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法制文明历史上尽管有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法制文明的进步,传统法上的搜查制度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清代法制是中国封建法制的高峰,其搜查制度也比较完善。清代对搜查的主体、搜查的对象、搜查的执行方式、搜查主体的责任等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且体现出有效保障原则、遵循令状原则、合理根据原则和针对性的搜查原则,以及鲜明的国家利益至上的法律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2.
刑事搜查作为一项重要侦查手段,在我国实践运行中呈现出独特的状况。由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所办理案件的性质及工作方法不同,搜查在必要性、使用频率和涉及罪名分布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大多数实质意义上的人身搜查都是在侦查机关实施抓捕、检查、留置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持证搜查的情况比较少见。在场所搜查方面,侦查机关更倾向于通过起赃、提取、调取、行政检查等方式来获取相关证据,规避搜查程序。搜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尴尬状况反映了我国现行搜查、到案方式等制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亟须立法加以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3.
各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搜查对象的规定大都限于对人身或住处等场所,对搜查概念的理解传统上也仅限于是对现实空间的搜索和检查。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隐私与其身体或住处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之后,对网络等虚拟空间的搜查成为现实。搜查对象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事实变化引起了规则的变化,拓展了搜查概念的外延,也让我们看见了在不同的年代人们主张的权利和权利载体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搜查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它直接威胁着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利益,所以搜查必须受到限制。搜查因搜查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限制。搜查程序启动前的限制是通过配置搜查权、明确搜查权的主体来实现的,而搜查程序的限制是根据搜查强制的程度不同,通过设定不同的的法定条件来实现。非法搜查救济包括积极性救济和消极性救济。积极性救济指的是在非法搜查过程中被搜查人员用来对抗非法搜查的权利;消极性救济是指非法搜查程序结束以后产生的结果处理问题,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非法搜查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同意搜查是侦查机关征得被搜查人同意后进行的一种无证搜查方式,它是侦查机关在无法事先获得搜查令状时而采取的灵活侦查手段。同意搜查比有证搜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英国、美国、德国及法国等普遍存在。同意搜查的理论依据、实质要件以及侦查机关与被搜查人的心理博弈等是同意搜查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搜查制度,但立法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同意搜查却未作任何规定,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同意搜查制度实为必要,以规制同意搜查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的搜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 ,搜查和扣押是警察收集证据的主要途径 ,它必须遵循严格的搜查程序 ,并受搜查范围的限制。只有合法的搜查和扣押所获取的材料 ,才能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搜查和扣押是警察等政府官员检查某人或者某地 ,以便获得和没收犯罪证据的行为。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四条规定 ,政府应该保证其搜查和扣押的合理性。而保护免受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主要机制是许可证程序 ,证据排除规则等 ,为实现美国的宪法精神提供了保障。美国刑事诉讼中有关搜查的法律规定可为我国搜查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从立法上看,目的正当性即为搜查的实体要件。实证研究表明,侦查人员持证搜查的情形并不多。在《呈请搜查报告书》中,侦查人员所说明的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以及证据。审核与审批人员在对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更多的也只是关注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证据。由于立法对搜查的实体要件设定过低,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外部程序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搜查措施被滥用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搜查获得成功的主体心理因素是指侦察人员在搜查时产生的心理活动时,符合法律规范、能抵制各种不良心理反应,激发搜查积极性,促进搜查进展并获得成功的心理原因和条件。搜查获得成功应具备的心理因素主要体现为: (一)认识明确、准备充分。 侦察人员只有对执行的搜查任务认识明确,准备充分,才能对搜查侦破案件中的作用和搜查要达到的目的有明确认识;才能了解搜查所要寻找的罪证或要查获的犯罪嫌疑人。同时积极进行搜查准备,收集有关被搜查对象的材料,了解被搜查场所的周围环境,制定搜查方案,选择搜查对策,准备搜查用具等。这些准备不仅是工作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  相似文献   

9.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之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令状搜查制度。构建我国真正的附带搜查制度,必须将其与有证搜查、紧急搜查区分开;立法应当明确规定附带搜查启动的具体要件,严格限定附带搜查的实施范围,完善对违法附带搜查的救济措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美国汽车搜查严守令状原则。而从1925年开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先后依据机动性理论和较少隐私期待理论,发展出搜查汽车的无令状规则,即汽车例外。然而,机动性理论和较少隐私期待理论在解释美国汽车例外时并不完全令人信服。我国不能直接引入美国汽车搜查例外制度。在创制和完善汽车搜查制度的过程中,要将保障公民权利放在优先地位,贯彻和完善令状原则,确立紧急情况下的无证搜查,完善汽车搜查的启动条件,细化汽车搜查的程序,完善违法汽车搜查的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从立法上看,目的正当性即为搜查的实体要件。实证研究表明,侦查人员持证搜查的情形并不多。在《呈请搜查报告书》中,侦查人员所说明的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以及证据。审核与审批人员在对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更多的也只是关注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证据。由于立法对搜查的实体要件设定过低,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外部程序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搜查措施被滥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在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侦查制度的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对于搜查制度的修改却远远没有达到实践中所需要的程度。搜查是侦查人员依法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搜查活动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公民的合理权利期待面对国家强制下的搜查权力必然是脆弱的,应当给予更多关注。从另一方面讲,搜查制度的完善也关系到侦查机关追溯犯罪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刑事诉讼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将搜查分为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搜查和对第三人的搜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法律在对这两种针对不同对象的搜查设定启动条件时的差别,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搜查的启动条件更低,而对第三人的搜查启动条件更高;我们还可以从这一分类角度清楚地发现由于不同的搜查对象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的区别,从而导致了法律为二者设置的救济渠道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公安机关能够以行政检查替代刑事搜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行政检查把关不严和对无证搜查限制过紧。在对公安机关行政检查与刑事搜查进行科学界定与区分的基础上,完善行政检查的适用理由与程序,合理确定无证搜查的适用条件,健全搜查程序的审查机制,划清行政检查与刑事搜查的界限,以此应对公安机关利用行政检查替代刑事搜查的违法现象。  相似文献   

15.
搜查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其主体是侦查人员。搜查要持搜查证才能进行,除非在紧急情况下。搜查的种类包括嫌疑人的人身、物品和住处。搜查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刑事诉讼中,搜查是一项常见的侦查行为,其具有强制性、程序的严格性、结果的双重性等特征。因此,搜查应被慎重适用。而有关搜查的适用条件,则可以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予以限制。至于搜查中的法律监督,因搜查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应从权利保障的角度,构造我国完整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汽车搜查作为搜查的一种表现形式,应适用一切对于搜查的法律规定。然而汽车本身具有的机动性特点,使之有别于普通的搜查。我国对汽车搜查的立法模糊,理论界对其系统研究的缺失,都与实践中广泛使用汽车搜查不相适应。基于此,对汽车搜查的内涵和外延、基本原则、基本类型、范围以及对违法汽车搜查的救济等有关问题进行厘清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搜查在侦查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侦查手段又极有可能侵犯公民的权利,所以世界各国都从程序上对搜查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通过对英、美、法、德、意、日六国的搜查制度进行考察研究,总结正当搜查程序的最低限度要求,分析我国搜查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的搜查制度进行了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身搜查和场所搜查都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二者的区别在于人身搜查可能危及的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人身隐私,而对住处以及其他场所的搜查可能危及的是以空间为保障的信息性稳私.由此决定了法律制度对人身搜查和对场所搜查在程序规范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电子搜查是传统搜查范式的发展与延伸,其法律属性及定位已然成为刑事司法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形式与实质解释的框架下,电子数据搜查应当属于搜查的范畴。现有刑事诉讼制度中搜查规制的阻滞,致使电子数据搜查存在理论结构、制度体系、法律规制的漏洞,由此引发了公民个人权利保障与犯罪侦破关系的失衡。鉴于此,应将搜查规范作为认知电子数据搜查的逻辑起点,剖析电子数据搜查存在的规制缺陷,推进搜查相关理论体系、程序规则、国家义务的更新迭代,以适用于电子数据搜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