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96号《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2016年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胡和平2017年2月17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  相似文献   

2.
第250号《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2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市长黄奇帆二○一一年三月二日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重庆市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宋英杰  章芳 《传承》2010,(7):60-61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天气。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人民日报》上有北京地区的24小时预报。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夜里,南转北风一二级;白天,北转南风二三级"。那时候,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语速是非常缓慢的,是以记录速度进行播报的。有点像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一边听、一边记录广播中的各种暗语。  相似文献   

4.
史轮 《中国减灾》1991,1(2):1-2
国家气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初期,气象通信条件很差,技术装备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了较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与世界各大气象中心相联,建成了现代化的气象资料加工处理和预报服务系统。中心下设气象台、气候资料室、数值天气预报室、通信台、计算机室和软件室。承担着全国气象业务和服务,并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监视网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06,(20):1-3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防御、减轻气象灾害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山西省气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杨轲 《人民论坛》2012,(28):60-63
调研背景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玉 《中国减灾》2012,(3X):22-23
<正>天气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冷锋和暖锋"、"高空低槽东移"、"飓风"、"风切变"等气象术语,在日常的天气预报节目中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这些气象术语的含义是什么呢?时间:天气预报中所说的白天,指当地标准时间8时至20时,其中17时至20时叫做傍晚;20时以后到第二天的8时叫做夜间。天气状况:晴:全天内天空中云量低于3成(即30%)。多云: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  相似文献   

8.
雷雷 《中国减灾》2012,(3X):59-60
<正>从北半球跑到南半球,一晃半年过去了。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查看天气预报一直是我每天的功课。天气预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出行,要不要带伞,要不要穿厚点,要不要涂防晒霜……对我来说,只要不是极其恶劣的天气,淋淋雨,挨挨冻,晒晒太阳,没什么大不了。在我生活经验里,不管在老家、北京,还是在悉尼,遇到极其糟糕天气的时候基本没有。但天气预报已经渗透到我  相似文献   

9.
刘立成  朱慧文  彭赛 《世纪行》2006,(11):42-45
“气象先生”“气象小姐”随着电视天气预报成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节目,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中央领导称他们是“老朋友”“常见面的熟人”“人民喜爱的明星”,老百姓赞扬他们“语切情真,如话家常”“关心、呵护社会公众的冷暖”。  相似文献   

10.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已经2002年3月13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根据《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组织部分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参加并讲话。视察人员实地查看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和滨海新区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听取了市气象局负责同志关于我市气象工作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天气。那时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人民日报》上有北京地区的24小时预报。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夜里,南转北风一二级;白天,北转南风二三级"。  相似文献   

13.
侵犯国家秘密犯罪中国家秘密的甄别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乃国之大法,其适用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等重大利益,不可不慎之又慎。而国家秘密的甄别是认定《刑法》中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的关键环节,目前这方面的司法技术还不很高超,有关规定还不尽完善,有些理解还不够准确,比如《刑法》和《保密法》中对于国家秘密的规定不尽一致,从而给认定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带来困难;再比如《密级鉴定规定》对于国家秘密的鉴别和认定没有作出严格的区别,可能导致事后认定国家秘密的情况,有可能给《刑法》的适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手稿》、《提纲》、《形态》,这三个文本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共同的思想主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秘密诞生地,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误解的澄明,是脱去费尔巴哈外衣的《手稿》;《形态》是对前两者比较系统、全面的深化,标志着成熟形态的马克思哲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代刊  陈静  杨绚 《中国减灾》2023,(9):34-37
<正>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在此背景下,亟需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本文介绍了针对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在揭示公里级误差特征、研制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发展无缝隙客观预报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期不断提升灾害天气精准预报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可见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气象部门应该做到:一要科学预警;二要及早防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8日)沪府办发〔2014〕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关于本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本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的实施意见根据气象、防汛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本市已  相似文献   

19.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了。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代天气预报已经不再是仰望天空,应用谚语,或者靠24节气来推算,靠观察蚯蚓、青蛙的活动来判断的古老行当了(世界气象电视节的吉祥物就是青蛙,以纪念青蛙为天气预报曾经做出过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行政许可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气象主管机构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