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财富需要有科学的观念。传统财富观偏重有形的物质财富,难免存在重大缺陷,并已受到来自国内外现实的严峻挑战。马克思提出的有关财富表现形式以及衡量财富标准等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财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同时,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还需要重视财富构成问题。构建科学财富观,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科学财富观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所谓科学财富观就是对财富所应该具有的正确观点和态度,它包括三个要点:即正当的追求财富,合理地分配财富,正确地使用财富。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财富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要求实现财富的生产力与财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建构社会主义财富精神是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关键环节,会大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于破解由资本主义财富观所造成的现代性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财富观现状:过分夸大财富的作用、追求财富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财富支配上的非理性、财富创造能力欠缺等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中西方传统财富观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及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等。当代大学生财富观所存在的问题表明,很有必要在大学生中系统地开展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为核心的财富观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5.
财富观决定发展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加大财富积累,更要转变财富观念,由重视有形物质财富向重视无形财富转变,加强教育、完善法制、扩大民主,用新的财富观念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龚昕 《前沿》2009,(2):20-24
在中国当代现代化进程中,毛泽东的财富思想促进了现代化目标的确立,使中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并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两极分化状况,但又陷入了平均主义,影响了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的财富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小康社会的新财富观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全面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论确立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财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价值观彰显的生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生态财富观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生产持续性和保障人的生活质量的功能。确立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财富观,是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认识视角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人无分城乡。大家都在劳动致富大道上迅跑。速富过程中。难免有诸多缺失,若解决不善,势将影响未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时.转变财富观念,更新致富思路。我们应当淡化侧重有形物质资产的传统财富观,强化侧重非物质无形资产的现代财富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健康财富观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健康财富观的培育对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和就业观有着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大学生的财富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理清健康财富观的主要内容,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健康财富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财富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要求实现财富的生产力与财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建构社会主义财富精神是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关键环节,会大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于破解由资本主义财富观所造成的现代性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中西古代财富观的分野 (一)伦理财富观与学理财富观 人类对财富的认识源于对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在人类对财富的价值得到认同的情况下,中西方的关注点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撇开对财富内在属性的关注而把着力点放在财富思想中的人性、财富思想中的义利关系与财富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上,这就是伦理财富观;西方古代撇开对财富意义的过分关注而把着力点投到怎样才能认识财富的内在属性、财富的源泉与产生过程与财富的增长上面,这就是学理财富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财富观考察与审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性质,以及财富生产的本质、制度、逻辑与结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剥削与贫困的二重积累进行了实然阐述。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扬弃,马克思构想了人类未来社会形态的应然图景,并确立了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即共同富裕。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标,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共享社会财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中更为突出的现实主题。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践行之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财富观视域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本性地超越了当今西方世界福利国家政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从来不反对追求财富,但强调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拥有财富后要将其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手段而不是挥霍的工具。孔子的财富观内容丰富,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示。有财为美,藏富于民对于财富,孔子并不排斥。《论语·子路》记载,卫献公的儿子公子荆善理财,在他稍有财富时,孔子评价说“苟合矣”,意思是差不多合格了;当财富增加时,孔子说“苟完矣”,意思是较为完备T;当达到富有水平时,孔子说“苟美矣”,意思是比较完美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不反对创造和拥有财富,而且给予赞扬。  相似文献   

14.
应对经济危机仅仅靠经济手段是不够的,需要重视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经济交易所需要的公共品德.信心与信用相辅相成.要确立正确的财富观,想当"经济人",勿忘"道德人",把握住财富的社会辩证法,切实解决"消费不够"和"消费不当".要从信用道德、信用市场、信用制度三个方面抓紧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改变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词·说     
《创造》2012,(9):10-10
【袁隆平式财富】指财富的内涵不仅仅是金钱,还应该包括公益、公共、共享,及给人类带来的进步。袁隆平曾被一个财富榜选为“名誉富豪”,认为他对社会的贡献之大,使其身价超过了1000亿元。袁隆平被评为“首富”能起到积极的社会效应,提醒人们注意当前社会目益扭曲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6.
莫凡 《理论月刊》2010,(4):43-45
市场经济多元一体利益格局是束缚核心价值认同的戈耳迪之结,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是解开利益格局戈耳迪之结的一把利器,因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推动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具体而言,"以人为本"财富观通过约束利益分化推动价值认同,科学的财富发展观通过调适利益冲突推动价值认同,劳动创造财富的科学财富观以利益认同推动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的造富功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诸多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茅。与之相应,国人的财富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化,这就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拒斥财富、恐惧财富,到今天的追求财富  相似文献   

18.
朱相远 《今日浙江》2006,(13):31-33
改革开放以来,真可谓:地无分东西,人无分城乡。大家都在劳动致富大道上迅跑。中国经济创下连续27年GDP平均年增长9.4%,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六的奇迹。速富过程中,难免有诸多缺失,若解决不善,势将影响未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时,能转变财富观念,更新致富思路。我们应当淡化侧重有形物质资产的传统财富观;强化侧重非物质无形资产的现代财富观。转变财富的观念我国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历史之长,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称世界之首。这就铸成了偏重有形物质资产的传统财富观。汉语的“富”字,上部为“宝盖头”,是房屋的象形;中部“…  相似文献   

19.
语录     
《创造》2009,(10):30-30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10月6日,重固母校参加110周年校庆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坦承自己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20.
10月6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参加110周年校庆,面对一份评估机构关于他的身价为1000亿元的说法,袁隆平却回应:”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并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