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级甘德霞动态观察,人口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相互强力影响与制约的两大变量因素。经济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口,但人口超量又是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二者必须动态协调才能民富国强。尤其是在经济体制变革的现阶段,人口变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村集体化经济对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急剧变更,农村家庭私有经济迅速转化为集体公有制经济。前所未有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促成了农村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新的分化与组合。这种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导致农村家庭经济职能缺损,生产职能外化为社会职能。本文关切的要点是:农村生产关系及由其牵动的整个社会基本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是否动摇了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社会根基?是否淡化了传统的生育文化和抑制了传统的生育行为?上述问题的回答对诠释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社会成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人口生育“回潮”、“反弹”等人口现象及今后所面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运行机制的变化趋势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忠泽 《前进》1994,(10)
刍议当前农村的“统分结合”忠泽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生产要素首先在家庭这一经营层次上实行了优化组合,农民有权运用一定的农业生产工具,在集体土地上经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我国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并向小康水平和更高的战略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无疑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多年以来,对工业品的购买力增长并不如经济收入的增长那样快,尤其是农村市场购买力偏低。据统计资料,1994_年全国非农民消费水平为3956元,是农民(1087元)的3.64倍,农民只是非农民的27.5%。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农民将部分收入用于建房,而且每隔10年左右就要对房屋翻修一次,这样相对减少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农民富裕起来后,其首选消费方式一般是建房。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收入有了极大提高,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住房条件…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建民,胡琪近年来,上海郊区的都市化正在迅速推进,与此相应的是,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郊区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又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产生了新的...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继本世纪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之后,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下世纪人口问题的重点。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老年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面临人口老龄化,首先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西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坏;关系到广西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否,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广西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7.
农村市场是经济大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收入低,购买力水平低,农村市场没有启动或启而不动,农村市场也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深人和奔小康建设的迅猛发展,农民购买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城市一般消费品基本饱合,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买方市场出现的情况下,启动农村市场,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农村市场启动的主要问题 l.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这对农民的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1…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结构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开拓农村市场,启动农村消费,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巨大消费潜力,有着广阔的消费空间,是我国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人口分布看,截止1997年底,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绝对数为8.6亿人。199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43亿元中,农村消费总额只占43%。如果农村的人均消费额和消费档…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速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经济体制转型给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求必要的对策,以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重要内容。完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农业支持制度、农民转移就业制度、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收入分配制度、农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使得农村的传统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尽早、尽快地对农村的养老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取向,对于农村养老制度的设计和农村养老法律体系的构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估量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形态 正确估量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形态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前提。 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功,这一点应当肯定。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我们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段笃屏 《山西政报》2006,(10):34-34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和难点在农村,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增加农民收入”论“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找到适合农村经济现状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思路,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和经济体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8,(10):63-63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仅是有效地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本文试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谈点看法。一、经济增长靠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有两大因素:~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位是生产力方面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其中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速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经济体制转型给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总理2,并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求必要的对策,以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内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李伟智一综合分析,找准内地农村非持续发展的制约点江泽民同志在论述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经济绿皮书披露──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农村张宝贤最近出版的《1996年经济绿皮书》指出,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经济的增长。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合作撰写发表的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李芝倩 《求索》2010,(2):49-51
本文从农户增收的角度出发,以消费效用函数为基础,推导了农户收入增加与农村部门产出增加的关系,并对其效应展开了评价。研究表明:随着农户收入的显著提高,农村人口增长率、人口参与率、农村资本折旧率以及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满意程度、消费的时间偏好率、投资消费比等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增长效应具有正向影响;而农户融资利率则具有负向影响。在本文最后,我们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深化农村改革,转变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这是实现农村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 当前,根据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业宏观调控体系等。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奠定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营发展的微观基础。这一制度的核心之点是通过联产承包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度,“联产如联心”,可以说是农村改革成功之决窍,因此对这一经营制度必须长期保持稳定。 稳定不等于不要完善。当前,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