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笑蜀 《各界》2010,(5):36-36
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没什么历史的国家,建国才两百来年,很多人谈到这点时,不免有几分不屑:哈,这跟我们的五千年怎么比?但逛了一趟美国下来,我的结论恰恰相反:是美国,而不是我们,更懂得珍重历史,历史保存更完整。  相似文献   

2.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帖子,形似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的那首著名的短诗,它是这样的:在中国,起初,他们污染江河,我无语,因为那不是我们的故乡;他们制造毒奶粉,我无语,因为受害的不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工人接二连三跳楼自杀,我无语,因为我们不是工人;  相似文献   

3.
平丽 《瞭望》1998,(51)
在一些欧美的电视剧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早上,妻子在准备早餐,孩子们在说笑,丈夫呢?他们总是拿起报纸。给我们的印象是,他们的一天是从阅读早报开始的。这样的生活习惯,随着因特网的来临,多少有些被改变了。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许多因特网使用者早上...  相似文献   

4.
梁鹏 《党政论坛》2012,(6):20-20
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是真正的“狼来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受美国的忽悠,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照走自己的路。一富国,二强军,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谁也奈何我不得。  相似文献   

5.
黄艳梅 《侨园》2012,(1):26
美国一直很重视反恐,尤其2001年"9·11"事件以来,去美国旅游就能体验到繁琐而细致的安检.2011年春天我随旅行团去美国,从洛杉矶国际机场下飞机刚走了几步,就遇到美国安全人员的盘问和检查.他要求我们出示机票和护照,问我们来美国的目的,我回答说是来美国旅游的,并出示了洛杉矶当地一家旅游社发给我们的传真,看完传真,安检人员才对我们客气起来.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置联合国宪章和有关的国际法与国际公约于不顾,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野蛮轰炸后,王逸舟博士撰写了这篇文章,在我们就要刊登时,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和馆舍被毁。我们再次征求了王逸舟博士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去年底,我市政研会组织部分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党委负责同志,赴美考察了美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考察团侧重了解了工厂、电站、商店的情况,听取了美中科技交流协会的介绍。同时利用参观博物馆、社会文化场所的机会,对美国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进行了直观了解。我们在半个月的所见所闻中感悟到,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一是高信誉。美国商店是“一口价”、“一色货”,即不讨价还价,全是真货。顾客购货3个月内,只要不满意,不需任何理由,既可换,也可退。我们在商店看中一个皮包,都认为是真皮,问到营业员,她告…  相似文献   

8.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外祖父母住在只隔两个街区的房子里,我总是步行到外祖母家,等待我的是加了糖果的冰激凌。  相似文献   

9.
华静 《民主》2013,(6):53-55
我们总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驻足,然后不断地产生问题:谁曾在此居住过?我去美国走了一趟,知道了美国;去了韩国,知道了韩国;去了欧洲几个国家,知道了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摩纳哥……去了香港,知道了香港。“知道”,仅界定了我在这些地方走过,和一种从书本中获取感知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往往备受西方媒体批评,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我深有感触。事实上,我们需要承认或者至少意识到,近年来中国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应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我略述我们要感谢中国的7个理由:  相似文献   

11.
孙钧 《侨园》2002,(6):20-21
前一段时间我与老伴去美国看望了分别多年的儿子,亲眼看到他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的状况,认识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实现了我们心中多年的夙愿。但是,在去美国之前,我们的心情也是很矛盾的,既怕由于远渡重洋过于劳累,体力不支,又怕在美饮食不适,难以愉快地生活,当然,也怕增加孩子的经济负担和分散他的精力。在美国我和老伴愉快地生活了几个月,为了记忆不忘,于是我将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美国人的纳税意识在美国,人们所交纳的税种是比较多的,比如,你的工资收入无论多少,都要交税,即使是领取失业保险,也要按税率交纳一定的所得税。假若你年薪为5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我参加了深圳市委组织部的“都市计划”培训班,围绕“城市经济发展与市场监管”这一主题,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进行了一个月的系统培训与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我感觉美国在加强政府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马路真比中国的锅台干净吗?以前没去过美国,但听过不少去过美国的人夸美国的话,有的真让人受不了。“美国的马路比中国的锅台还干净”,这话是真是假本身就让人怀疑,但最让人感到吃苍蝇的是言者的那份神气、那种语调。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是眼看为“实”嘛。“天有不测风云”,这次让我逮住了一个机会。当去美国的护照拿到手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倒要看看美国的马路和中国的锅台到底哪个更干净?”一到美国,下了飞机,出了机场,我一不看山,二不看水,眼睛只盯着马路。美国城市的街道人少车多,是比我们的马路干净,特别是空气,清新爽人…  相似文献   

14.
我在这里讲三个问题。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小平同志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说过,他说得非常准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这个民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在和知识经济相对应的这个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是落后的。这种落后状况至今没有完全改变。我们的铁路部门一公里用37人,美国是1.3个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其他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差距,都是非常严峻的。我们自己采出来的油没有从外国买来的便宜。我…  相似文献   

15.
近来人们议论最多的事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狂轰滥炸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最令人义愤的事是轰炸我国的大使馆,这种野蛮行径彻底撕破了美国高唱人权的假面具,赤裸裸地暴露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嘴脸。人们谈论这件事时,在愤恨之余,也不禁有落后就要挨打的感慨。我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实现现代化,使我们的国家强盛再强盛。人们的议论,使我想起了中国现代化所走过的坎坷路程。现代化是个历史过程,是指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开始于西欧一些国家。当这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过去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时,感到国内到香港去考察招商的人太多太滥,这次在美国感到问题更严重。现在不少人港澳都去过了,要出去就去美国。当然其中许多商务往来和文化交流是正常的、必要的,但也太多太滥了。我们在美国旅游,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形形色色的考察团,在好莱坞、迪斯尼乐园都是成群结队的。现在洛杉砚右近10家旅行社(过去只两、三家,因生意好越办越多)专门“精于”接待国内各种考察团、培训团,提供“成套”服务,从发邀请信开始,订计划、办护照和签证,来美国后整天游玩,最后“考察报告”也代你写好,你自己抄一个…  相似文献   

17.
王重旭 《各界》2011,(4):36-36
当我知道了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之后,便很想知道,“美国救济粮”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马元 《民主》2008,(8):20-21
1947年初.父亲马龙翔在美国学成后回国.被派往台湾,担任高雄铝厂工程师.我们一家随父亲到了台湾。高雄铝厂紧靠海边,宿舍在厂区附近,分一村、二村、三村。厂里原有的日本技术人员有部分回日本了,但从美国、英国和德国回来了一批留学生以及从大陆过来了一大批人员,例如总工程师姓郑是从德国来的.我父亲在美国时的同窗丁陈威、林尉祯也来到这里,技术力量相当强。  相似文献   

19.
程青 《瞭望》1995,(44)
富有生活质感的故事构架,真实细腻的表演,优美讲究的画面,意韵丰厚的音乐,构成丰满的视听享受,20集电视连续剧《新大陆》力求呈现精品电视剧所具备的大家风范.《新大陆》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美国3C集团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它是华人影视界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新大陆》的主创人员和一些主要演员都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留学生及旅美人士.可以说这是一部在美闯荡、生活的中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写照之作.在香山饭店,记者采访了导演子繁.他说:“去美之前,我们都有着做‘国际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美国,感觉美国人并不真正接受我们.他们对我们另眼相看.即使他们处处照顾我们,也令我感到是出于对来自第三世界弱小者的同情.也许从那时起,我立志要用我们民族文化的精萃向他们证明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不凡.”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了刚刚参加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就美国总统大选对台湾的影响,以及两岸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有很多"台独"分裂主义者认为,万一台湾有问题,美国一定会出兵来帮忙台湾,但是我们知道,那是很幼稚的一个想法,尤其像特朗普上台之后,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他是不会管我们的。我觉得对台湾某一部分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