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冲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防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决定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抗。人类只有通过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评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状态,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把道德重心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方面。因为内在价值不为人类所独有,它也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自然界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无形的、外在的物质前提、精神动力、政治支持等综合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也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即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它不但应该关注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更应该关注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然是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使自然界"人化";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自然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经形成就应用于其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理论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对人类影响的重大性以及自然保持相对独立的重要性.尊重自然,才会尊重自己,只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使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使人类社会真正进步.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现代大部分中西方哲学家都比较赞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要真正了解这种状态,就有必要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解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其传统意义,但"天人合一"也是一个有着广阔意义的哲学命题,在现代哲学领域中更应该有其发挥作用的天地,因此就有必要在符合现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意义上对其内涵进行现代性的更深入的拓展,本文就是尝试从现代意义上对其进行解读,同时也就不再对其传统意义进行过多的赘述.  相似文献   

8.
面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发展了生态文化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为共产主义这一核心命题作论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中介,人类应该"经济利用"自然资源等.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有助于我们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卫生产业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无疑与两型社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论述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四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而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整个社会制度。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和谐社会创造着坚实的基础,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和谐相处、使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在克服物的依赖的基础上,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会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