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文化宫、俱乐部、音乐茶座里又开始出现这样的情景:男女对对,倩影双双,踏着优美的舞曲,移动欢快的舞步,沉浸在友爱的和谐气氛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狭小偏暗的书房里,随意堆放在书架、茶几、沙发以及办公桌上的报刊书籍,内容大多与台湾有关。书房的主人是著名台湾问题专家吴能远,除了担任福建省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他还是《现代台湾研究》杂志社的社长和主编。对于1996年“台海危机”后的这10年,吴能远认为两岸的政治距离仍在拉大。不过,闽台的农业合作却在政治风云的变幻之下持续向前。吴称,两岸的农业合作已经“势不可挡”。坐落在福建漳州的大陆首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主要吸引台湾农业、花卉企业前来落户,总投资近1000万美元。首批入驻的台资企业漳州杰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花…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当去认识黑暗中劳作的人(无论他们活着还是死去),询问他们的姓名、家庭和曾有的希望(难道他们不是为此,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黑暗?!),感谢他们担当了这么多的痛苦,以便把人类放进光明的境地;我们应当抵挡人的心中由于无知或残忍而滋生的黑暗,因为这种黑暗,将给人与人之间,带来更多非人的黑暗,制造无数沉默的牺牲。最后,我们应当挽救这个似乎是暮色沉沉、景气已逝的行业。  相似文献   

4.
南书房     
《南风窗》2014,(5)
<正>《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加】简·雅各布斯著姚大钧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版姚中公共知识分子简·雅各布斯又一力作。作者认为,随着后农业时代走向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未来,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黑暗年代、一段文明崩塌时期的边缘。现代社会的五个主要支柱—家庭和社区、大学理念、批判性思考能力、高效政府、职业道德—正呈现严重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13,(36):56-56
俗话说:“家是避风的港湾。”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发生。在意外不幸降临前,你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吗?急救手册 很多家庭急救药箱里的东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识使得我们很多人在意外发生时手足失措,所以,家里备一本急救手册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有个人即将到一个县挂职担任领导职务,在赴任前,他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提出点忠告。老师从书房里拿出一部《论语》:“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就送你《论语》吧。”  相似文献   

7.
庄稼昀 《南风窗》2013,(4):90-91
记忆和历史类似:他们既是文化产物,也被权力选择和支配,其叙事内容和模式必经历反复建构与书写。"民间记忆计划"是在官方文献和历史教科书的垄断书写之外,还原3年大饥荒历史细节和记忆碎片的努力。草场地空荡且黑暗的舞台上只有8个演员、两样道具(手电筒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及一块支在舞台后方的投影幕:《回忆:饥饿》(2012年版)在此上演。几缕孤独刺眼的手电光线在黑暗中扫过,仿佛照向历史中某个黑暗的角落,试图点亮那些从农村挖掘、整理出的关于1959~1961年大饥荒的民间记忆。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
正经济何以发展,凭市民的包容、凭实力、政府的文明程度;而将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助推文明与城市更新的节奏相匹配,才能令生活于此的人有舒服、不做作的印象,令大国形象在一个城市的视角里尽显。"包容",这几乎是"外地人"对广州的共同看法。这种包容力,恰恰也是文明的包容力和吸引力。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的一个,广州有它特有的文明魅力。这种魅力,跟政府和市民长期以来的努力营造密不可分。对它的感受、观察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评委授奖辞     
平瑞方 《法制博览》2009,(14):15-15
城市的大楼越来越高,街道越来越齐整,花草越来越光鲜;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趋于时尚和优雅,规则也越来越细致,城市里的文明程度是越来越高了。 但是,在这些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文明背后,我们的城市,有没有她的痛苦?有没有我们熟视无睹的忧伤?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5)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9月版收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多年的鲁迅收藏的全部浮世绘作品,其中包括在日本已经绝版的极其珍贵的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第二期)》的30幅名家名作,每图附评介。书中另有专文,对鲁迅与浮世绘的关系以及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的由来,做了详细的分析、考证。  相似文献   

11.
7月21日,是个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日子.数十年来罕见特大暴雨袭击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刹那间,北京这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陷入了危机:路段积水、车辆被淹、村庄受困……突如其来的灾害降临,北京在经受历史的考验. 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防汛能力,也在考验着政府的应急能力,更在考验着这座城市品质和社会能量. 一座城市要有品质,一个社会要有精神.而品质和精神最有力的检验和考量就是在灾难面前执政者的作为和应急能力,就是市民群众所释放出的正能量大小.  相似文献   

12.
最黑暗的地方是堆积着痛苦但又被外界所遗忘的地方。而作为医生,最令他们痛苦的是缝合伤口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杀戮者的速度。许多人死于天灾、人祸,也死于外界的沉默和冷漠之中。于是,置身于黑暗现场,他们以非职业身份成为了最出色的在黑暗中击鼓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
正大国的文明,体现之一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文明。但在文明秩序的建构与维护中,文明的守护者不应该被不文明的方式所打击和羞辱,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进步的标准。8月28日下午,广州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二分局。"前些年,有的队员从来不敢拿制服回家洗。即便拿回去洗了,也不敢晾到阳台上,而是挂到阴暗潮湿的洗手间里"……和《南风窗》记者描述城管这个群体时,直属二分局政委张少东的话语中,透着无奈,"怕别人知道他们是城管,心里压力很大。"张少东说,同样是为公共利  相似文献   

14.
三联韬奋书店的不眠之夜 深夜,城市已经渐入梦乡,而三联韬奋书店内仍旧灯火通明.在这间属于北京的第一家“深夜书房”里,还有几十位读者正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书籍.橘色的倒影打在玻璃窗上,点缀着窗外夜晚的街道. 对于爱书人来说,书店是他们的一份情节,对于刷夜者来说,似乎也是个好去处.每晚九点以后,来三联韬奋书店里的人明显增多,书店还贴心的准备了小书桌方便使用电脑,还有免费的wifi可以使用.在这里,夜读早已超出了阅读本身,更像是社会生活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历史上曾一度有人认为人类进化的历史是由野蛮而渐趋文明的话,那么,20世纪则是这种梦想的终结。在短短的100年间,人们所经历的具有改变世界意义的重大时刻抵得上以往的1000年。人类不但创造了以往任何一个世代都无与伦比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此同时更犯下了前所未有的可怖罪行。所有的苦难与牺牲、光荣与梦想、崇高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程度都在本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野蛮并未随着文明脚步的前进而退去,恰恰相反,它与文明如影随形,文明愈是进步,野蛮愈是可怕,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堕人它残酷而无可抵挡的诱惑之中.如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如魔鬼一般的纳粹军官正是由那些平时温文尔雅的店员、教师、医生、甚至音乐家在一夜之间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光明与黑暗进行殊死较量的时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各种英雄豪杰辈出,奸佞小人泛起,形成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在光明到来的时刻,历史铸就了许多闪耀的将星。他们是光明阵营的杰出人物,是光明力量的重要代表。开国将军刘少卿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06年5月,中共党史出版  相似文献   

17.
当我把一台油亮亮的、保养得很好的古董缝纫机扛进家门时,太太与儿子都认为,东西买得好,位置却摆错了。我也知道,哪有年近花甲的男人,会在书房里放上一台女红大家伙。经济不景气,我们家附近的一条老街,短短200公尺内,竟然多了好几家旧货店。以前只要东西旧了,人们就想赶紧换新,不管坏了没,都往垃圾堆一扔,现在则是能卖就卖,  相似文献   

18.
淘书之乐     
正我从小喜爱读书,不大的卧室里摆放了码满三层的书架,其中有些书在无意中购得,却读得颇有趣味收为珍藏,也有些在期待许久后才得到手中,而其中购买过程最为曲折的一本,起源于一段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的每个春节,我和父母照例要回到父亲的老家过年,我的祖母家在出版社的大院中,我至今都记得那间光线并不明亮的古旧书房中,有整整一面墙的书籍,装在高大的玻璃门书柜里。小时的我什么都不懂,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仿佛每次随意抽出一  相似文献   

19.
1.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情就是对一生负责。2.如果人一直怀着丑恶的心态生活,无论他处在什么环境。他的生活也是黑暗的,那么,他就等于是地狱里的人;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那年的冬天我在北京,以一个实习记者的身份整日穿行于高楼华宇间。一个暮色降临的黄昏,在东直门外大街的一个拐角处,一个女人正惊魂未定地向围观者讲述她的遭遇:她的爆玉米花的三轮车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那些穿制服的人在粗暴驱逐她的同时,不分青红皂白地掳去了她筐子里的当天全部收入——5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