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菡丹  张瞳 《工会博览》2006,(23):60-61
今年,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赵全营镇板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赵长江和全体党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为了让“多为群众办实事,建设文明和谐村”的口号早日变成现实,村党支部全体成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带领村民为板桥村的稳定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李恺  谷金 《法制博览》2013,(10):108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委关系是我国村民自治中的重点,但是我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在实践中"两委"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提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是指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个职务由同一个人来担任。村委会组织法开始试行不久和正式施行前后,"一肩挑"便作为一种化解两委矛盾的方式在有的地方进行了初步尝试,在山东、广东、海南等省份得到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推广。"一肩挑"作为一项倡导性的政策在中办发[2002]14号文件中正式提出,在中央或国家层面一直延续至今,在省级地方层面为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普遍倡导。各省、市、自治区对"一肩挑"的态度不完全相同,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省级地方"一肩挑"的比例一直存在着差异:一是差异大,二是差异"地不分东西",三是差异长期持续,四是差异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但很难说有规律性。"一肩挑"是协调"两委"关系、消除"两委"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组织意图与村民意愿有机结合、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内在统一的适当选择;为多数农村干部群众所赞同,符合我党执政方式现代化、依法执政的总体要求。推进和实现"一肩挑",应当尊重和遵守法律,尊重和遵从民意;必须因应不同情况,探索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在我国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村委会却有角色失衡的问题,甚至以"村委会自治"代替了"村民自治",不受制约,不受监督,影响到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应当加强村委会的建设,实行对村委会权力的有效监督,强化村委会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5.
村级民主与乡级民主关系的现状及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民主是指村民自治组织民主 ,乡级民主是指乡镇基层政权民主 ,即“乡政村治”民主。充分认识村民自治民主的影响 ,正确把握村民自治民主发展与乡镇政权民主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对促进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卡特眼里的村民选举美国前总统卡特说,他们曾就村民选举问题向中国政府多次进言,并有机会目睹过大约100个村庄的村委会选举,很熟悉中国基层选举的情况。80年代开始的中国村民选举,现已发展到近90万个村庄中的83万多个村的村委会主任都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村民选举通常被认为是静悄悄的民主化的征兆。“卡特中心”从1998年开始,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工作,帮助培训选举官员,提供各种建议以及很多具体的帮助。在被问到为什么中国领导人会允许并热衷于推动村民直选时,卡特总统说:“村民选举不但是老百姓喜欢,中国领导人也  相似文献   

7.
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两个已经习惯直选的地方。一个发生在广东东莞,一个发生在浙江义乌。人们对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赤岭村并不陌生。2001年12月1日,赤岭村工业区某幢商业楼在擅自加层的施工中轰然倒塌,造成10多人死亡。事后,包括赤岭村原党支部书记、原村委会主任在内的诸多当事人被处置。此后不到两个月,赤岭村举行换届选举,不料,风波又起。这场风波是因为选举中的“请客吃饭”。据知情人说,参选者为争取选票,从2001年12月10日开始,争先恐后宴请村民,举行“选举大餐”。参选人指使亲戚、朋友在村民中拉选票,主要方式就是请全村村民吃饭。其拉选票的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派人将赴宴邀请函送到每一个村民家  相似文献   

8.
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中,特殊关系网络中的非正式制度和地方"土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各种特殊关系网络向正式的政治和社会组织渗透,减少和遇制一些"土政策”严重偏离村民自治精神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对各个方面对于村民自治原则的具体化和在村民自治原则精神基础上进行的有益创新予以支持和提升,以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属于典型的"乡政村治"模式,即在乡镇建立政府,实行行政管理,乡镇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模式设计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尤其是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在坚持村民自治制这一农村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必须创新完善村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丛笑 《工会博览》2014,(28):44-44
日前,兴寿镇总工会工会副主席带领三名工会专职社会工作者来到半壁店村,与该村党支部领导和村委会干部一起商谈了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会组织。镇总工会在村领导干部的配合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上网者众数,互联网上的青少年离轨行为不断上升。论文基于互联网的特点,从失范理论视角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类别和性质,并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网络中上网者个体的规范缺席、网络社会的规范缺席和网络法制规范不健全三者主要导致网络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深化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广受关注,但在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内部组织和规范的同时,必须彻底改变乡镇管理体制,消除行政权力对村民自治的干预,积极构建村民自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13.
村级民主管理是依法实行村民自治的重点,构建和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制度建设,我们实现了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水平,村干部依法行使权力,村民依章行事,形成了"一册在手,规矩全有”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以笔者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对小南河村村民自治章程执行及推广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为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于建嵘博士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 (商务印书馆 2 0 0 1年版 ) ,试图通过对近百年来中国乡村政治发展状况和特征的描述 ,为创建中国“乡村政治学”而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中国近百年来乡村政治变迁的不同历史时段加以系统分析 ,对县、乡、村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政治单位进行系统考察 ,对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进而在历史上和逻辑上揭示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转换的运行轨迹 ,是该书的特点。作者的研究选题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 :改革开放后 ,在中国农村逐渐推开的村民自治的政治制度引起了社…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一直是广州的痛。它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地方政府挠头不已,甚至屡屡被专家当作反面典型抨击,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正是这些隐匿于摩天高楼背后大片低矮、混乱、丑陋的村落,演绎着当代中国人口迁徙的人间万象。所谓“城中村”就是“城市里面的村子”,其行政设置是”村”,管理机构是“村委会”,常住人口是“村民”。村民的住宅是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一般都是四五层的小楼,有点像城市,但有欠豪华整饬。村民没有田地,像城里人那样,以租房、经商、上班为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师生关系领域面临着“失范”问题,本文分别从师生的法律关系、教师违法与侵权、教师的权力泛化和侵权的根源、教师惩戒权的运用四个方面并且从法律制度视野探讨转型期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其重要方面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规范化、定型化的成果系法律、法规。对各省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进行比较,既可以从省级法规的角度观察村民自治制度乃至整个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现状,也可以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为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建言献策。各省实施办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一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大都与不同省份地域的差异包括在此基础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差异无关,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选择造成的。各省实施办法较好地贯彻了不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但却未能很好地贯彻不与上位法相重复的原则。实施办法重点应作程序性的、具体操作方法的规定,即使作实体性的规定也应当注重具体化、操作化。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各省实施办法在上位法的基础上创新和突破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基层民主的两大实现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都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其形成的过程都是群众的自发创造和政府的自觉推动互动的过程。但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变迁中的次序和城乡社会结构的不同,城市居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兴起的背景与动因各有特点:农村村民自治一开始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政府自觉推动的结果;农村村民自治的特点较为突出,城市居民自治的特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村民自治是农村发展带有根本性的途径,而城市居民自治的作用则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9.
看重民主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江事件”的发生,可以让我们警觉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让我们关注村民自治的质量问题,从而启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新阶段:让全国农村都实现高质量的农村自治和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20.
李菡丹  张瞳 《工会博览》2006,(21):61-62
在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提起一个人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板桥村有一位党的好干部,她时刻牵挂着咱老百姓,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她是我们的贴心人。”她,就是板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秀平。陈秀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多为群众办实事,建设文明和谐村”的口号早日变成现实而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