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它的价值取向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价值的选择要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发展相一致。而法学教育作为高等专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必须具有经济社会适应性,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仍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要,法学教育仍存在学校教育与实践需求相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依据法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资料,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法学教育的全方位分析,探讨了河南省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资源配置角度,提出了改革对策与设想,为河南省法学教育改革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法律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在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方面存有内在性不足,且高等法学教育中学生的知德与行德的道德错位问题并未得到理论界与教育界的充分关注,由此本文提出"法道德教育"的概念以应对高等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并对法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可适性与必要性进行剖析和论述,对法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在以理论传授为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案例讨论、毕业实习等。但实践证明,这些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对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并具有推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略论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与高等法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与施行 ,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认为近几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实际上充当了法学教育的“检测器” ,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对高等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等法学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
法律学科是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法律本身就是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归社会实践的强制性行为规则,因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我省的高等法学教育一直遵循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远不及社会需求。无论是从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师资结构和水平、交流渠道等方面而言,都存在着很多不足;法律教育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我省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对我省法学教育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定位并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与发展对策是当前极为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法学教育应当把培养法学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基本素质模式和能力培养模式。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育人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学教育作为传播和交流治国安邦之学的科学活动,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作为整个法学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使得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能够适应这种挑战的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法学教育层次、拓宽专业方向、提高人才素质及面向基层汲取活力等具体设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法治政府"的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法学教育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且两者之间的契合性也不尽如人意。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毕业生创造性不够、实践性不强、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法学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对此,必须构建"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法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学本科人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反映公安与法学理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刊物。本刊刊登与公安工作、治安管理、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犯罪对策及预防研究、法学论坛、司法实践、公安教育等栏目相适应的论文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高职法学教育与普通高等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在教学手段上应是一脉相承的 ,不应泾渭分明。那种认为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法学教育没有必要过多的强调对于系统理论知识的把握 ,通过案例教学既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司法实践的差距 ,又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法律技术能力的观点是片面的 ,甚至是极为有害的。我国法学教育教学应以理论讲授法为主 ,以案例教学法为辅。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迅速 ,成绩显著 ,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律专业人才 ,又形成了强大的法学教学研究队伍。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法学教育 ,以国家办学为主 ,以多学历、多形式、多主体等为主要特点。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前景 ,取决于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 ,将仍就保持现在的基本特征 ,以法学职业教育为主 ,以本科教育为基础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反映公安与法学理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刊物。本刊刊登与公安工作、治安管理、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犯罪对策及预防研究、法学论坛、司法实践、公安教育等栏目相适应的论文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优先选用公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具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相似文献   

15.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反映公安与法学理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刊物。本刊刊登与公安工作、治安管理、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犯罪对策及预防研究、法学论坛、司法实践、公安教育等栏目相适应的论文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优先选用公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具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反映公安与法学理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刊物。本刊刊登与公安工作、治安管理、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犯罪对策及预防研究、法学论坛、司法实践、公安教育等栏目相适应的论文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优先选用公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具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近,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新突破,对于我们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对高等法学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动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其现状并不能满足当前法治实践的基本需求,折射出有的教育模式有偏离实践教育基本方向的重大迷失。基于客观存在的现实弊端,依托政法院校的天然优势,建立法学实习基地已然成为弥补这一缺失的共同认识。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法学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经蔚为壮观,但是在数量趋增的背后却较难看到高质量实践教育的成效。因此,对现有法学教育实习基地进行充分利用与资源挖掘,在实习基地与政法院校之间设置更为灵活有效的沟通衔接机制,根据法学学科的不同特点来打造专业化法学实习基地,通过规范化重塑来唤醒实习基地的应有机能则是未来完善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法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对法学教育的定位不准,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精英化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论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法学本科生和明确该培养目标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了高素质、创新型法学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并将其细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实践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八项指标,希望对解决上述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对法学教育的定位不准,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精英化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论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法学本科生和明确该培养目标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了高素质、创新型法学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并将其细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实践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八项指标,希望对解决上述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