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全家的希望,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学校门。但三年以后、四年以后,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他们能顺利就业吗?他们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吗?眼前那些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忙碌和焦急的身影,是不是就是他们几年后的写照?所以,关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生要研究,家长要研究,学校要研究,政府要研究,社会各界都要研究。因为这不仅关系着一年又一年这么多青年学子的前途,也关系着我们祖国的希望和命运。这里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甘肃省华亭县,该县每年有200多人考上大学,但回来的只有20…  相似文献   

10.
“我为了南阳一千多万人的祖坟,为了河南一亿多人的祖坟,得罪了领导们……”2012年12月24日晚上,赵克罗发了这一微博,可以看出他很郁闷。赵克罗的微博,最近转发率极高。12月20日,赵克罗将一条微博置顶:“我写的《一个省政协常委的忏悔书》,是对我过去l无年里任职河南省政协常委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清名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子诚是我学生。有段时期,我在北京语言大学开“写作与欣赏”课,别的大学的学子,也有来听的。子诚便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梁衡 《新湘评论》2012,(9):51-52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掌管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多人口国度的执政党。可是谁能想到,当初她却是诞生在一只小船上。这是一只多么小的船啊,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舱内刚能容下十几个人促膝侧坐。它被一条细绳系在湖边,随着轻风细浪,慢慢地摇荡。我真不敢想,我们轰轰烈烈、排山倒海的90年就是从这条...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教授,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终于在前些时候入党了。这消息很使我兴奋。他治学谨严,教学认真,常以做青年学子的垫脚石自任,要学生们踩在他肩头向上攀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笔下的人生哲理影响了无数学子和文艺青年。近日,在其三十年文集签售会上,周国平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我是爱读书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我的阅读方式,归纳起来有三个"不",这是我的"三不主义"。第一,"不务正业"——博览群书,不要受自己专业的限制。从中学开始我就是这样,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读课外书——那些对分数没有直接用处的书上。进入大学后,虽然我是北大哲学系的学生,但是  相似文献   

15.
<正>"耔人,来我们村参加‘学子宴’啊?"高考录取开始后,我接到香兰镇新建村村委会主任马英的电话。"你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现在还敢办‘学子宴’?"电话这边,我真为马主任担心。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佳木斯市委刚刚出台了《关于移风易俗节俭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严禁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借升学、生日、乔迁、  相似文献   

16.
一点点     
周围 《奋斗》2008,(8):61-61
要在《中国建材报》上查一条信息,我在小本子上记有这份报纸的网络地址,知道是www.zgjcb.com,这很好记,中间就是《中国建材报》几个字的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于是在电脑里输进去一搜,怎么回事?打开的却是中国警察报网。我糊涂了,我怎么想进张三家门,却跑到了李四家来了?再一细看,我输的拼音不错啊,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简短的新闻,说是深圳特区的一万多台出租小车中,司机的将近一半(即五六千人)来自偏处内地的湖南攸县。于是,在深圳郊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攸县村”,连同他们的家属小孩,居然超过了一万人。每年邮汇回家的现款,超过了两个亿……这简直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奇迹!也许有人不信,攸县,不过是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其知名度远不如周边的株洲、衡山、酸陵、茶陵,为什么那里的作田人对的士如此钟情呢?而我,对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却深信不疑。因为我就是攸县人;在我的近亲中,就有好几个侄子和外甥在深圳开自己的的…  相似文献   

18.
刘巍 《湘潮》2023,(3):35-38
<正>十多年来,我在党的不断培养教育下,从一个幼稚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国防军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肯干,就可以为祖国做许多好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走不远,飞不高,假如一条条小渠,如果不汇入江河,永远也不会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是啊,做工作要紧紧依靠党,依靠群众,才能最有力量,取得工作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讲演。蔡老不是在作报告,而是在用革命前辈一颗火热的心、一种深厚的情,朗诵着一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长诗。”这是前不久南开大学学子聆听了蔡振源老先生在“南开青年论坛德育专场”宣讲后表达的感受。在这次“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与伟大梦想”主题宣讲中,蔡振源把发生在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介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展现他们的风采,并对新一代青年学子提出希望。面对青年学子的真诚欢迎,他真诚坦言:“我是老党员,只要还能动就要讲下去,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  相似文献   

20.
在贺兰山深处,活跃着一支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队伍,这就是石炭井区纪委监察局。说是一支队伍,实际只有6个人,但他们耐得住清贫、寂寞,顶得住阻力、干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当地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倾注了心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