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舟共进》2020,(2):46-47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阳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赋予阳江的新定位,充分发挥"湾+带"联动优势,积极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步建成了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沟通省内外及港澳,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及通信网络。通过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大湾区发展是必然要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的江门应基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导向,在内部网络联系与外部网络连动上主动深度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家高速铁路网区域枢纽建设,推动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强化与大湾区区域机场高效便捷联系,加强面向大湾区东岸及外围西部对接与联系,构筑市域快速路网形成同城共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5)
正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粤港澳大湾区擘画了壮阔前景。经过近2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划、交通、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9+2城市进一步融合,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小康》杂志1月中旬刊策划的"展望大湾区2021!"专题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2021年,预计大湾区将在高等教育、大科学装置、轨道交通、三地规制对接、人员与文化交流、吸纳人口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朝着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全球一流湾区迈进。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港澳青年既面临着不少机遇,但是也会面对一些挑战。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港澳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青年发展政策协同与引导,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青年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完善港澳人才政策;在发挥港澳青年所长中挖掘发展机遇;发挥企业和行业团体作用,推动港澳青年组织化融入湾区发展以及鼓励港澳青年积极作为,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5.
张玉荣 《小康》2023,(29):34-35
<正>“双区”建设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也是广东全省发展改革工作的总纲和总牵引。近年来,广东纵深推进“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落实,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推动大健康与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擦亮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全力“东融”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赋予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东融”是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招商引资,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粤港澳三地法治建设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大湾区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差异明显、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的制度保障不到位、相关协作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广东立法执法水平还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今后应着重从加强大湾区建设的制度供给、健全大湾区行政执法合作机制、加强大湾区司法协助、推动大湾区法律服务协同发展、完善大湾区建设法治服务保障的实施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大湾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因其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新使命,正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优化创新生态,积聚创新资源,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成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大湾区跨境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法律智慧、深化大湾区合作以及增进港澳同胞国家认同感。囿于"一国两制"下大湾区存在法系种类多、语言环境复杂、法律服务业准入门槛不一致等瓶颈,大湾区合作培养法律人才任重道远。鉴于此,粤港澳可以大湾区高校作为主导力量,在专业性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下,共同构筑以跨境法律职业对接机制为根基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17)
<正>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东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一轮总规划的核心策略。东莞在区位、产业配套以及与港澳的合作机制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力争成为湾区的核心城市。2016年,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为9.35万亿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数据相比世界其他如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8)
正广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双区驱动效应",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两大国家战略,关乎广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14)
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火如荼,其庞大市场及无限发展空间吸引港澳青年北上追逐创业梦。粤港澳三地专家接受采访,一致认为大湾区发展机遇向好也需要在一些方面改善提升,港澳青年选择在大湾区创业,既能实现梦想,也能为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选择来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近年来,为了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发展,广东省联合港澳特区政府共同建设了"10+3"青年双创基地以及"1+12+N"港澳青年双创基地,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9,(32)
正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今年东莞提出了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东莞当前正面临"三区"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投资东莞、抢滩湾区是越来越多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选择。"十年磨一剑"的东莞国际商务区全面启动建设,备受瞩目,为企业家们布局湾区提供了一个更加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一条西江通两广,自古桂粤一家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西牢牢抓住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联接西南中南、联接东盟,毗邻粤港澳大市场、西南中南大市场、东盟大市场——拥有“三沿三联三市场”之利的广西,正全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小康》2021,(17)
正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广东9市创业,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小康》杂志5月中旬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解读,阅读后印象深刻。对当代香港澳门的青少年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宝贵的历史机遇。事实证明,港澳青年通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依托大湾区,寻求与内地人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港澳青年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后,由我国提出建设的新型国际化经济湾区。规划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通过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11市的服务功能,并分析各市服务业的竞争态势,研究发现:香港处于大湾区服务功能核心地位,带动着整个湾区的经济发展。广州、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快,综合实力强。其中深圳对湾区城市的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已赶超广州。澳门由于城市规模限制,对周边城市影响较小。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惠州、肇庆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受港深穗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是浙江省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浙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四大建设”,在空间上有交叉,在战略上有叠加,在功能上有侧重,特别需要全省一盘棋进行协同作战、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特别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报告8次提及"扩大开放",一再表明我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态度。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广西将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特别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发掘、弘扬和传播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广州应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重大契机,在充分发挥千年商都、岭南文化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以及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文化发展优势,突破目前大湾区在城市文化交流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实困境,谋划广州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实现路径和机制构建,共同致力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湾区经济体和文化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浙江省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努力把杭州湾经济区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并亮出了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7年,浙江省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努力把杭州湾经济区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并亮出了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石激起千层浪。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在浙江省内外产生重大反响。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占恒就说:这对浙江实现"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