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瞭望》1997,(20)
◆港岛中环巨厦林立三条海底隧道◆全长两公里新近开通的香港第◆香港新机场核心工程之一●●跨海的青马大桥,造价高达七十一亿港元。《隙望)新筒周刊1997年第20期摄影报道·9·月新机场将正式启用。◆一架小型双引擎飞机在香港新机场着陆成功r一九九八年四▲热闹的香港赛马场繁荣与稳定——香港回归前夕掠影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0,(15)
新颖别致、寓意深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随着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被认可,并将于1997年了月1日后正式启用。 香港于1997年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作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3.
伦敦专电 英国首相约翰·梅杰于9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梅杰自去年11月就任英国首相以来首次访问中国。访问期间,中英两国政府将正式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梅杰首相的这次中国之行标志着中英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香港问题,举世瞩目。中英两国经过两年友好协商和共同努力,1984年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赢得了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的普遍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1,(28)
中国和英国于7月4日同时公布了在北京草签的《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这是继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来又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谅解备忘录”虽属外交文件的专用名词,但谅解”二字,何其好也!自从香港以新机场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37)
中国 英国首相约翰·梅杰访华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首相约翰·梅杰及其一行9月2日下午到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9月3日,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纳米比亚总理根哥布访华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3,(4):F0003-F0003
应斯里兰膏政府邀请,全困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于2013年3月17日至21日访问斯里兰卡,出席由中国公司承建的斯第二个国际机场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吲际机场启用仪式并发表讲话。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总理贾亚拉特纳、议长恰马尔等政要及斯各界人士出席启用仪式。  相似文献   

7.
港新机场被选为全球10大建筑成就之一香港新机场在全世界132个参选建筑中脱颖而出,被美国1999年建筑博览会选为20世纪全球10大建筑成就之一。其它9个建筑成就为:美国金门大桥、美国跨州高速公路、纽约帝国大厦、纽约世贸中心、拉斯维加斯胡佛水坝、英法隧道、悉尼歌剧院、巴拿马运河及埃及阿斯旺水坝。香港名列全球最高消费城市第三名根据经济学人情报组不久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生活费最昂贵城市仍是日本东京,日本的大报及神户名列第二,而香港则取代俄罗斯位居第三,其余第四至第十位城市依次是:苏黎世、奥斯陆和…  相似文献   

8.
王君 《民主》2014,(9):15-18
<正>"建议北京市对新机场建设与运营中的各项税费予以减免"。这是民进北京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毛桂芬在2014年6月9日北京市政协新机场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提出的建议之一。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和副市长洪峰等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领导同志积极回应了毛桂芬提出的建议。据悉,2013年民进会内业界人士就已经开始关注新机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酝酿了两年之久的香港高官问责制方案于2002年4月公布,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香港的行政体制由此将揭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中英就香港新机场和机场铁路总体财务安排终于达成协议,签署了机场委员会会议纪要。 几经周折而达成协议,这一曲折过程足以证明,凡是涉及跨越九七年的重大问题,都只能是遵照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双方进行认真的磋商,采取合作的态度办事,单方面行事是不行的。 91年中英签署新机场谅解备忘录 中国政府早在80年代初就已向英方提出:香港仅有的一个启德机场已处于饱和状态,为了香港的进一步发展,香港需要建设一个新机场。建设机场应当遵照成本效益原则,不给香港居民留下沉重的财政包袱,并且希望能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建成。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临立会圆满完成历史使命本刊记者韩舞燕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的产生,在香港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香港临时立法会便正式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香港临时立法会(简称“临立会”)成立于香港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成立以来,临立会为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平...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出席香港回归祖国周年庆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6月30日乘专机抵达香港,7月1日出席了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庆祝活动。一年前,江泽民主席在这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  相似文献   

13.
江主席强调中央支持香港江泽民主席一行6月对日前来出席香港回归一周年庆典活动,7月1日江主席出席红础体育馆举行的庆典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央积极支持香港6个方面的工作,这6个方面为:特区政府为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所采取的措施;香港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相似文献   

14.
深港经济合作研讨会在港举行由深圳币港澳经济研究会和香港“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深港经济合作研究会于3月7日在香港召开。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子彬出席了会议一深港两地专家就深港经济合作问题交换了看法。李子彬币长在会上表示,深港两地经济将实现产业、环境与人口素质的三优化,形成进一步互相渗透的经济带;两地经济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辐射能力增强;两地城币综合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完备,桥梁枢纽作用更明显;两地市场经济将进一步融合,形成更强的综合竞争优势。营造有利实现“一国两制”的文化环境由文化部、新华…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27)
香港回归日福州共庆时历史永远记下这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刻,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土地上,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庄严升起;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  相似文献   

16.
临近“九七”回归,香港经济在消除了各种不明朗因素之后,呈现出兴旺景象,股市交投畅旺,楼市买卖活跃,零售市场复苏,失业率和通胀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新机场等大型基建工程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各种调查、统计数字以及商界人士的预测均显示,香港经济稳步回升,“九七”之后经济前景相当看好。港人以投资行动显示对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中英为时7个月、长达17轮的关于香港94/95年选举安排问题的会谈,终因英方的不合作、不守诺,特别是港督彭定康的蓄意制造事端而无法再进行下去。但这绝无碍于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决心。相反,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中国必须及早做好收回香港主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两位香港知名人士对记者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各界》2011,(7):F0002-F0002
1、李济深李济深(1885年一1959年),曾留学日本。早期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1933年10月23日。蒋介石将李济深第二次“永远开除党籍”。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来庆龄被推选为名誉主席,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9.
▲香港将成为数码世纪中的数码城市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6月15日在美国出席某午餐会时指出,香港将成为数码世纪中的数码城市。他认为香港公司踏入资讯世纪后,前进步伐惊人,在过去12个月内,香港有1540间公司以COM性质成立,较一年前的199间多7倍,这数字还未包括那些未用COM为名而从事高科技发展的公司。此外,香港现有200个互联网供应商,令香港成为区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社区。而香港在发展电子商贸方面,营业额预料将由1998年的600万美元,跳升至2003年的24亿美元。他认为香港从前依赖资产升值,如今则成为创新科技的先导者。▲香港失业率降…  相似文献   

20.
6月30日黄昏,英国在添马舰基地以东的填海区自行安排“告别仪式”。据传英国政府将邀请各国政要、仍然在世的历任港督以及香港部分政界、商界人士参加,整个仪式的费用由英国政府承担。入夜,中英两国高层代表及应邀前来现场观礼的嘉宾步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第二期大会堂前厅,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英国军方和中国军方仪仗队举行正式敬礼仪式。两国高层代表致词。接近午夜时分,起奏英国国歌,在乐声中降下英国国旗和香港旗。7月1日零时,起奏中国国歌,在乐富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