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中的顽石     
《新湘评论》2013,(24):32-32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厘米,高度有十厘米。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回答“你说那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叫刘必富,我出世未见过父亲的面孔,两岁又离开母亲的怀抱。人家的孩子不是父亲驮着,就是母亲抱着,可我却是爷爷驮着、奶奶搀着。我时常追问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妈妈呢?爷爷和奶奶总是哄我说:“爸爸出去苦钱给乖乖了,出去苦钱了……”  相似文献   

3.
家书     
正当年我的爷爷在县城上班,奶奶在乡下和3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由于不通电话,写信,就成为爷爷和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来信一般都是由我爸爸拆开。煤油灯下,爸爸将牛皮纸信封打开,取出信纸,一字一句读给奶奶听。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情景。爷爷读过解放前的"简师",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师范学校,算是当时少有的文化人。爷爷的字写得漂亮,连不识字的奶奶都颇为自豪。每次爸爸念完了信,奶奶都会接过信纸,翻来覆去地看上几遍,然后扬着  相似文献   

4.
眼睛     
爸爸小时候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爷爷的眼睛却失了明爷爷对爸爸说你就是我的眼睛后来我长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爸爸的眼睛却变得浑浊不清爸爸对我讲你就是我的眼睛再后来我女儿也长了一双晶亮的眼睛我也成了衰眼昏花老态龙钟我对女儿说你就是我的眼睛其实,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忠实地跟着镰刀锤头旗帜走共产党就是我们最亮的眼睛眼睛@鲁钊  相似文献   

5.
我出生在一个与党联系很深的家庭,爷爷年少参军,跟随着党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小的时候。我经常将爷爷的军功章翻出来,触摸着爷爷身上留下的子弹伤痕,听他讲每一枚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真实的历史让我从小就对党有一种敬仰之情,崇仰党的伟大。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水电人,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周围的人总是在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啊!”。那时我只知道父亲是个党员,一个平凡而认真的党员。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于我们头上的日月星辰,一个就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信仰。从小到大,家庭对我的潜移默化,让我始终积极要求进步,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成长的路上我一直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追求着。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你老爹留下的‘传家宝’,我今天就交给你。"这是今年,爷爷在他78岁生日那天,将他珍藏的一本已经泛黄的党章交给爸爸时说的话。从爷爷和爸爸一脸严肃的表情中,我读出了这本党章的不同寻常,读出了这本党章带给我们家庭几代人的变化。我在儿时的憧憬中,听党章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小时候,爷爷常常会给我讲党章的故事。爷爷说,我的曾祖父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地下党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一员,一生甘于清贫,专注事业,坚持  相似文献   

7.
登高     
秋仙 《求贤》2010,(11):27-27
小时候 看爸爸搀着爷爷去登高 登上拱桥 拢目远眺 一片盐碱 一片野蒿 十里荒凉 十里萧条  相似文献   

8.
100分与90分     
《党课》2009,(5):116-116
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爷爷看。爷爷说:“我读书的时候,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0分。”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游泳,七星庙观潮。听取省委书记汇报工作,命令调动部队把造反派从杭州饭店赶出去1975年2月3日,毛泽东离开长沙,抵达南昌,在南昌过春节,并住了两个晚上。  相似文献   

10.
毛新宇 《新湘评论》2013,(24):25-27
爷爷给我起名叫“新宇” 1949年10月15日,当爷爷在中南海丰泽园为大伯和大姨举行婚礼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纷纷举起酒杯,衷心祝愿这对新人幸福美满,早生贵子。1950年10月14日深夜,大伯匆匆告别了亲人,一个多月后,他把28岁的青春永远留在了朝鲜半岛,给年近花甲的爷爷留下了巨大的伤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候有个姚贾,原为大梁人,曾在赵国做官,为赵国出使韩、魏。韩、魏知其有才辩,施反间计,想让姚贾归韩、魏。赵王昏聩,竟误听谗言,把姚贾赶出去了。姚贾没有  相似文献   

1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指算来,我的爷爷离开人世已有25个春秋了。25年来,爷爷的音容笑貌经常会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闪现的次数远远超过我与他相处15年间见面的次数。我经常有一种冲动,想写写我的爷爷,告诉世人,有这样一个人,曾经在波涛汹涌的革命战争中慷慨激烈、舍生忘死过;曾经以革命的大智大勇把我们的党旗染得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3.
孙娜 《党课》2014,(13):110-11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男孩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个拐角,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  相似文献   

14.
12、爸爸和妈妈在战火中的爱情妈妈和爸爸结婚以后,妈妈肩上的担子重了,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好爸爸的生活。在那极端艰苦的年代,要保证爸爸的身体不缺营养,可不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听爸爸讲:他特别爱吃辣椒。妈妈有时为了他就从老乡手里买点,这在当时就算是奢侈了。因为环境恶劣,供应不足,尤其是蔬菜太少太少。爸爸因为吃菜少,腹胀难受,大便困难。这可急坏了妈妈。她步行四十多里,向一位郎中借了个大便通气管拿回来。又把仅有的一块肥皂放在温水盆里,像磨墨一样在盆里来回磨呀磨。等肥皂溶解了,然后把管子插入肛门,把肥皂水…  相似文献   

15.
爷爷的笑容     
杨彬 《广东党史》2011,(9):52-52
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年春节前都会在村里领到几百元钱。大人们说那是老党员费,老党员有功劳。那时我并不知道老党员有什么功劳,只记得每次领到钱时爷爷的喜悦之情都会溢于言表,与平时不苟言笑的他判若两人。不过他很少用这笔钱为自己买东西,他几乎把这笔钱全部用来给孩子们做压岁钱。我一直以为爷爷高兴的原因是这笔钱让他在奶奶面前有自信的资...  相似文献   

16.
爸爸的初心     
正爸爸出生于苏北黄海之滨的一个小乡村,兄弟姊妹三个,小名"二小"。爷爷奶奶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爷爷在村里还当过10多年会计,所以爸爸有时开玩笑说自己也是所谓的"官二代"。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身为老幺的他,经常只能穿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穿新衣。爸爸1991年参加中考,那是他第一次到县城,当时穿的  相似文献   

17.
小玉是北京三里屯一家美甲店年龄最小的员工,她1992年10月生于河北邢台未庄村。小玉家有四五亩地,种玉米、小麦、花生,但基本都是小玉的爷爷在种。从她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在外打工,现在,41岁的妈妈还在制钉厂给人家看机器,40岁的爸爸则在另一家制钉厂做喷漆的活儿。  相似文献   

18.
妈妈的味道     
胡茂全 《党课》2013,(11):101-102
小时候,妈妈用一根深蓝色的背带把他背在背上,洗衣做饭、锄草种地、收割庄稼,母子俩形影不离。1983年9月的一天,他和妈妈、姐姐、妹妹四人围坐在一起等爸爸回家吃饭,等到的却是爸爸遇到车祸的噩耗,爸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张堉 《正气》2001,(12)
中国共产党80华诞来临之际,我作为一名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有着12年党龄的年轻党员,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1966年6月我出生在晋西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给贫穷但平静的家庭带来了灾难。爷爷被打成了“反革命”,住进了“学习班”,白天站板凳,晚上带磨盘、背语录、挨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爸爸被夺去了大队主任及会计的权力,陪着爷爷挨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恰是在这困难的时候,我3岁时,母亲去世了;事隔两年,父亲又离开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孩提的时候,喜欢下大雨。因为下大雨就会有鱼吃。爷爷爱好逮鱼,每逢大雨过后,爷爷就会带着我在村外的小河沟里下渔网。爷爷说他的渔网叫"拦河袖",鱼钻里面就出不来。有一次,大雨过后,爷爷带着我去村外的小河沟下拦河袖。我高兴得一蹦一跳地帮爷爷拿着渔具,也就是一捆爷爷自用硬铁丝握的钩子,是用来固定渔网的。到了一个适合下网的地方,爷爷先把事先制好的木头桩子,用榔头一个一个地打好,我帮爷爷把渔网递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