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廉政文化研究》2021,(4):91-96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数清官名臣的光辉事迹被载入史册,其中蕴含着尊老孝亲、治国安邦、作风俭廉、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的人格力量也随之流芳千古、熠熠生辉。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深刻总结古代清官人格力量的形成机制,探寻其向现代转换的实现路径,建构新时代的政德文化:弘扬古代清官"修身正己"的人格力量,提高领导干部自持力;弘扬古代清官"勤政恤民"的人格力量,增强领导干部为民意识;弘扬古代清官"为政俭廉"的人格力量,引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2.
正一、借鉴"修身正己"思想,强化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儒家将为政者的道德品质视为其有效行政的一个必要条件,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这对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对如何修身有独到的见解,明代王守仁就提出了"省察克治"的具体修身路径。所谓"省察"就是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及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所谓"克治"就是克服、整治,对反省出的自身不良思想倾向及时进行修正。对于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
儒家学说中关于修身自律、廉洁用权、为政以德、重义轻利等廉政思想,是古代哲人先贤留给当代厚重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新形势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意义。因此,要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儒家廉政思想,全面推进儒家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加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加快建构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上的协同创新,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氛围。  相似文献   

4.
老子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源远流长。老子的道廉思想具有内隐性,他提倡要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以人为本、尊道贵德;以正治国、廉政爱民。它启发当代领导干部要清心寡欲、廉政为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学习和研究老子的道廉思想,对于传播和弘扬廉政文化,加强我党的廉政建设,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儒家文人的典型代表,扬雄从为君、为臣、为民三重角度阐释了他廉政思想的整体体系和总体要求,把抑奢尚俭、崇廉戒贪、师德友仁等廉政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思想和文学著述中,给后人以劝诫。扬雄的廉政思想与其生活经历和所处时代紧密相关,也是他廉洁修身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是主导性的中国文化,有其一脉相承的道德系统和自成一体的内在理路,其中许多廉政思想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廉政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从深层次上讲,源于其在人性论上的幽暗意识、对君权乃至国家权力的警惕与忧惧意识以及现实政治生活的经验与教训的刺激。这种深层结构所进一步导致的结果是,儒家廉政思想与现代廉政理念之间,处于一种既相互融通又相互冲突的矛盾关系状态。儒家思想中的某些"义理",经过现代话语的阐释和转化,可以嵌入现代廉政建设的观念结构与制度伦理中。但不可否认,儒家又因其固有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尤其是其鲜明的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容易走向人治、德治而非民主和法治,由此限制了其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积极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派最基本的主张,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儒家思想认为,德治较于法治更重视和谐、主动,通过道德的力量感化和教育人是教育的高级境界。儒家德治思想包含了"为政以德"、"为政在人"、"寓政于德"和"修身为本"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鉴儒家德治思想精髓,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增强人文底蕴、创新工作理念,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从加强学习 ,改造宏观世界 ;注重教育 ,锤练道德意识 ;行政为民 ,投入道德实践 ;清正廉洁、树立道德新风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从西周时期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立法思想,到孔儒学派提出的"德主刑辅"的法制建设理念,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将道德作为主要的规范手段和标准,弱化了法律的作用。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始终推崇以法治国,从本"法"兴廉、以"术"促廉、因"势"倡廉三个角度构建了自己的廉政思想。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以法治贪;主张用贤,强调吏治监控;主张严刑,强调信赏必罚。其提倡的严刑罚、重权势、因人情等理念,对当代社会的廉政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弘扬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文化是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从政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领导干部权力观、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廉政文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廉政丈化具有审美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监督功能.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的同时,以领导干部修身治家为重点,促使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要求为官者以道德操守为重。为官者应具备的道德操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清正廉洁为要、以忠君爱国为首、以爱民利民为本、以戒奢从俭为先。中国传统社会中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及清廉勤勉的清官廉吏代表,他们所倡导与表现出的清正廉洁、为国爱民、戒奢从俭的道德操守,值得当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廉洁政治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廉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廉明的政治制度为基础,以廉洁的政治管理为主线,以公职人员廉正的从政行为为保障,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发展必须以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促进政治制度廉洁为政治行为准则,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伦理价值目标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廉洁政治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洁政治是在政治共同体中为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活动。廉洁政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它是一个系统结构,其本质和核心是"廉正",关键和重点在上层,基础在社会风气。反腐败必先反特权。建设廉洁政治既要从严治吏,也要注意加强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培育良好世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传统治国之道的重要部分,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就其哲学基础而言,民本思想是传统社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人性论是传统社会官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义利之辨影响着古代官吏的行为模式,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世界观塑造着古代官员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哲学基础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传统的治国智慧,汲取历史经验,拓宽理论视野,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使社会变得更加清明和公正。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诸子对廉政十分重视,把它放在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看待,主张贯彻以义制利、以民为本的廉政宗旨,通过自上而下、高层垂范的方式推进廉政建设,强调把法治约束与道德自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外兼修、多管齐下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提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尤其是把节俭作为廉政建设的抓手和反腐败的有效途径。这些思想对推进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清官大都具有公正廉明、勤政爱民的高尚人格,并能毕其一生持之以恒。清官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儒家伦理政治文化根基,哲学基础上的天人之辨、治国模式上的德治传统、权力来源上的民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的义利观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清官人格塑造的理论渊源。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因素在清官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对当前的官员品德培养及廉洁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意义重大。廉洁政治,就是不以权谋私的政治。在社会主义中国,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共同构成廉洁政治建设的基本形态。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探索,延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廉洁政治建设对当前有重要的镜鉴价值。建设廉洁政治的实践路径: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化解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树立廉政自觉与自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在廉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完善的国家廉政体系,形成严密的反腐铁笼;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与机构改革,激发反腐败活力;开展学习和实践党章活动,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8.
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是毛泽东建党、建军的一根思想主线。毛泽东从教育、制度、监督、作风、惩处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六方面,全方位的对廉政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践行,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成功营造了新中国成立伊始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当今我国的反腐败斗争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和时代背景,反腐败斗争形势不容乐观。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克服形式主义,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严格执法,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提倡民主,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消除特权思想,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加大惩处力度,发挥警示与震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在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廉洁政治"这个概念,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政治发展角度来看,廉洁政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廉洁政治内涵具有三个理论维度:政治设计、价值取向和实践状态。政治设计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合法性,价值取向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发展方向,实践状态让政治设计和价值取向实现统一,从而为廉洁政治建设开辟道路。廉洁政治的内在结构包括廉洁政治观念、廉洁政治关系和廉洁政治行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廉洁政治观念到廉洁政治关系再到廉洁政治行为,一个比一个更接近于政治生活现实。建设廉洁政治应遵循并实现法治逻辑、制度逻辑和治理逻辑的统一:法治逻辑要求依法治腐,把所有廉政建设事务纳入法制框架;制度逻辑要求制度反腐,推进宏观层面的行政体制改革、中观层面的廉政制度建设以及微观层面的分权机制探索;治理层面要求实现廉政组织重构、廉政资源配置、廉政信息公开、廉政主体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是秦汉政治社会转型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著作,其中的“忧乐观”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淮南子》的“忧乐观”具有强烈的政治忧患意识和警醒意识,有助于政治个体实现趋利避祸、远害得益的政治目的;“杖性依神,相扶而得终始”,《淮南子》的“忧乐观”具有显著的政治调控意识和政治人格塑造意识,十分关注政治个体的心理变化;“失本则乱,得本则治”,《淮南子》的“忧乐观”具有深刻的政治批判意识和求“治”意识,试图化解各种政治发展中的危机和困境。这些重要的政治理念充实与丰富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政文化建设,对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廉政意识和廉政实践的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