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我国是农业大国,7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几亿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水环境急剧恶化,农业、农村自身环境污染治理薄弱,突发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农村由于饮用污染水引发和传播的疾病达50多种,严重地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一、武汉城市圈农村水环境基本现状 武汉城市圈地处江汉平原和鄂东低山丘陵,平原地区水网密集,河湖棋布,塘堰众多,多洪水威胁:山丘地区溪流湍急,水库较多,多干旱威胁。当前,武汉城市圈农村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周歆昕 《世纪行》2009,(8):37-37
一、开展农村饮用水源环境调查评估 对水的保护.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更是我们保护的重中之重。目前,湖北省每个月都发布饮用水环境质量报告,每年发布年度报告。去年,全年的情况是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99%。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反映的是全省18个20万以上人口重点城市的3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定期监测的结果。对广大的农村从来没有进行过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是空白。  相似文献   

4.
曲向阳 《中国人大》2010,(18):54-54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人大代表季必达等在人代会期间提出了在县城饮用水源地梅岐村建立环卫所的议案。在4月份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该代表再次提出建议,要求建立梅岐村环卫所,防止水污染,确保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生态现状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方式粗放,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病加剧,农村生态形势严峻等等。而整个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制度安排的缺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城市罔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环保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环境以及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国水环境的形势应该说还是非常严峻的,说得严重一点,水污染应该说是在全面地恶化,而不是全面改善,只是局部的点状改善。我所在的地方是湖北西南部的武陵山区,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但现在水污染的问题也很严重。建议各级政府对改善水环境和防止水污染工作引起更加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曾黎 《政策》2008,(11):24-27
从去年12月14日圈家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今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圈批同意“总体方案”,湖北在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4个去年国家批准的综改试验区中,总体方案最先获得批复,创造了第一个“试验区速度”。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试验区正式承担起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做好示范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8,(5):28-28
一、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一是前几年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集聚了大量的农村资金;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的大量存款,基本没有用于农村。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融资需求十分旺盛.需求额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3,(5):41-42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已经从单一的农村劳动力向异地城市转移发展到就地向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转移,甚至由不发达村庄流向发达村庄。  相似文献   

10.
日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对我国水污染形势作出这样的总体评价: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治理污染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污染负荷早已超过水环境容量,同时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6,(14):17-20
第一条 为防治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英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较晚,却在短时间内较好地缓解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减排温室气体、发展再生能源、建设"零能源发展系统"绿色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整治泰晤士河、加大绿化力度等六大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而言,必须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作用,强调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社会调教三大力量的共同作用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性力量,结合英国和武汉城市圈的共同特点,循环经济和水环境改造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独具特色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黎梓元 《人民政坛》2008,(12):23-23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笔者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从水污染综合整治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保护水环境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环保法律知识教育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8,(5):31-31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潜在的税收利益矛盾 1、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潜在利益冲突的主导因素 引起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原因.除现有的制度性原因外,新增加的因素是伴随城市圈一体化进程,资本、人才流动日趋频繁、经济活动日趋密切所形成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5.
<正>水环境质量是"双创"的重要评测指标。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要求,"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城区内水环境功能区达到要求,未划定功能区的无劣五类水体"。而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对饮用水卫生,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有明确要求。一言以蔽之:水环境不达标,"双创"无从谈起。近日,省政府印发《全省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用三年时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与思考》2007,(14):10-10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日前表示,将把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铁腕治污,在今年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对环境违法突出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环保总局已经决定,对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  相似文献   

17.
正鄂政办发[2016]4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7月19日湖北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加强我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保护管理,促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4月5日,上杭县蛟洋镇人大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对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了督查,代表们现场察看了丘坊、塘厦、华家、崇头等村在建工程进展情况,听取了镇水利部门有关情况汇报。针对存在问题,代表们建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规划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科学施工,做到与新农村建设、集镇规划及村庄规划相结合: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饮水质嚣;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在建工程施工进度,确保群众早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2005,(8):36-37
在我国.一般而言.城镇饮水好于农村.但近年来城填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什么原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厂供水,到了用户使用时.水质会出现下降.甚至恶化为不合格水呢?专家分析认为.除水源污染的因素外.二次供水是造成城填饮用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20.
肖香甫 《世纪行》2008,(4):10-11
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又一次垂青武汉。试验区的工作千头万绪.现在刚刚开始起步,究竟从哪里入手,决策高层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待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试验区是武汉城市圈新一轮发展的机遇,这已经形成共识,但试验区不是改革初期的特区,也有别于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没有给武汉城市圈试验区资金、项目等优惠政策,唯一的优惠政策就是“非禁即可”.只要不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