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拿着结婚证明,一个持有结婚证书。持有结婚汪书的女人在法庭上说.她和水根发是合法夫妻,丈夫的遗产她完全可以继承。拿着结婚证明的女人说,合法夫妻只有一对,水根发到死,都没有和她离婚,不可能还有妻子。她认为那份结婚证书肯定有问题,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2.
苏清 《四川审判》2002,(6):44-44
张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死亡补偿赞46800元。张某的亲属为,分割这笔死亡补偿费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张某有第一顺序亲属父亲64岁,母亲62岁,妻子38岁.儿子14岁,女儿11岁.张某的父母称自己年老多病。已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儿媳年轻有劳动能力。孙子孙女虽来成年,但他们有其母抚养.为此儿子的死亡补偿费应由他们所有,张某的妻子称,公婆与她分家生活多年.现丈夫死亡.子女又未成年,为此丈夫的死亡补偿费应归她和子女所有。  相似文献   

3.
海外法律     
印一邦法院判决一离婚案印度一家报纸日前刊登一条消息,印度喀拉拉邦一个法庭作出一项判决,女性基督徒在受到丈夫的虐待或是被丈夫遗弃时,不必证明丈夫有通奸行为即可离婚。这一判决与印度法律中有关条款不一致,舆论界认为,这将对印度的婚姻法产生重大影啊。印度的婚姻法规定,如果一名基督徒妇女要求离婚,除了有她丈夫虐待她或是遗弃她的证据之外,她还必须证明她的丈夫有与别的女性有通奸行为,法庭才能准许她的离婚要求,而这一法庭的判决则推翻了这项规定。有关方面认为,这一规定的改变,将对印度1700万基督教徒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邱鸿雁 《中国公证》2007,(10):27-28
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谁是公证证明活动的证明主体?公证证明主体应当采取什么形式进行证明?不同的证明形式又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公证证明责任、公证制度改革趋势等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唐顺奎 《中国公证》2004,(11):46-47
<中国公证>第8期刊登的<公证证明与诉讼证明的差异>一文,因某县公证处于事后为梁母确认其丈夫生前所立录音遗嘱的真实性而被法院认定公证书无效一案,阐述了公证证明与诉讼证明的差异,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公证处证明的是过去发生的录音遗嘱的真实性,违背了公证证明应遵循的‘直接证明原则'.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09,(14):55-55
李庆的第一任丈夫王某于2003年5月告别她和未成年的儿子南下打工,这一去竟杳无音讯达4年多。2007年11月,李庆在多方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宣告丈夫死亡,  相似文献   

7.
缘起:“死亡博客”引发网络暴力 2007年12月29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北京工作的女白领姜岩因为丈夫王菲的婚外情跳楼自杀。不知她是否预见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会引发怎样一场轩然大波,而这场轩然大波的载体就是她经常浏览的网络,导火索则是她的“死亡博客”。  相似文献   

8.
丈夫用鲜血换来了一笔高达49万元的赔偿金.没想到这笔赔偿金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家庭“地震”:妻子撇下丈夫不见踪影,丈夫的亲属们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她告到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要求她拿出20万元继续对丈夫进行医治……  相似文献   

9.
刘娟 《中国公证》2010,(8):37-39
根据《公证法》第27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当事人负有向公证机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义务.但也确实存在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无法出具一些证明材料的情况.如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父母有继承权.若被继承人的父母已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为了表明自己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她毅然决定放弃生育权而一心呵护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孩子。十年后,一纸亲子鉴定却认定,养大的孩子与丈夫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为了让丈夫有一个亲骨肉,人到中年的她冒险怀孕,凯料生下的孩子竟是个痴果儿!此时,丈夫的前妻又违背约定,骗走孩子,一场因耽误黄金生育期而追讨巨额精神损害赔偿的奇特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老人来到河南省偃师市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原来.老人共有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也为以后对子女有个交待.所以趁神智清醒时想立个遗嘱。遗嘱的内容是处分她与丈夫共有的一处房产,等她去世后,将这处房产中属于她的产权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公证员同老人进行了谈话.得知她的父母早已去世.她与丈夫是原配夫妻.现其丈夫已去世一年多了.只有三个子女。公证员向她解释,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父母、配偶、子女。如果她不立遗嘱.等她去世后.她的遗产应由其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如果她立遗嘱也是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的话.那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公民要将遗产留给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或者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实现。像她这种情况,即使不立遗嘱.也能实现她的愿望。她听了公证员的解释.还是坚持要立个遗嘱公证一下.并道出其中的隐情。  相似文献   

12.
丈夫死于妻子"一锅热油"的反抗,52岁的张玲因故意伤害丈夫致其死亡而受到审判,他们内向的女儿精神崩溃。这起家庭暴力悲剧,发生在首都北京。张玲的眼睛很大,可是,整个庭审过程,她一直闭着眼,低着头。因为,她不愿意相信自己有一天会站在被告人席上。之所以有这一天,是因为张玲冲动之下把半锅热油泼在丈夫背上。20多天后,丈夫因此死亡。张玲被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屈辱之后的反抗张玲的冲动是有原因的:她遭受了长达27年的家庭暴力。张玲说,丈夫孟某对她的冷落和暴力始于女儿出生之时。  相似文献   

13.
苏小云是我分管的一名死缓罪犯,刚入监的第一天,我跟她例行谈话.她是与情夫的关系被丈夫发现后,夫妻争执时将丈夫杀死被判刑的,审判期间,孩子得心脏病死亡.她泪流满面地回忆起丈夫对她的好,说到孩子时几乎崩溃,她说,特别后悔,活得没意思.我在一刹那觉得她很可怜,从此便给予她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10日.记者前往泉州市通淮公证处采访时.听公证员聊起一件事。 去年年中.一名女子咨询说。她的丈夫突遇车祸.脑部受撞击,成了植物人。在她丈夫的名下有一笔存款.但家人都不知道密码。他们想取出治病.但银行说要先办公证。由于之前没有先例.当时.公证员没有立即答应。  相似文献   

15.
女政客凯西突然死亡,她身体上一个可疑的注射针孔与她曾在医院工作的第四任丈夫让人们对她的死联想翩翩。  相似文献   

16.
一、情况介绍 2005年3月.某市处理私房改造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决定将该市中山路5号私房偿还原房主谷正新.因原房主已故,需办理继承公证。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显示:谷正新于1979年去世,其配偶刘氏于1976年去世。谷正新夫妇的父母均已先于其死亡.谷正新夫妇共生育儿子三人。长子谷小勇,于1978年死亡,其配偶王芳健在,独生女谷玲于2000年因车祸死亡(谷玲的配偶为朱方文,两人于1998年结婚,未曾生育,朱方文已于2002年再婚);次子谷小军,于1986年去世,谷小军之配偶肖倩、之子谷生清、之女谷馨均居住外地;三子谷小龙,现住该市。  相似文献   

17.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斗大字不识几个的9名犯罪嫌疑人,从购买智障盲流、办理假身份证、制造矿难、出具死亡证明、户籍证明……到冒充遇难矿工家属,向矿主索取巨额赔偿金,他们蓄意设计制造的这起惊天大案,手法娴熟,行动迅速,环环相扣,其漠视生命的狠毒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 三、诉讼中公证证明的异议及解决程序 公证证明具有证明案件争议事实的作用。基于利害关系.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能对公证证明持有异议。 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法规定。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法院不能将公证证明的相关事项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笔者认为.“推翻公证证明”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与案件事实本身并不符合.是不真实的.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接到一位女士打来的咨询电话,称她的丈夫一直在外面和别的女人住在一起,现在提出和她离婚的要求.她听说新<婚姻法>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所以要求她的丈夫给予她一定的经济赔偿.她的丈夫没有同意,因此她想就此事起诉,但是法院要求她证明她丈夫的过错.她询问公证处能不能为其收集证据帮助她举证.我回答说不能,因为公证处没有调查权.她又问我,知不知道现在有一些私家侦探可以帮助收集证据,通过他们取得的证据是否有用.我说私家侦探并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所以他们收集的证据法院很可能不认可.  相似文献   

20.
关于辩护方证明责任的问题.尽管刑事诉讼实行无罪推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证明责任都由控方承担;尽管被告人处于被刑事追诉的弱者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证明责任转移就必然导致被告人的地位雪上加霜。科学的对待证明责任分配才更有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和真相的发现,只有合理分配证明义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刑事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