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陈星 《前进论坛》2008,(10):53-54
今年是我高考三十周年,在我的记忆里当年高考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9,(22):14-15
呆在首相官邸,我老是有一种窒息感。是夫人给我带来了各种外界的信息和可爱的事情,让我始终有一种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虽然因为抛售股票的收入没有纳税,但是日本国民对于鸠山首相的支持率依然是居高不下。舆论调查显示,鸠山首相的支持率依然高达60%以上,这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支持率。但是,鸠山首相却这样对媒体表示。  相似文献   

3.
保安,响亮的名字谢进东踩一路辉煌的梦想,告别大西北,黄土地……来到曾向往的地方。穿上篮色的制服,圆了我的梦,给我一个响亮的名字──保安。从此,站岗,巡逻……春寒料峭我依然生命茁壮,烈日酷暑我身影依然挺拔,秋雨洗刷我的怅惘,严寒使我更加坚强……头顶国徽...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07,(7):41-41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永泰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县人大换届选举时,我是在白云乡的一个选区选举产生的,今年因工作需要调到葛岭镇工作。根据代表法的规定,我没有调离本行政区域,依然具有县人大代表资格。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常常感到自己是个时代的生还者,在殖民地时代与我同窗的男女同学,许多已经不在人间了。有的在社会变革风雨中牺牲,有的是病逝。人的生命,虽然不能以年龄计算,但英年早逝,总叫人感叹不已。现在,我依然生活着,工作着,依然在追求着我年轻时的艺术理想,我是很幸运的。1996年7月24日,我满59岁。回顾一生走过的道路,不免有许多的感触。我的少年是在病痛与访撞中度过的,也因此一生读书只念到华文初中三年级。因为预感生命的短促,便渴望能像莱蒙托夫、普希金、拜伦这些若星般的诗人的生命一样瞬息燃烧。但我终于活了下来。可是…  相似文献   

6.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7.
我 大学生活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也是让我毕生难忘的事,就是 我在大二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成为我生命的新起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当 我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时候,一种灵魂得以升华的感觉弥漫在心中,自豪感和使 命感油然而生。那一刻,已凝固在我心中,任时空变换,依然生动,依然清晰。   从高中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考大学”的压抑气氛中挣脱出来,我如愿来 到全国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始我的大学生活。我收到的第…  相似文献   

8.
给予     
第一次执行守候任务,母亲反复叮嘱我要多穿衣、注意安全一类的话,而父亲送给我的依然是那让我非常熟悉的目光——从记事起,每次在我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老人总是用这种目光给我关爱和力量,也就是在这种目光的导引下,我逐渐体味出人生的种种滋味。而今天,初次领受任务的兴奋占据了我的全部身心,我多想立一次功来慰藉一下病榻上的父亲 !  然而那一夜的守候却出奇的平静,连续几天实施杀人抢劫的犯罪嫌疑人似乎知道了我们的计划而毫无动静。时间在我愈发急切的企盼中飞逝而过,直到接到撤回的命令时一切平静依然。我盼望着奇迹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陈章贵 《世纪行》2011,(1):42-43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十一年前,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唱着《七子之歌》时,澳门这颗南海边陲的璀璨明珠,在全国人民的热切盼望中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滴露成珠     
旻旻 《中国残疾人》2008,(11):64-65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说过累得不想活了,不过我想,我要算上一个。不,也不能完全说是我旻旻这个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我的躯体。是的,我的躯体累得让我强烈地滋生出不想活的念头。当我站在角落歇息,我听着自己沉重的呼吸,看着前面的路,甚至已经看到自己的灵魂站在彼地遥遥招手,带着微笑,微笑里带着挑战,可我泥泞的躯体依然在某个地方喘息。  相似文献   

12.
带着爱心上路李岳阳读小学的时候,中国女排摘取了世界冠军,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中国妇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我为自己是个女孩而骄傲自豪,我从未感受过性别歧视的滋味。然而,当我真的置身于妇联,开始从事维权工作之后才发现,很多妇女依然没能走出束缚她们的“围城”。在...  相似文献   

13.
还是个新兵     
蔡戎 《政协天地》2013,(2):50-51
依然站在福建会堂的台阶上,依然手端相机等待着抓拍委员入场的镜头。只是在不经意抬头看着会场大门悬挂的祝贺省政协全会胜利召开的横幅中多了一个字——一个斗大的“一”字,才恍然大悟今天是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式。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一”字,于我而言,却说明了我在宣传政协、宣传委员的道路上又走过了5年的时光,并正在迎来一个新的5年。  相似文献   

14.
伤心过后,我并不会因为这些不愉快的时候而让自己变得冷酷起来。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大部分的入不会刻意要去伤害别人。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卢嘉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这二十余年里,他依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依然给我上教诲和帮助,愈至着重之年,这种...  相似文献   

16.
我看“国学”王小波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的困惑──旅美印象潘秋高去年我曾去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伍德贝利市探亲,在那儿住了8个多月。身居异国,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个人活动范围非常有限,所见所闻只能是浮光掠影,留下肤浅的表面印象。即使如此,美国这个发达国家的建设成就依然令我赞叹不已。譬如它...  相似文献   

18.
我一生与大学相伴,即便浪迹海外多年,依然到处以大学为家。在我心目中,一座座大学都是有生命的,有人格的,有个性的,各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各有自己的历史沧桑。或许也可以说,每座大学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永远难以读懂,读通。  相似文献   

19.
作为市民,我认为上海抗击“非典”的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坚韧性。  相似文献   

20.
肖蓟 《福建通讯》2000,(4):46-47
本人五十年代初期出生于莆田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外地曾有人讥笑那里是“厕所当碉堡,地瓜当粮草”。其实,在我的记忆中,孩提时代的我连地瓜都吃不饱,常常是饿着肚皮去上学的。可以这样说,我对贫困有着深切的感受,并从心底里诅咒贫困。现在虽身居闹市,安居乐业,但当年受穷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此,深知祈盼早日脱贫致富是广大贫困地区人们共同的迫切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