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的长安山     
正我的长安山不在长安,在福州,进了福建师范大学的校门直走800米,就是长安山。这座校园里的山不但地理位置尴尬,高度也着实不太像山,更像个大土坡;长安山下的宿舍楼因在山之南麓,竟也顺势叫了南安楼。南安楼为山势所压,靠山的那排宿舍终年潮湿昏暗,住起来是名副其实的难安。  相似文献   

2.
与风景对话     
正在冬天的山上冬天的山,穿上白色的风衣,站在我心里;四季的我,披着洁白的雪,守望在山上。山和我的距离是一堵土墙的咫尺,我和山的期许是天涯寸草的足迹。用那淡淡的素色包裹我暖暖的回忆,蓦然间,它化作山巅飘飞的云,化作云上集结的丝,化作我腮边一颗清冷的泪。冬天,那座远山静默;山上,那件白衣飘飞;头上,我多了一顶雪做的花冠。  相似文献   

3.
夏那人家     
夏那村是我民族学调查的田野点,它在行政上隶属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诺西办事处夏那社,离县城不到三公里。“夏那”这个词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山的鼻梁”,它指的是村边那座光秃秃的克勒山。我第一次是在冬天进入夏那村的。中甸草原片片枯黄,显得格外荒凉。十几家高大夯实的藏家房屋,随意落在村道两旁原野上,屋顶上的旗状经幡随风猎猎飘扬。天空中盘旋低飞着很多秃鹫,有一只甚至就歇在我前面十米远的藏房顶上,我清楚地看到它有一只羊那么大。我走近时它扇动翅膀低低地起飞,声音很响,一股风拂过我的脸颊,我看到…  相似文献   

4.
那日,我到山东邹城峄山游览。一到山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要说山,我也算见识多了,但此山却给我心灵的震撼。“这座海拔仅500多米的山,经研究人员考证,它与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在同一时代形成。也就是说,它的年龄与喜玛拉雅相同。它虽然貌不惊人,但其独特的‘石蛋’地貌举世罕见。这些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圆形、椭圆形的堆砌在一起的石块,是由于海水的冲刷与外界条件的变化,日久天长磨砺而成。正是这一独特景观,吸引了古代君王将相、 文人墨客来此观奇、探幽。”讲解员轻声道来,我的耳边却总回响着:它与喜玛拉雅同龄。此刻…  相似文献   

5.
刘卫兵 《传承》2010,(1):62-62
<正>说起吃大白菜,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80年代以前,北京人整个冬天吃的蔬菜就是大白菜。那些年,一到冬天,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大卡车满载着大白菜行驶在街头,那景象颇像战争年代运送战备物资。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能够见到人们排队买大白菜的情景,有的队伍竟然曲曲折折地排出几十米、上百米。  相似文献   

6.
老谢     
认识老谢是刚入警校的一次老乡聚会上,老乡拉着我到他面前,说:“这是咱们的舵手,他可行着呢。”老谢看了看我,豪爽地笑了笑,拍着我的肩头说:“这届咱家乡只来了你一个女生,真是根独苗苗啊。瞧,那么单薄,在这可得多吃苦哟,可没有娇小姐做的。”他高大魁梧,像山,山一般的伟岸;像树,树一般的挺拔。 那是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校园的环形跑道上。一道非常眩目的白色跃入了我的眼帘,男子400米、  相似文献   

7.
混沌模糊的夜色里,顺着容中尔甲歌声的牵引,我降临在香格里拉,这片如梦似幻的土地。我从未像那些夜晚一样,离音乐那样的近,也从未像那些夜晚一样,体验到了  相似文献   

8.
從青海省會西寧向西南行,地勢由海拔兩千多米上升到三千多米,我們踏上了‘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第二天再翻過最高——海拔五千二百米的巴顏喀拉山的山口,就進入玉樹藏族自治州。這裹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也是我國海拔最高的一個牧區。‘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曾經此地入藏。’正當我因高山缺氧頭痛胸悶之際,聽了藏族同伴這句話,不免為之振奮。  相似文献   

9.
怀念严寒     
每年层林尽染、秋叶飘零的时节,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希冀和期待,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是一个冷得够劲的、像样的冬天———哪怕能像我幼年时期南国故乡那样的冬天也好。然而,今年我又失望了。北京的冬天竟然成了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暖冬!整个冬天一场像样的大雪也未曾下过,更不消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更令我深切地怀念起儿时故乡的冬天来。在我的印象中,严寒的冬天有着无数的趣味呢。围炉坐听“讲古记”我的故乡位于靠近广东的湘南地区,当属气候温暖宜人的南国了。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故乡的冬天非…  相似文献   

10.
九头山苗族村是楚雄州禄丰县和平乡一个苗族聚居的办事处,这里山高箐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区位偏僻,受自然、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影响,至今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是禄丰县乃至整个楚雄州最贫困的办事处之一。时至今日,扶贫到了攻坚“啃硬骨头”的阶段,如何让苗家寨摆脱贫困,步入小康之路,让这里的苗族同胞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繁荣进步,是摆在当地县乡党委、政府面前必须直面的问题。一、苗寨的现状九头山办事处座落在离禄丰县城30多公里,离和平乡政府驻地13公里,海拔2000多米的偏僻山隅,全办事处7个自然村,10个生产合作社,192户农户,645…  相似文献   

11.
大理风光好     
我隨着熙熙攘攘的遊客,搭上了從雲南省會昆明開往大理的夜班旅遊車。一路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天亮了,睡醒了,大理到了。大理是中國西南重鎮,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重點風景名勝區。對中外旅遊者都極富魅力,尤其是蒼山和洱海。  相似文献   

12.
冬天的花儿     
蝈蝈 《人民公安》2006,(20):55-55
许多花儿到了冬天就只剩下枯萎的或者简单地绿着的身体。有些观叶植物却是一如既往地绿油油地生长。开花在冬天是一件奢侈的想法。这和人类是十分相像的,人在冬天是决计不会和自己的身体过意不去的,大都会厚衣加身,御寒冷于体外。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女子即便是在冬天也会“美丽冻人”,让人感到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而作为只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花儿来说,迎风歌唱无异于自我毁灭。在春夏秋三季把身体里的美全部绽放之后,花儿们利用冬天休养生息,以便来年更好地表现自身之美。温室里的花儿却不是这样的,她们像季风一样失去了约束力。我不是…  相似文献   

13.
窗外桔园     
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一阵阵花香从窗外传来。我知道,那是窗外桔园的花开了。因为我住在城郊,我的窗外是一片片桔园。它们从我们城市的清江边一直延伸到长江边,组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海洋。每到桔园花开的时候自然就是花的海洋了。那一朵朵雪白的花儿密密麻麻地缀在桔树的枝头间,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你挨我,我挤你,快乐得很,张扬得很,把无声的花香传到了每一个角落。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我的灵感最好的时候,我陶醉在无声的花香里写作、生活,也同样乐得很。我的老家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而桔子只能生长在南方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里。我与桔子似乎有着…  相似文献   

14.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 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家具像破烂一样被丢在街上。  相似文献   

15.
林白说灵感不可能在搪瓷脸盆和金属车架上找到,也不可能在工作着的人脸色中存在,灵感只能是在自己心神笃定地饱睡之后,独个儿席卷着一层一层波浪样千回百转的女人思绪,像潮水一样哗地一下长满淡绿色稿纸的。林白说:“我在人多的场合里是很木的,出去旅游也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感  相似文献   

16.
锻炼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员,我与众多队友惟一的区别是岗位不同而已,从1991年底至今一直在公司内部从事文秘工作。刚到保安公司那阵,和别人一样也站岗巡逻,战斗在一线。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机床电器厂初次救火的经历。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紧邻厂子油库的一间房子突然起火,火苗借着风势很快窜起一米多高。当时我刚换上新买的西装和皮鞋准备外出看电影,刚出大门就听见有人喊救火,便立即返身和队友们一起扑向火场。说心里话,长到20多岁,第一次见那么大的火,的确发怵。但我们是保安员,关键时刻必须上。班长临危不惧,命令在大门…  相似文献   

17.
飘山 《今日民族》2001,(6):49-50
在云南,旅游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因而有许多其实非常有特点而且品位很高的景点景区,往往被忽略、被遗忘,或是没有被发现,师宗县境内的菌子山便是其中之一。 4月6日晚八点,电话铃响了,一接是云南画院画家郭游打来的。才接通他便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用略带干涩的嗓音,大声说:“我现在在师宗大同的牛菜馆里,今天我们到离这里十几公里的菌子山去了一趟,太美了。自从1992年西藏归来,还没有什么地方像今天这样让我激动过。真的,你一定要来!”随后他给我简单描述了一番菌子山。 第二天中午他们从师宗回昆,随即把照片送去以急件方式很…  相似文献   

18.
心灵海洋     
秦天文 《中国保安》2004,(24):54-54
大山与大海,一个高大挺拔,一个广阔无垠;一个险峻,一个开放。她们的性格和魅力,常常勾起我对山的留恋、海的向往。我来到西部华蓥山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山下小城的喧哗,在华蓥山绵延几百里的庞大身躯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大山里的岁月,给我体味了太多的甘醇与苦涩。与大山相伴,竟又想念起大海来,那久远的大海,心灵的海洋。我在厦门曾与大海相伴过一年光景。刚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南腹地来到大海边,见到什么都觉着新鲜。在厦门岛最初的日子里,每天吃的喝的是海味,说的唱的是海味,睡的梦的仍有海味。然而,我还没有真正见到大海,似乎大海离…  相似文献   

19.
在紧靠崛山多福寺的山坡上,有两株古柏,高大茂密,形状奇特。一株直立,一株像麻花一样地扭着,树根相连,树梢交织在一起,颇为罕见,这就是崛山的“阴阳柏”。据说,这两株树是唐代种植的。每到夏天,树汁就流出来,像一道水沟一样。相传,在很早以前,崛山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家财主。这家财主既贪婪又狠毒,他对长工很苛刻。在选择长工时,既要长工的力气,又要看长工的身材。由于这个原因,他家的长工往往是选力大雄健、体格魁伟的年轻后生。但是,这些后生在财主家干上三月五月的,就都被辞退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财主有个闺…  相似文献   

20.
齐夫 《楚天主人》2011,(1):43-43
说颜鲁公"拙",当然不是指他的书法。颜体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我指的是,像他那样的高官,居然会闹到写《乞米帖》的地步,不得不借米度日。《乞米帖》写在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按理说,粮食再紧张,也不至于影响到颜真卿家,他当时已官拜刑部尚书,知省事,封鲁郡公,按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