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付慧华 《奋斗》2014,(5):39-40
对于桦川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始终处于不足甚至严重稀缺的状态。针对部分乡村干部反映的“农民在办理粮补、低保、农保等涉农事项时,要多次往返县、乡,办事的周期长、成本高、意见大”等实际问题,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来解决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若干误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和平 《学习论坛》2007,23(4):51-54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条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或恩赐;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绝对平均,就是脱离农村发展差别的客观现实实行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一刀切”;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认为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与渠道,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所有公共服务领域都要均等化,忽视了我国现阶段实现的只能是“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均等”。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农村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提出了以“托底”“托管”“规范预算”为内容的村级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所谓“托底”就是通过公共财政向乡村的延伸,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奠定制度基础。“托管”就是通过村民自治的民主程序,  相似文献   

4.
杜梅萍 《前线》2011,(10):33-34
硬件向软件延伸、村内向村外延伸、管理向服务延伸,“三个延伸”提升农村社区化管理,将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3):53-53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弄清楚,谁是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应当界定明确,并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因此,在管理主体创新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好领导杨已、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村级组织的工作经费却普遍短缺,让一些村级组织步入了“没钱办事”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经历了“公社付费、农民生产”、“乡镇政府主导、费用摊派”和“政府付费责任上移、多元参与”几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变革之路演绎和引领着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前进方向.文章通过深入探析我国农村三次公共服务变革的社会背景与基本特色,理清变革的基本脉络,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而“多村一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多村一社区”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在实现“合村并居”的基础上在社区层面选择中心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实践。立足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A社区的实际调研情况,针对案例地区在具体的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社区管理结构不完善、服务供给体系形式化、服务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二五”规划中又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说明,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将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们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对于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短缺的农村更是如此。、当下,无论从公平正义的视角,还是从维护稳定,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应当进一步重视乡镇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海波 《奋斗》2006,(2):25-29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成为制约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瓶颈。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公共财政如何更多的覆盖农村,公共服务如何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是目前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视角提出解决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宋盼盼 《世纪桥》2014,(10):91-9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外流所形成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空心化的产生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取向和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增加趋势而推行的新型改革措施。实践中推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分乡(镇)和村级两种。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碎片化、脱节化、闲置化、低效化等问题,需在吸取改革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重构服务中心建设路向。  相似文献   

14.
梓夫 《支部生活》2006,(3):30-31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探索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一个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民这个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和供给方式必须符合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否则会导致供给的低效甚至负效应。为此,必须探讨影响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因素,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地方政府应着重在公共服务的回应体制、评价体制、监管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责任纠错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适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湖南正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六个全覆盖”。“六覆盖”一头连着全面小康,一头连着脱贫攻坚,既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又是脱贫攻坚的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缺失,催生了农村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壮大,并且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弥补政府组织公共服务不足方面拥有其独特优势。提升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既要理顺政府和农村非政府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行“一费制”后,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机制,从今年元月起,农村中小学经费全部实行“校财局管”。“校财局管”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小学为单位编制预算,报市教育局审核汇总后,送市财政局批复后执行;中小学校按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上缴财政专户,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7,(5):5-8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迎接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